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通过选用三种不同刚玉粒度的砂布对塑木复合材料进行不同转数的耐磨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砂布对塑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布的目数越小,对塑木复合材料表面的磨损性越大。同时提出如对塑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测定比较,建议使用刚玉粒度为180目的3号砂布磨损1 000 r进行试验。
主要研究了碱性环境对塑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木复合材料的质量增加率随着碱性环境的ph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碱性环境ph值以及浸泡时间对塑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无明显影响。
主要研究了自然气候条件老化对塑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为塑木复合材料在室外铺板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结果表明:自然气候条件老化对塑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无明显的影响规律,近半年的室外放置后,塑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不会有明显的降低。
研究了人工模拟海水条件对塑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水的浸泡时间和海水盐度对塑木复合材料的质量磨损量均无明显影响。
研究了人工模拟酸雨条件对塑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的浸泡时间和酸雨的ph值对塑木复合材料的质量磨损量均无明显影响。
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稻壳粉塑木复合材料进行了两种温度的热水处理,分别浸泡3、6、9、12、15h,测试其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热水浸泡后,塑木复合材料的尺寸三个方向均会因吸水膨胀,但是膨胀率和膨胀尺寸都较小,其表面磨损质量和磨损深度也没有产生明显增加,热水处理的温度及时间对塑木复合材料的尺寸及表面耐磨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证明了刚玉粒度180目的3号砂布更加适合对塑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评价。
以松香、二乙撑三胺和12-羟基硬脂酸为原料,合成了松香超分散剂(rdh)。用rdh对高密度聚乙烯塑木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了rdh对塑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等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经rdh改性后,塑木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5.2%和21.5%。rdh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储能模量提高,损耗因子降低。
以紫外光稳定剂531和抗氧剂2246为光氧稳定剂,研究了塑木复合材料受光氧影响时的弯曲性能、色泽变化、氧化诱导期和外观变化。研究表明,经紫外光照射后,光氧稳定剂对材料的弯曲性能影响不大,但添加有光氧稳定剂的材料的表面色泽变化小,发白不明显。在紫外光稳定剂531和抗氧剂2246的添加量分别为0.3%时,材料经300h紫外光照射后δe=5.3,较未添加时的δe=9.3,减少了43.0%;氧化诱导期从919s,延长到1553s。
以木粉、pe树脂等为原料,研制了发泡塑木复合材料。对低发泡塑木复合材料生产的基本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该复合材料的密度、吸水性、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密度与原木十分接近;具有极佳的防水性能,含水率不超过2%;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压缩强度、拔钉强度等力学性能能够满足所生产的产品性能的需要。
采用sps技术制备出多尺度的c-bn仿生耐磨复合材料,应用图像分析仪、sem和xrd分析c-bn仿生耐磨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cu基合金对c-bn单晶颗粒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界面结合致密,在界面处形成反应层。微观分析表明,cu基合金中的ti向c-bn单晶颗粒表面富集,并与n和b元素发生作用,形成tib2和tin,实现cu基合金与c-bn单晶颗粒的化学冶金结合。磨损过程中高硬度的c-bn颗粒相对突起,形成非光滑表面,抵抗磨粒的磨损。c-bn仿生耐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为同等条件下淬火45钢的14.73倍。
我国森林资源消耗巨大,寻求代木材料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的塑木复合材料(wpc),逐渐崭露头角。一、塑木复合材料的性能塑木复合材料是用木纤维或植物纤维填充、增强的改性热塑性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双重强化性能优点。其主要特点可归结为:a)耐用、寿命长,有类似木质外观,比塑料硬度高;
美国俄亥俄州independance的ferro公司聚合物添加剂部和着色部新推出塑木复合材料(wpc)用系列着色剂,是该公司为满足增长的wpc市场而开发的专用添加剂之一,其他还有润滑剂和uv(紫外)稳定剂。新系列产品有5种颜色(柚木棕、红杉,风化灰、深灰和红木),不含硬脂酸金属盐,能与大部分高性能wpc相容,除上述5种标准颜色外,ferro公司还能供应客户指定颜色产品。
美国俄亥俄州independance的ferro公司聚合物添加剂部和着色部新推出塑木复合材料(wpc)用系列着色剂,是该公司为满足增长的wpc市场而开发的专用添加剂之一.其他还有润滑剂和uv(紫外)稳定剂。新系列产品有5种颜色(柚木棕、红杉、风化灰、深灰和红木).不含硬脂酸金属盐,能与大部分高性能wpc相容.
第2章国外塑木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情况与现状 2.1北美 1966年美国amf公司bouling分部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催化加热法生产塑木 复合材料的生产线,浸渍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产品主要应用于制作台球杆。 1968年,美国阿科(arco)化学公司采用γ射线生产的塑木复合材料,用其 制作镶木地板。同年,meyer第一次将偶联剂引入到木材纤维和塑料的复合过程 中。偶联剂的出现使木材纤维和高聚物的界面特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复合材料 的物理性能显著提高。 1973年sonnessonplastab公司销售商品名为sonwood的pvc/木粉复合材 料。该材料是由木粉和pvc复合制成片状,然后挤出成型。同期,意大利bausano 公司和icmasangiorgio公司开始从事木粉填充塑料配混料加工设备工作,并 用异向锥型双螺杆机生产50%木粉和50%聚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和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融为一体。在大环境的支持下我国物流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近年来也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托盘业近年以30%左右增长率发展。
将木粉经阳离子改性剂接枝改性后,利用筛选出的合适的直接耐晒型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后的木粉具有较优良的染色性能,上染百分率、染料保留率(水洗染色牢度)均比较理想,同时染色残液补加染料后二次染色的木粉与初始染液染得的木粉色差少。染色残液可循环利用,减少污水的排放,达到环保的要求。
通过对塑木复合材料及制品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提出了我国塑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先统一塑木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塑木复合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的标准制定,逐步形成塑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标准体系。
对自然气候条件下塑木复合材料的宏观质量变化及颜色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对其热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分是导致材料吸湿增重的主要原因,其对材料分子结构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材料耐候性的关键因素。
文章介绍了新型塑木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特点以及理化性能,并为我国有关部门如何加快塑木材料的研发速度提出了建议。
incroflo^tm的产品作为润滑剂,通过提高流速和分散性来增加wpc的生产量,这需要生产过程的压力和温度更低。croda指出incroflo添加剂作为木塑和挤压机之间的隔离材料,可以减少磨损,优化断裂、弹性模量和冲击阻力。还能提高表面抛光,降低吸水率。
塑木复合材料是利用塑料和天然纤维(锯木屑、稻壳、麦秸、玉米杆、花生壳等),加入一定量的助剂,经过专用配混、成型设备加工制成,统称为"wpc"。塑木复合材料制品具有强度大、硬度高,耐酸碱、抗腐蚀、不变形、不含甲醛、容易回收利用等显著特点,可制成各种截面形状和尺寸,既保留了木材的加工性能和
职位:建筑给排水绘图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