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建立大藤峡水利枢纽整体物理模型,对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下游口门区布置方案进行试验,参照常见的船闸下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宏观的河势调整结合具体的口门区水流条件改善措施,使得口门区及航道过渡段的水流条件能够满足通航要求,并节省了工程量。
阐述了水利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各种不利流态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和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这些改善措施的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潜坝基础处理设计,即在水库内堆填造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混凝土潜坝基础加固的方法。
针对飞来峡水利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泥沙淤泥碍航问题,提出将下游引航道堤头改为浮堤型式的方案。通过试验证明,采用浮堤和相应的辅助设施,可有效地减少小口门我回流强度和泥沙航淤一,从而改善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条件。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船闸上引航道边坡山体较陡,坡向多为顺向坡,而且多数地层存在软弱夹层,稳定性较差。前缘航道开挖后,影响边坡的稳定和上引航道的安全运行,为此对边坡进行了专门的勘察和试验研究。
建立浮石水利枢纽整体物理模型,对浮石船闸改扩建工程口门区布置方案进行试验。上游口门区所处河段基础条件较差,方案布置受限制条件较多,水流条件难以满足通航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宏观角度出发,在上游河段顺水流方向布置导流墩和潜坝以调整上游河段的主流分布,使得口门区及航道过渡段的水流条件满足通航要求,并减少对河道泄洪和通航的影响。
着重对三峡工程下游引航道口门内异重流淤积的形成机理、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综合比较了各家公式的计算成果,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下游引航道口门内为异重流淤积,应用韩其为公式计算下游引航道口门内含沙量沿程衰减过程和泥沙淤积量,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可在下游引航道附近水文泥沙状况已知的条件下,预估下游引航道内的泥沙淤积量。
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24小时施工实施方案 工程名称: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 船闸上引航道工程 编制单位: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长洲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上引航道工程 24小时施工实施方案 我标段工程自开工以来,受雨季施工和征地拆迁的影响,工程进 度相对滞后。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抓住当前秋冬季施工的黄金时机, 确保工程建设目前的如期实现。根据我标段实际情况,特编制24小 时施工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程施工现状 1、施工进展情况 从4月20日正式开工至今,根据现场提供的施工工作面,我标 段主要进行航上航道土方开挖、白沙村弃土场便道修筑、施工主干道 路基和临建场平施工。各区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①航道区:航道开挖主要桩号为航上1+130—航上1+870,截止 目前,累计完成
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拟采用单级船闸方案,其设计水头及闸室规模均处于世界单级船闸前列,输水系统水力学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制约其单级船闸方案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通过引入的相关输水能量指标参数,将大藤峡船闸单级方案与国内外典型高水头船闸进行了水力学综合比较,并对其引航道水流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现有的船闸输水系统布置及取、泄水方案能够解决大藤峡船闸的相关水力学技术难题,采用单级布置方案是可行的,但需开展详尽深入的专题研究.
三峡水利枢纽引航道防淤清淤措施研究——根据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的淤积特点.通过引客水破异重流,水帘、气帘和水平附壁射流破异重流.潜坝拦阻异重流以及引流冲沙、引流结合松动冲沙试验,重点研究了防擞清擞措施及其效果,并认为应以机械挖泥为引航道口门...
根据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的淤积特点,通过引客水破异重流,水帘、气帘和水平附壁射流破异重流,潜坝拦阻异重流以及引流冲沙、引流结合松动冲沙试验,重点研究了防淤清淤措施及其效果。并认为应以机械挖泥为引航道口门外清淤的主要措施
拟建的濛里枢纽二线船闸泄水流量较大,下游引航道内会形成非恒定流,水流条件复杂,这可能会影响到下游引航道内船舶航行和停泊安全,通过采用二维数值模拟,对船闸最不利运行工况下引航道内非恒定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不利工况下的水位、流速、比降及系缆力等的变化情况,提出并研究了船闸旁侧泄水和延长泄水历时的改善措施,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措施能有效改善下游引航道内的水流条件。
对三峡工程运行初期下游引航道泥沙淤积机理及口门区泥沙淤积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表明,在下游引航道口门附近,存在竖轴回流,产生回流淤积,在回流以内的港渠存在异重流,产生异重流淤积。口门区的回流泥沙淤积量与回流长度、水深、纵向平均流速、含沙量、历时等因素有关,可采用谢鉴衡公式计算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泥沙年淤积量,并对公式中涉及的回流长度等关键参数给定了计算方法及数值,回流泥沙淤积量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两者较为一致。
?试验研究? 那吉船闸下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试验研究3 甘惠麒 (广西水利科学研究所 南宁 530023) 〔文摘〕 那吉水利枢纽原设计方案的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存在较大的横向流速等不良通航水流条件,通过多种 改善措施的比较试验,提出下游引航道口门以下航道左岸边修改顺直,并采用丁坝和导流墩削弱回流强度的改善 措施,使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水流条件能满足通航的要求。 〔关键词〕 引航道 通航水流条件 改善措施 那吉水利枢纽 〔分类号〕 tv131.6 引言 那吉水利枢纽位于郁江上游右江河段百色市下 游38km的那吉村附近,是一个以航运、发电为主 兼顾灌溉和其他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枢纽主要建 筑物有电站厂房、挡水坝、溢流闸坝、船闸等。电站 装机容量为51mw。船闸为单线单级船闸,设计通 航标准为2×500t级顶推船队,船队长为1
目录 一、编制依据、原则、范围......................................................4 1.1编制依据....................................................4evaluationofscientificdevelopmentaturesecuritytypenaturesecurityistomaintenancepeopleofhealthvaluefortargetthroughstrengtheningsecuritybasedmanagementandriskmanagementandequipmentmanagementandtechnologysuperv 1.
目录 一、编制依据、原则、范围...............................................................................................4 1.1编制依据....................................................................................................................4 1.2编制原则....................................................................................................................4 1.3编制范围................
在建的大藤峡水利枢纽电站装机容量1600mw,主要向广西贵港市供电。该电站原接入系统方案是通过5回220kv线路分别接入在建的开元变电站和规划建设的新桥开关站。笔者结合贵港市东部地区电力需求及其电网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论述大藤峡水电站原接入系统方案在电网潮流合理性、供电可靠性、建设经济性和发展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在建大藤峡水电站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提出的电站接入系统优化方案,以及有关建设情况和建议。按照优化后的接入系统方案,大藤峡水电站将分别架设双回220kv线路接至邻近的国茂变电站和开元变电站。
在建的大藤峡水利枢纽电站装机容量1600mw,主要向广西贵港市供电。该电站原接入系统方案是通过5回220kv线路分别接入在建的开元变电站和规划建设的新桥开关站。笔者结合贵港市东部地区电力需求及其电网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论述大藤峡水电站原接入系统方案在电网潮流合理性、供电可靠性、建设经济性和发展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在建大藤峡水电站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提出的电站接入系统优化方案,以及有关建设情况和建议。按照优化后的接入系统方案,大藤峡水电站将分别架设双回220kv线路接至邻近的国茂变电站和开元变电站。
文章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规模小、过坝货运量不断增大的现状,结合原设计通航建筑物规模,提出了调整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规模的6个方案,同时通过对6个调整方案的船闸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了满足远期运输需求的最优方案。
解台二线船闸下游引航道沉井施工监理要点 解台二线船闸下游引航道沉井施工监理要点 孟凡春 (刘山船闸管理所221354) 解台二线船闸下游引航道全长1518m,靠船段 外原设计全部为直立式浆砌块石驳岸墙,因在大吴 桥东开挖线内有过河通信光缆,为避免光缆杆迁 移,故变更设计采用钢筋砼沉井结构。该段共设三 节沉井,每节均长9.9m、顶宽5.om、高6.om,每节 沉井分为两个井室,结构型式为矩形变截面井壁, 元盖板,底端下沉稳定在v21.0处(见图1)。 图1沉井结构图 质量监理是监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在下游沉井 的施工全过程,监理以设计要求、评定标准及相关 规范为依据,抓住程序控制主线,通过审批、查验、 旁站、验收等主要手段,对施工全过程实施监督与 管理,从而有效控制了质量,促进了进度。现就本 人从事此项工作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根据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混凝土浇筑施工要对原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了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文件、工程量以及工期等要求,提出施工优化方案。按所推荐的门、塔机布置方案,既可以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施工设备的作用,又可以在原方案提供的施工设备的基础上,不再增加新的施工设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4台门、塔机来满足混凝土浇筑强度的要求。
高坝洲水利枢纽深孔和电厂联合泄流时,通航建筑物原布置方案下游航道口门区的回流范围、回流流速、纵向及横向流速均较大,不能满足通航要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导航堤堤头的布置形式,减小水流流入航道的角度,可有效地改善流态,减小回流范围和回流流速值;采用增大过水面积(降低河床高程)和减小口门区过流量(开槽分流)等措施可减小纵、横向流速值,其中以“开槽分流”方案较好,能使口门区的纵、横向流速值达到通航标准。
职位:钢筋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