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以超期服役的F12马氏体耐热钢炉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TEM、SEM、EDS等手段研究F12耐热钢组织结构在高温服役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通过研究材料的显微结构发现,服役过程中F12耐热钢中的马氏体组织发生明显的分解。晶界处的碳化物M23C6严重粗化,碳化物的化学成分变化明显,Cr含量的变化最为显著。而强化相MX相大量回溶,仅有少量残存于晶内。蠕变空洞形成于晶界粗化的碳化物处,和粗化的碳化物与基体出现明显脱离相关。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在工业双辊薄带连铸机上制备的m2高速钢铸带中的碳化物,利用二次枝晶间距计算了铸带的凝固速率;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后铸带中亚稳相m2c碳化物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双辊薄带连铸高速钢工业铸带的凝固速率为1.7×103k.s-1,比实验室铸带的5.4×102k.s-1高一个数量级,远远高于工业铸锭的2×10-1k.s-1;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可以细化高速钢铸带中的共晶碳化物,并获得较多的亚稳相m2c碳化物,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m2c碳化物与部分奥氏体反应生成稳定相m6c和mc碳化物,使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弥散。
高速工具钢,例如jisskh51在高硬度下使用,在淬火操作中要求高的淬火温度。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搞清楚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w和淬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所获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将cr含量从2%增加到8%,在从1373k开始淬火和在最佳回火温度下回火时,每份cr使硬度提高约1.6hrc。然而,从1473k开始淬火时,含2~6%cr的钢显示出几乎相同的硬度。8%cr钢的硬度显得比其它钢低。2、在mo和w的情况下,从1373k开始淬火时,每个重量当量使硬度增加约0.3hrc。从1473k开始淬硬时,硬度没有差别。3、硬度随着碳化物,特别是碳化铬固溶量的增加而上升,由于碳化铬比其它碳化物固溶得快,所以当淬火温度低时,高铬钢适合于获得高硬度。
采用六种碳化物球化工艺处理9sicr钢试样,分析了球化机理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1050℃高温固溶×0.5h油冷+680℃×2h出炉空冷工艺所得到的碳化物比较细小、圆整,分布较均匀,球化效果较好。在其余五种工艺处理后的组织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粗大、尖角或链节状碳化物,碳化物球化效果从好到差的顺序为:1000℃固溶×0.5h油冷+680℃×2h空冷、950℃固溶×0.5h油冷+680℃×2h空冷、900℃固溶×0.5h油冷+680℃×2h空冷、循环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
为消除轴承钢中碳化物液析,改善带状组织,进行了加热温度与碳化物溶解扩散之间的关系研究,确定了gcr15轴承钢比较合理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将试验结果实施于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现有加热能力的条件下,将加热温度提高到1200~1280℃,保温时间在3h以上,可使碳化物带状级别控制在2级以下,碳化物液析得到消除。
研究了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钢板组织、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结果表明,在低碳贝氏体钢基础上,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硅元素,利用其在贝氏体组织转变过程中抑制碳化物析出作用,得到由非等轴铁素体加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m-a)岛或由板条状铁素体及其板条间残余奥氏体(ar)膜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以此得到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又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同时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
研制了一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钎钢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正火低温回火热处理获得的力学性能为σb≥1300mpa,δ5≥13%,ψ≥56%,aku≥120j,淬火低温回火获得的力学性能为σb≥1500mpa,δ5≥10%,ψ≥53%,aku≥100j。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正火低温回火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组成,是一种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马氏体+无碳化物贝氏体+奥氏体组成,无论正火和淬火热处理,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用热穿-热轧法完成了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空钢材料厂的制备,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热穿-热轧法生产的中空钢表面质量较好。渗碳试验结果表明,渗碳后空冷低温回火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渗碳性能和表面淬硬性,整体杆渗碳后空冷低温回火表面硬度hrc≥57,心部硬度hrc≥40,用该种钢生产的重型钎杆的工矿试验表明,使用效果良好。
针对火电厂中蒸汽管道与汽包一类承压部件常用耐热钢材,在经历长时间高温高压作用后,处于蠕应变ⅲ阶段过程时,发生非线性局部化(大变形)蠕变损伤问题,给出损伤本构描述,提出非线性局部化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变分原理与有限元离散化形式,从而形成另一种弹塑性蠕变损伤理论与数值变分新方法
针对apix80管线钢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落锤性能较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管线钢在落锤撕裂试样断口处存在大量的异常球形析出物,这些析出物为mo、ti、ni等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尺寸约为几个微米,不但削弱了这些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弥散强化作用,而且降低了管线钢的落锤撕裂性能。结合热处理实验,探讨了这些异常长大碳化物的生成机理,即钢板的冷却速度影响碳的扩散,并最终对碳化物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减少析出物较好的办法是终轧后空冷至碳化物形成温区的上限附近,然后再强制水冷,保证钢板快速通过碳化物形成区间,从而抑制碳化物的异常长大行为。
研究了电炉工艺和电渣工艺生产的8cr20si2ni钢中碳化物类型、形貌、分布循环及其室温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在philipsc同2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1050℃加热时,晶内块状和粒状m23c6数量最多,尺寸最大,冷却时原奥低体晶界块状m23c6之间还析出少量精细颗粒和薄片m7c3;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块状m23c6数量减少,粒状m23c6,精细颗粒和薄片枝晶m7c2的数量增多,在大于1150℃加热和加
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强高韧无缝钢管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钢。通过工程试验与分析表明,该钢经轧制和低温回火后,其微观组织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和片状残余奥氏体,这种特殊的金相组织使其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韧性,适合于制造高钢级甚至超高钢级的石油专用无缝管材。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中心日前在碳化硅和钛硅碳表面制备自润滑碳化物衍生碳(cdc)涂层,从而使这些碳化物在无润滑的滑动条件下亦具有自润滑性。研究人员考察了室温下无润滑条件下两个cdc涂
在工业机组上制备了m2高速钢铸带,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热处理和热轧对铸带中的共晶碳化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可以获得共晶碳化物尺寸细小、分布均匀的高速钢铸带,铸带中存在较多的m2c亚稳相碳化物;热处理后m2c碳化物分解生成m6c和mc碳化物,碳化物得到进一步细化;由m2工业铸带直接热轧而成的薄带中仍存在一些呈断续网状分布的碳化物,先进行合适的热处理再进行热轧对m2工业铸带更为合适。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 工艺导则dl/t551—94 thetechnicalguidelinesforthecreepcavityinspection oflowalloyheatresistantsteel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8-03批准1994-12-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导则规定了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的试样制备、复膜方法、孔洞识别以及孔洞 定量参数的测定等检验技术工艺。 1.2本导则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经长期运行后的低合金耐热钢高温蒸汽管道、管件、集箱等 采用金相显微镜的蠕变损伤检验,如15mo、12crmo、15crmo、12cr1mov、2.25cr-1mo 等钢种,9%cr、12%cr及奥氏体不锈钢的蠕变损伤检验,可参照使用。 1.3检验蠕变
工艺改进 碳素工具钢碳化物超细化工艺的对比研究 黄 斌,贺志荣 (陕西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陕西汉中 723003) 摘要:以t12a钢为对象,对碳素工具钢碳化物超细化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原始组织及最终淬火工艺对碳化物细化效 果的影响,给出了该钢的最佳碳化物超细化工艺,即固溶淬火+中温回火※低温、短时、快速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结果表明, 最佳碳化物超细化工艺可使碳化物细化至0.38~0.74μm,且呈细、圆、匀、密分布;原始组织对碳化物细化效果影响不大,但网 状碳化物会增加钢的淬火开裂倾向。 关键词:t12a钢;碳化物;超细化 中图分类号:tg142.45;tg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6051(2001)07-0025-03 comparis
比较了不同的热轧钢带生产工艺对最终冷轧钢带球化质量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确认了控制球化退火前的组织对获取优良的球化组织的重要性。
耐热钢的特性和应用 牌号特性和应用 5cr12mn9ni4n以经受高温强度为主的汽油及柴油机用排气阀 2cr2lnil2n以抗氧化为主的汽油及柴油机用排气阀 2cr23nil3承受980℃以下反复加热的抗氧化钢。加热炉部件,重油燃烧器 2cr25ni20承受1035°c以下反复加热的抗氧化钢,炉用部件、喷嘴、燃烧室 1crl6ni35 抗渗碳、氮化性大的钢种,1035°c下反复加热。炉用钢料、石油裂解装 置 0crl5ni25ti2moalvb耐700°c高温的汽轮机转子,螺栓、叶片、轴 0crl8ni9通用耐氧化钢,可承受870°c下反复加热 0cr23nil3比0crl8ni9耐氧化性好,可承受980°c以下反复加热炉用材料 0cr25ni20 比0cr23nil3抗氧化性好,可承受1035°c加热。炉用材料、汽车净化 装置用材料
研究了两种伪渗碳热处理工艺无碳化物贝氏体钎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及工业渗碳试验非渗层的组织。结果表明,常规正火热处理和不同的伪渗碳处理后贝氏体钎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伪渗碳工艺试验材料的组织和渗碳工艺中非渗层组织没有出现组织过分长大及其粗化的情况。920℃×10h降温880℃空冷+680℃空冷+加热880℃空冷+200℃回火伪渗碳处理和渗碳热处理试验材料可以获得良好的强韧性。
为了实现高速钢带状碳化物的自动定量评级,在计算机图像仪上对钨系高速钢带状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国家标准评级图片进行了分析测定,还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多种拟合处理。结果表明:碳化物总面积百分数、碳化物条带的平均宽度和条带内碳化物占整个碳化物的比例,可以作为衡量钨系高速钢带状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特征参数。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热电厂主蒸汽管道服役长达230,000h的x20马氏体耐热钢,对其和原始材料分别选取5个应力幅进行单轴常温疲劳试验,划分了高周疲劳区、低周疲劳区以及过渡区。通过对比试验了解了x20钢的疲劳特性,推算出两种试样的basquin公式,用于预测x20耐热钢的疲劳寿命,并利用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循环应变分析。
职位:通信与广电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