2025-01-21
以Cu-Fe基粉末为基体材料,在真空压力烧结条件下制备了金刚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粉末与金刚石颗粒界面结合特性。结果表明,930℃、15MPa烧结温度和压力下,烧结胎体中Fe原子向金刚石表面扩散,形成一定厚度的扩散层,并与金刚石中的C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fe15,呈非连续层片状分布于金刚石颗粒表面,实现了金刚石颗粒与金属的化学键结合。
采用al/ti/c/diamond粉体为原料,通过原位反应烧结技术,制备al/tic金属陶瓷复合结合剂金刚石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试样。结果表明,在1000℃保温1h,反应烧结得到al/tic金属陶瓷复合结合剂金刚石材料;al含量较低时,产物基体的主相为al和tic;当al含量较高时,产物基体的主相则为al和al3ti;基体与金刚石具有良好的结合。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硬度最高达97.7hrc。
采用气压浸渗法制备了金刚石体积分数为65%的铝基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并对热膨胀系数(cte)进行了测试,研究了镀tic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金刚石颗粒在铝合金基体中分布均匀,组织致密;tic镀层有效地改善了金刚石颗粒与铝合金基体间选择性粘结现象,增强了金刚石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镀tic使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明显降低,turner模型和kerner模型的均值可以预测其热膨胀系数,而对于未镀层的复合材料则可以用kerner模型进行预测。
当前,制造业在大力推进以多功能化、高性能化为主的产品开发;近年来,环保型产品的开发也变得日益必要;同时,产品使用的材料也在逐年变化。在代表制造业的汽车工业、航空工业以及半导体工业,虽然过去主要使用铁系材料作为产品的构件材料,但目前高强度、
通过铝基复合材料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之间的摩擦试验,讨论了两种材料之间的摩擦磨损特性,说明两种材料的摩擦因数和摩擦稳定性符合高速列车对制动材料的要求。最后分析了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的磨损情况,说明了它的磨损是剥落、粘着和磨粒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铜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可结合铜与金刚石的优良物理性能,实现航空电子系统及其元器件轻质、高导热、低膨胀的性能要求。考察了复合电沉积工艺对复合材料金刚石质量分数和致密度的影响;通过对埋砂复合电沉积的预镀时间、上砂镀时间以及加厚镀时间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金刚石分布均匀,致密度较高的铜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并根据3种粒径金刚石的埋砂工艺参数拟合了金刚石粒径与复合电沉积工艺的关系。
在铜基体上沉积铬金刚石复合过渡层,用热丝cvd系统在复合过渡层上沉积连续的金刚石涂层.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xrd)、拉曼光谱及压痕试验对所沉积的镶嵌结构界面金刚石膜的相结构及膜/基结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晶态的电镀cr在cvd过程中转变成cr3c2,由于金刚石颗粒与cr3c2的相互咬合作用,金刚石膜/基结合力高;在294n载荷压痕试验时,压痕外围不产生大块涂层崩落和径向裂纹,只形成环状裂纹.
英国的amc(宇航金属复合材料)公司新近开发成功一种新型铝纳米复合材料,取名“xfine”。这种材料较比现有的铝合金基复合材料(amc’s)具有更加优越的力学性能,强度提高了50%,相当于钛材的水平,10×10^6次循环疲劳极限高1.5倍。高的热稳定性,经过热暴露之后的剩余强度高达传统铝基合金的6倍以上。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分别在ar气氛保护下及真空炉中制备铝及其复合材料,探讨了坯块的压制压力、烧结温度与时间对粉末冶金铝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并研究了其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只有在足够高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压应力700n/mm2,温度640℃~700℃),才能获得外形完好、组织致密的铝及其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比基体具有更高的致密度,真空炉中烧结的铝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97.20%,其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67600n/mm23、45.7n/mm2和206.2n/mm2。
12月19日,内蒙古科技大学披露:利用白云鄂博尾矿、钢渣、铁渣及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研制并生产出500吨同时具备玻璃陶瓷与金属性能的纳米级微晶玻璃复合管材。这种新型材料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国家有关部门将此材料作为国家标准于12月10日进行公示。经国家建材检测中心检测,这种微晶玻璃管材抗弯强度达到192兆帕(金属性能),耐酸性大于99%,耐碱
德国fraunhoferinstitute的研究人员们近日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散热材料,由铜和金刚石两种成分复合而成,可提供比铜、铝更高的散热效率。
基板是裸芯片封装中热传导的关键环节。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组件热流密度越来越大,对新型基板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具有高的热导率、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较低的密度。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作为新一代基板材料正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文中分别通过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镀覆性、焊接性以及作为基板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性能良好,可以作为裸芯片封装的基板材料。
德国fraunhoferinstitute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散热材料,由铜和金刚石两种成分复合而成,可提供比铜、铝更高的散热效率。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粉煤灰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煤灰颗粒大多为球形,密度为2.75g/cm3,颗粒直径主要集中在5~60μm,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三者质量分数总和超过85%。sem分析表明铝基粉煤灰复合材料中存在着颗粒团聚,并有少量气孔产生。随粉煤灰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相应减小。
采用不同的合成工艺,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金刚石复合片(pdc),并进行磨耗比测试,进而对样品高温热处理前后的磨耗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条件(合成压力,合成温度,合成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样品的磨耗比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随合成时间先增加后减小;随金刚石粒度的增大而增加。测过磨耗比后,对样品进行无气氛保护高温热处理,并再次对样品进行磨耗比测试。试验发现:在较低合成温度或较短合成时间下合成的样品经高温处理后磨耗比较处理前增加,而在较高合成温度或较长合成时间下合成的样品磨耗比减小。经多次试验和分析得出:合成压力在5~5.5gpa,t3温度下,烧结6分钟为最佳合成工艺,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金刚石复合片的磨耗比为40×104。
研究了切削nbc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时的刀具磨损性能及其机理。研究表明,涂层刀具的耐磨性稍优于超细晶粒及普通硬质合金刀具,涂层刀具前刀面主要发生磨粒磨损,由此引起涂层的剥落和前刀面月牙洼的形成,最终导致刀尖部位产生崩刃,而后刀面磨损主要由磨粒磨损引起。此外,加工过程中刀具还会产生轻微粘结磨损。
论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的概况,简要介绍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挤压铸造法、原位反应法、搅拌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等,并重点针对粉末冶金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包括这种方法的优势、具体的制备工艺、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等。最后,展望了粉末冶金法进一步用于制备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前景。
贵阳第二届"红华新天地杯"创业金点子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举行。经过海选、初评、初赛和复赛四级赛制,6个项目从1181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多节点金刚石复合砂轮推广及应用项目摘得大赛桂冠,并赢得十万大奖。据了解,针对创业活动的特征,贵阳市人社局在组织承办第二届创业金点子大赛时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
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φ76.2mm的si衬底上沉积得到的金刚石膜,通过sem和激光raman表征其质量均匀性。为缓解金刚石膜/si复合片的内应力,采用台阶式冷却的方式,对样品在1050℃进行真空退火处理,使样品内的压应力从3.09gpa减小到1.16gpa。对样品生长面进行机械抛光,采用表面轮廓仪检测其表面粗糙度均匀性。结果表明:在76.2mm的金刚石膜/si复合片上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小于5nm。
以粉末冶金铝合金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为主线,围绕粉体制备、成形固结和后续处理这三个环节,阐述了粉末冶金铝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以高速压制为代表的新成形技术的出现,有望为铝粉末冶金的成形及烧结环节带来新的突破.
将废旧印制线路板回收非金属粉与环氧树脂混合制备得到了不同非金属粉含量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表明:随着非金属粉的加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同时环氧复合材料的绝缘性没有恶化。采用非金属回收粉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可行的废旧线路板回收利用方式。
主要研究带钛合金连接头硼/铝复合材料管构件中b-al-ti间的界面结构与性质,研究表明,在复合工艺条件下,硼-铝界面附近没有检测到任何铝-硼化合物,而钛-铝间形成tial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相,实验证明,硼/铝复合材料与铝合金端环之间采用的固结方法是有效的,且可按照受载类型随意调整斜面搭接长度,达到承受不同载荷的目的。
职位:消防施工团队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