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收稿日期 2 2 作者简介 周华彬 2 女 硕士研究生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与道路功能相适应的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研究 ) ) 以临港新城为例 周华彬 韩胜风 华中科技大学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上海 摘 要 传统的道路断面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 ! 交通状况的改变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缺陷 针对一个新城的 建设 吸纳国内外的先进理念 改变以往单纯考虑道路线型设计的方法 提出了城市道路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 机动车道 ! 非机动车道 ! 人行道 ! 附属设施及其关系 该思路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 ! 设计 ! 建设和管理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道路横断面 断面型式 道路功能 临港新城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 2 2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是交通工程 ! 道 路工程 !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体 而不 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李朝阳 徐循初 表1 美国机动车车道规划设计建议宽度 单位:feet 车道类型 车速<40mph①车速ε40mph① 最小值②期望值最小值期望值 路边停车道③11121112 外侧行车道③11121112 内侧车道10121112 交叉口进口道④10121112 注:①对于新建道路,车速指设计时速;对于改建道路, 车速为85%分位运行车速加5mph,但不能小于限制车速加 5mph。 ②当中型、大型货车(包括公交车)占日平均交通量的比 例超过15%时,车道宽度采用11feet。 ③路边车道包括路缘带在内;当自行车交通量很大时,车 道宽度期望值为15feet。 ④受条件限制并且大型车很少时,交叉口车道(不包括右 转车道)最小宽度可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的保有量越来越高,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不改变城市道路功能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解决城市道路的拥挤问题,是广大公路设计工作者面临的问题,而城市道路横断面是城市道路的交通载体。文章通过对道路横断面设计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的方法。这样不仅对道路交通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道路横断面的设计理论也有重要意义。
浅谈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与综合管线布置 的关系 2011年4月第4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55 浅谈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与综合管线布置的关系 陈彩华,向祖全,陈海列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广东东莞523071) 摘要: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不仅涉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宽 度,而且与地下综合管线布置有着密切的 关系.该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阐述了如何在满足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充分 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布置地下综 合管线,探讨了道路横断面设计与综合管线布置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综合管线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1)04—0055—03 0前言 城市道路是组织城市用地功能的空间形态框 架,交通运输的载体,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形成 城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 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 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 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第4.1.2条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 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1.3条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 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二节横断面布置 第4.2.1条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 1.2-1~图4.1.2-8。 图中:ωr——红线宽度(m); ω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 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 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 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第4.1.2条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 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1.3条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 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二节横断面布置 第4.2.1条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1.2 -1~图4.1.2-8。 图中:ωr——红线宽度(m); ω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在城市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城市市政道路的施工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可以说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在城市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横断面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此简要分析探讨了城市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以期促进我国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水平的提升.
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讲义第五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二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设施带是指路侧带中为行人护栏、照明杆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提供的设置安装地带。设施带上铺设的路面不计入人行道宽度。在人行道上挖的树穴,其宽度也不应计入人行道宽度。若在人...
道路设计讲义第四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ppt总结(82页)——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等部分所组成。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
横断面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点。以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横断面设计特点,明确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了解设计的依据,分析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各项要点,为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以期创造出舒适、安全且高效的市政道路。
直埋管道横断面布置尺寸 钢管公称直径 (mm) 钢管外径×壁厚 (mm) 保温管外径×壁厚 (mm) 管中心距 (mm) dn4048×3110×2.5340 dn5057×3.5140×3360 dn6576×4140×3380 dn8089×4160×3.2400 dn100108×4200×3.9400 dn125133×4.5225×4.4450 dn150159×5250×4.9450 dn200219×6315×6.2500 dn250273×7365×6.6580 dn300325×7420×7660 dn350377×7500×7.8720 dn400426×7550×8.8780 dn450478×8600×8.8900
由于当今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乡村城市化,公路变得拥挤不堪,部分国、省道公路路段面临着新的一轮转变,公路改造工程大幅增加。公路改造为城市过境道路,必须结合\"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功能,对其路幅横断面方案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对方案进行比较,结合实际情况,选出最终实施方案
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一、道路用地范围 1.定义 道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地幅。 道路用地的征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土地法规,依据公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在保证其修建、养护所必须用地的前提下,...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设计阶段中,道路横断面布置是重要环节之一,且与常规新建项目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有一定区别.以上海世博大道改造工程为背景,通过对道路现状调查,综合考虑现有横断面布置、地下管线布置、附属设计情况和周边建筑物以及交通流量预测,针对道路横断面采用多方案比选,通过考虑交通功能、景观效果、实施难易程度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比选,选定最优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并在项目实施中得到采用.
1 路基横断面 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 底座)外侧路基面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 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路基面标准宽度 轨道类型 设计最高 速度 (km/h) 双线线间 距(m) 路基面宽度 单线(m)双线(m) 无砟轨道 2504.6 8.6 13.2 3004.813.4 3505.013.6 有砟轨道 2504.6 8.8 13.4 3004.813.6 3505.013.8 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设计最高速 度(km/h) 曲线半径r(m)路基外侧加宽值(m) 250 12000≥r≥100000.2 10000>r≥70000.3 7000>r≥50000.4 50
过多的信息使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尺寸较大,设置与维护成本增加,有必要研究指路标志信息布置方法。通过室内仿真试验,比较了高信息量条件下,驾驶人对两种指路标志信息布设方式认知时间的差异。利用现场试验,研究指路标志字间距、行间距与视认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信息量条件下采用两块标志显示信息有利于驾驶人阅读,建议字间距为汉字高度的1/10,行间距为汉字高度的1/5。
纬地横断面详细设计功能用户手册——该资料为纬地横断面详细设计功能用户手册我国公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下简称公路cad技术)的发展已经约有半个世纪时间了,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步伐,公路几何设计cad软件和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从...
职位:暖通设计经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