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C水厂位于东北寒冷地区,原水具有冬季低温低浊,有机物含量较高,夏季存在藻类暴发风险等特征,水厂采用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超滤膜过滤的净水工艺,同时采取多种预处理氧化剂、吸附剂投加措施,在确保产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基础上,提高供水生物安全性,改善饮水口感。
c水厂位于东北寒冷地区,原水具有冬季低温低浊,有机物含量较高,夏季存在藻类暴发风险等特征,水厂采用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超滤膜过滤的净水工艺,同时采取多种预处理氧化剂、吸附剂投加措施,在确保产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基础上,提高供水生物安全性,改善饮水口感。
从超滤膜技术的分离原理、超滤膜组件以及超滤膜的优势等方面对第三代饮用水处理工艺——超滤膜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介绍了超滤膜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指出了超滤膜技术的发展前景。
为充分发挥臭氧氧化和陶瓷超滤膜过滤的协同作用,将臭氧和陶瓷超滤膜集成在同一构筑物中,构建了臭氧/陶瓷超滤膜短流程工艺,系统地研究了该工艺的净水效能和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单独陶瓷超滤膜过滤对浊度和微生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出水浊度稳定在0.10ntu以下且未检测到微生物,但对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和磺胺二甲嘧啶等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能力有限;臭氧/陶瓷超滤膜短流程工艺显著提升了对uv捌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能,降低了出水suva值和类蛋白质、类腐殖酸及类富里酸等荧光有机物的含量,但增加了出水doc含量;臭氧的投加有效地提升了陶瓷超滤膜通量,缓解了可逆和不可逆污染,其中可逆污染阻力的缓解对减轻膜污染起主要作用,这为臭氧/陶瓷超滤膜短流程净水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臭氧生物活性炭饮用水深度处理慢慢的成为了一种特别优异的净水工艺,并且在国内国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主要是通过臭氧投加量的控制以及工艺流程的控制,保证了水质的洁净工作.从而使水当中的杂质减少,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臭氧的投加量控制和工艺流程十分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的不断优化是我们需要发展的,这会使人们喝到更加洁净的饮用水.
以浸没式超滤膜为核心的短流程净水工艺自问世以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该工艺为净水厂建设和改造提出了一条将预处理、超滤、浓水回收、污泥浓缩、排泥等工序集合在一个构筑物中运行的全新技术路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该工艺各个环节的特点出发,进行从设计到运行的多角度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由于我国的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我国的水资源平均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显得尤为缺乏,并且在我国水资源还存在着过度开发、利用率过低以及时空分布不均等等问题。不仅如此,在我国很多城市的居民饮用水的水源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污染,其中包括了城市的水库、湖泊、江河以及浅层地下水等,不同的城市对于其城市内部的水资源问题都存在水质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超滤膜净水工艺,该文主要针对这一工艺在水工艺中的应用来进行讨论和分析。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逐年减少,因此加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人们的需求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但是,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程度相对较大,水质的安全受到严重地威胁。在这一背景下,只有采用科学的净水工艺,才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中,笔者主要以制药企业为例,对超滤膜净水工艺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水资源控制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考虑到突发性水污染中有毒有机物的高频现率,选用苯酚为有毒有机物代表,通过模拟突发苯酚污染的情况,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对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效果,并且分析了工程中实际环境因素如空床接触时间(ebct)、ph值对该应急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突发性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中,0.6mg/l的臭氧可将初始苯酚浓度5倍于达标浓度的进水处理至饮用水达标浓度,即低于0.002mg/l,15.3min的空床接触时间是判定其是否为该应急过程的关键因素的分界点,为了取得较好的应急效果,可适当提高进水ph值。
超滤膜的使用与清洗 超滤装置标准工艺流程图 超滤膜产品性能特点 超滤膜的性能特点: 超滤膜的孔径大约0.002~0.1um,截留分子量为500-500000,其操作压力在0.07-0.1mpa左右。海德能超滤膜的结构特 层 极薄的双皮层滤膜,滤膜在整张膜面上的孔径结构并不相同。不对称超滤膜具有一层极其光滑且薄(0.12微米)的孔径在不同切割 表面上,此内外双层表面由孔径达16微米的非对称结构海绵体支撑层支撑,整根膜丝依靠小孔径光滑膜表面和较大孔径支撑材料 滤细微颗粒的流动阻力小并且不易堵塞,独特的成型结构性能使得污染物不会滞留在膜内部形成深层污染。 超滤膜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广泛应用在矿泉水的制备、反渗透设备的预处理、自来水净化处理、海水淡化的预处理、废水回用的 水中的胶体和细菌、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浓缩、制备浓缩茶等行业。 超滤膜组件的性能参数: 超滤膜产品性能特点 超滤
以超滤为核心的短流程净水工艺采用低通量、低跨膜压差、变通量的运行方式,有利于减轻膜污染、节约能耗、提高系统产水率。永清县南水北调地表水厂以南水北调水源为原水,采用以超滤为核心的短流程净水工艺,原水经过絮凝之后进入膜池,膜池进行过滤的同时实现反洗水回收,采用在线化学清洗的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方便了现场管理。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膜部分直接生产成本为0.0237元/m~3,出水浊度<0.02ntu。结合南通芦泾水厂运行经验,项目设计中做了以下优化,将化学清洗方式由离线清洗改为在线清洗、膜元件由帘式膜元件改为水草式膜元件、膜组件改为每支膜元件可以单独插拔的形式、产水方式由虹吸产水改为重力产水。
在介绍超滤膜技术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在环保工程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水处理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要点,以保证超滤膜技术发挥应有的效果。
为解决电力电源和供水系统受损情况下的洁净饮用水供应问题.研制了一种在停电条件下,采用超滤膜的户外净水器,获得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该系统具有低成本、小体积和高效率的特点.
浅谈如何控制净水工艺v型滤池曝气均匀性 【摘要】水,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也是工业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 改善不可替代的资源。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是可以供人类生产、 生活使用的水量确实十分有限,即使特
为及时发挥千岛湖配水工程效益,r水厂启动扩建工程,新建40×10~4m~3/d预处理、20×10~4m~3/d常规处理和40×10~4m~3/d超滤膜深度处理构筑物。介绍了r水厂扩建工程工艺流程和浸没式超滤膜系统的设计。一期工程预处理由生物接触氧化调整为预臭氧工艺,末端增加浸没式超滤膜系统;扩建工程设计采用"预臭氧+平流沉淀、炭砂滤池+浸没式超滤膜"组合净水工艺。设计出水水质目标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水质量已经提出了全新的高标准.面最近几年中,人们在水处理领域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技术,也就是超滤膜技术,该技术的出现引来了大量观注,所以这一技术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对超滤膜技术应用于环保工程水处理中还是需要探讨,而且这一技术对于提升人民生活中用水质量有很大帮助.本文通过对超滤膜技术进行分析,从超滤膜技术的应用中来发现该技术的优点,从两使环保工程水处理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对于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来说,人们逐渐提高对水质量的标准。但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实际开展污水处理工作的过程中,逐渐研发一种非常先进的处理技术,而超滤膜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保证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从而确保能够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质量与安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工作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为实现对桡足类生物泄露风险的高效控制,以猛水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常规净水工艺对桡足类生物的去除作用机理及效果研究,重点研究了猛水蚤去除与絮体颗粒形态特性关系和在石英砂滤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优化操作条件下,混凝沉淀和过滤对猛水蚤去除率均可达99%,最佳工况包括快速搅拌300r/min(1min)、中速搅拌150r/min(5min)和低速搅拌75r/min(5min),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10mg/l,沉淀时间0.5h,滤速9m/h,过滤周期1d.混凝对猛水蚤的去除效率主要决定于猛水蚤与絮体的有效吸附,絮体颗粒粒径越大、分形维数越低,猛水蚤去除率越高;过滤水冲刷携带引起的被动迁移,是导致猛水蚤穿透砂滤池的主要原因,适当降低滤速和缩短过滤周期,控制猛水蚤被动迁移规模,可以达到提高猛水蚤去除率效果.
职位:投标造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