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通过对平和县长乐乡部分霜冻重度受灾桉树林分改造规划设计并实施,以及改造后连续三年进行的调查分析,总结了一套桉树重度冻害林分更新改造技术措施。提出了对于桉树重度受灾林分进行更换树种改造、经科学规划提前做好林地准备、选好良种壮苗具体造林、严把造林各工序质量关、增加抚育次数、及时施肥等经营管理措施,以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对平和县长乐乡部分霜冻重度受灾桉树林分改造规划设计并实施,以及改造后连续三年进行的调查分析,总结了一套桉树重度冻害林分更新改造技术措施。提出了对于桉树重度受灾林分进行更换树种改造、经科学规划提前做好林地准备、选好良种壮苗具体造林、严把造林各工序质量关、增加抚育次数、及时施肥等经营管理措施,以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对平和县长乐乡部分霜冻重度受灾桉树林分改造规划设计并实施,以及改造后连续三年进行的调查分析,总结了一套桉树重度冻害林分更新改造技术措施.提出了对于桉树重度受灾林分进行更换树种改造、经科学规划提前做好林地准备、选好良种壮苗具体造林、严把造林各工序质量关、增加抚育次数、及时施肥等经营管理措施,以取得良好效果.
为改善山美水库库周林地土质,提升水源涵养林的生态功能,通过对库周湿地松和桉树人工林采用不同疏伐方式套种阔叶树,监测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地松择伐套种阔叶树后,0~20cm土层,各模式土壤孔隙度、全氮、全磷、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湿地松纯林,且套种了闽粤栲的改造模式改善效果较好;20~40cm土层,除了套种闽粤栲和杨梅的改造模式对土壤孔隙度和养分含量改良效果较好,其他模式总体上差异不显著。(2)桉树林皆伐后,除了套种马占相思和枫香的改造模式林地各层土壤的孔隙度及n、p、k养分元素和有机质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外,其他模式差异总体上不显著。(3)桉树林择伐套种马占相思和枫香改造模式林地各层土壤的全p、有机质、水解n含量显著高于桉树林皆伐套种马占相思和枫香的改造模式。
对用于两块加勒比松林改造样地的8种阔叶树种(样地1:藜蒴castanopsisfissa、油茶camelliaoleifera、大叶相思acaciaauriculiformis、红桂木artocarpusnitidus;样地2:荷木schimaargentea、光叶山矾symplocoslancifolia、竹节树caralliabrachiata、油茶)的生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1的树高排序为藜蒴>大叶相思>红桂木>油茶,胸径排序为藜蒴>油茶>红桂木>大叶相思,冠幅排序为藜蒴>红桂木>油茶>大叶相思,黎蒴的生长状况最好,树高、胸径及冠幅均最大.样地2的树高排序为荷木>光叶山矾>竹节树>油茶,胸径排序为油茶>光叶山矾>荷木>竹节树,冠幅排序为油茶>光叶山矾>荷木>竹节树,荷木长的最高,但油茶的在胸径和冠幅上生长更好.总体来看,藜蒴、大叶相思、荷木和油茶是加勒比松林改造的优良树种.
桉树育苗技术 桉树(eucalyptusurophylla) 科属:桃金娘科桉属 经济价值和用途:尾叶桉为速生短轻伐期优良纸浆材树种,也可作 防护林、防风林树种。木材气干容重0.4克/厘米 3 。其生长快,萌芽性 强。 分布和生态特性:尾叶桉原产于东帝汶及其附近岛屿,天然分布区 在南纬8°~10°。虽处于热带低纬度区,但分布区海拔可达降水量 1000~1500毫米。可向我国中亚热带广阔地域引种栽培。我国于1976 年首次引进,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纬25°以南的范围进行引种试 验和大面积栽培造林。 育苗技术: 1.播种育苗 (1)圃地选择:苗圃地宜建立在造林地附近,以便造林时能够及时 把苗木运到造林地,降低苗木损耗,提高造林成活率。若本地种源不足, 需从较远圃地调入幼苗时,苗木必须用0.01×10-6“九二零”处理根部, 可以提高成活率。另外,苗圃地要求
通过对国家造林项目———富民县桉树工程造林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出桉树工程造林的生产技术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并对今后的生产运营提出具体建议,以期在营林生产中推广应用。
建国三十多年来,国营阳宗海林场营造了大面积的针叶纯林,云南松及华山松人工林面积占全场有林面积99.3%,占活立木总蓄积量99.5%,单纯的林龄,树种及林种结构致使地力减退、生态经济效益差、经不起自然灾害的袭击、病虫害严重。从这一实际出发,一九八四年底提出了“林分改造的研究报告”,研
对贵州省黔东南州杉木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研究,通过土壤改良试验、施肥试验、土壤改良与施肥的综合试验等三项措施的试验研究分别就它们对中、幼林材积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一步对方差显著的试验用q法进行多重比较。通过试验及分析,提出了杉木低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改善杉木中、幼林低产状况:提高杉木用材林低产林分单株材积41%以上,提高杉木商品材等级0.5~1.0以上。低改实施后投入效益预计可提高1.5倍以上。
对大通县水源涵养保护区内的低效灌木林及白桦疏林地实施低效林分改造示范,通过补植一定数量的青海云杉乔木树种,建立完善的乔灌草立体复合林分结构。结果表明:低效灌木林及白桦疏林地通过增加林冠层乔木树种比例,在完善林分结构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林冠的截留作用,明显降低地表径流;枯枝落叶层持水性能增强;土壤物理性质改善,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持水性能增强。林区综合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采用过氧化氢作为主漂白剂,常温下对桉树单板进行漂白试验。以各组成药剂质量分数和漂白工艺为试验因素,以白度值为评价指标对漂白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比3种不同后处理方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桉树单板的最佳漂白工艺为浴比20∶1,氢氧化钠质量分数0.3%,双氧水质量分数5%,漂白时间10h。3种干燥方式均可使漂白单板保持较高的白度值,生产中可任意选择或组合使用。
以氯化铁、硫酸铁、硫酸铜、重铬酸钾、重铬酸钠和高锰酸钾等化学试剂为原料进行桉树单板化学着色的药剂配制,获得16种药剂配方。根据着色处理后试件的着色效果和着色渗透深度,筛选出1种适合桉树单板着色的药剂配方处理,代号pbc-1。以pbc-1为处理药剂,采用多因素正交设计分析常压条件下影响桉树单板着色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桉树单板着色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药液浓度>处理时间>药液温度>浴比;桉树单板化学着色最佳工艺参数为:药液浓度0.8%,浴比15∶1,药液温度70℃,处理时间10h;采用所确定的药剂配方和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桉树单板颜色均匀,呈棕褐色,类似柚木色,并且能够很好克服桉树单板表面因节疤所引起的色差问题。
观赏桉树树形美丽、香味迷人,被广泛运用在园林设计中,例如公园、景区、道路以及庭院等各类场地的绿化。鉴于观赏桉树的观赏价值非常高,因而通过提高养护技巧,培育更多的观赏桉树,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论述了观赏桉树的主要养护技巧,分析了观赏桉树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情况。
以磷酸二氢铵(map)溶液为阻燃剂,通过浸泡尾叶桉单板,研究了单板的载药量;以ⅱ类胶合强度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对常规胶合板生产工艺进行了优选。在此基础上,选取浸泡时间和最优生产工艺试制了阻燃桉树胶合板,并对其ⅱ类胶合强度和燃烧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厚度尾叶桉单板的载药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现相似的增长规律;试验所得常规尾叶桉胶合板最优生产工艺为施胶量210g.m-2、热压温度130℃、热压时间8min,该条件下胶合板的ⅱ类胶合强度达到了2.01mpa;单板浸泡8h后,单板平均载药量为32.05kg.m-3,所制得阻燃胶合板氧指数提高了13.9%,炭化长度减少了8.3mm(26.2%),阻燃性能明显提高,而胶合强度也达到了ⅱ类胶合板的国家标准。研究初步证明利用常规桉树胶合板生产工艺生产阻燃桉树胶合板是可行的。
根据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的发展规划和广东莲花顶森林公园林区的现状及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状况,按照建设休闲生态森林公园、提高广东莲花顶森林公园生态功能等级和生态景观质量的目标,提出了广东莲花顶森林公园林分改造设计方案,在林地清理、整地规格、树种配置和幼林抚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在富宁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因而低产林面积较大,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经过深入实地调查,本文充分了解了油茶林出现低产现象的诱因及主导因素,并提出一些改进油茶低产林的技术,以供参考。
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了大量生态系统被破坏,热带雨林、温带森林等都不同程度遭到砍伐、开垦并用于城市建设。因此沙尘暴频发,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加剧,恢复和重建生态圈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生态学话题~([1])。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人工造林,随着前期人工纯林年龄的增长,林分的一些弊端,如易发生病虫害、抗干扰能力差等逐渐凸现出来。如何对已有的生态纯林进行改造,使之向高功能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发展,是当前林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以氯化铁、硫酸铁、硫酸铜、重铬酸钾、重铬酸钠和高锰酸钾等化学试剂为原料进行桉树单板化学着色的药剂配制,获得16种药剂配方。根据着色处理后试件的着色效果和着色渗透深度,筛选出1种适合桉树单板着色的药剂配方处理,代号pbc-l。以pbc-1为处理药剂,采用多因素正交设计分析常压条件下影响桉树单板着色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桉树单板着色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药液浓度〉处理时间〉药液温度〉浴比;桉树单板化学着色最佳工艺参数为:药液浓度0.8%,浴比15:1,药液温度70℃,处理时间10h;采用所确定的药剂配方和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桉树单板颜色均匀,呈棕褐色,类似柚木色,并且能够很好克服桉树单板表面因节疤所引起的色差问题。
以广西冷寒区的几个桉树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树种的桉木旋切单板外观质量特性以及林分密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在树种的单板外观质量如针节、活节、死节、孔洞、端裂等方面,各树种之间均差异显著;同样林分密度对其影响也很显著,高林分密度有利于单板外观质量改善;单板外观质量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邓恩桉、本沁桉、柳桉、尾巨桉单板材性相近,而粗皮桉和巨桉显著地区别于其他树种;依据外观质量综合评价结果,适合于冷寒区发展的桉树胶合板材培育的有柳桉、邓恩桉、大花序桉、本沁桉树种,以柳桉为最优选择。
通过典型抽样方法调查了海南省10个县(市)的桉树样本,以山本材积式作为基本模型,对可变参数的动态模型进行了模型研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模拟;通过对各指标的比较分析,均具有较高的复相关系数、较小的标准误差和稳定的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良好,模型精度高,适用性强。
剖析广东林业生态建设现状,指出广东省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广东省进行林分改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并界定了林分改造的具体对象,结合林分改造方式,提出7种林分改造模式,探讨林分改造建设工程实施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半干旱区人工林中低价值林分严重影响该区人工林系统生态功能及经济利用价值,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树种选择不当、造林初植密度过大及管理过于粗放等造成的。针对其成因,在遵循基本的林学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其改造的技术措施:①做好树种选择基础性工作,②为林分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③科学调整林分密度,提高林分生产力。
职位:装修专业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