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低温季节抢工,是水利工程施工经常遇到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通过对掺防冻剂低温混凝土的效能及施工实用配合比进行了研究论证,结果表明,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常温季节施工相比,掺防冻剂低温混凝土,其胶凝材料用量以提高15%左右为宜。成果用于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2006年、2007年度冬期施工,收到较好效果。
一工程验收的基本情况1.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委托河北省建设管理的项目共划分为6个设计单元工程。分别为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唐河倒虹吸工程、釜山隧洞工程、古运河枢纽工程、河北段其他工程及生产桥工程。共划分15个监理标段,53个施工标段。2003年12月30日,滹沱河倒虹吸工程率先开工,标志着南
渠道衬砌机在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施工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渠道混凝土衬砌效率,取得了宝贵的施工经验。在介绍渠道衬砌设备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pmcq650型振动碾压式衬砌机、scfm系列振动滑模衬砌机、phb型渠坡布料机及phz型渠坡振捣成型机的施工原理,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
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京石段工程输水运行过程中退水阶段调度进行研究,通过4次试运行阶段的调度资料,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京石段历年的调度运行经验,从大量第一手数据中分析出退水阶段调度运行规律,并对退水阶段的调度和输水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对制定合理的退水阶段输水计划有参考作用。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直管七标渠道混凝土缺陷的成因,对大型渠道设计及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说明,可为今后大型渠道填缝施工提供参考。
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入手,论证了实施代建制建管模式的必要性,探讨了代建制的概念和特点,以南水北调建设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基础,对代建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最优的建管模式。代建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实践中是成功的,代建制管理模式从实施过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可控性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均优于直接管理、委托管理的建管模式。工程实践表明,实施代建制有效地弥补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法人管理力量不足,减少了建管人员安置负担,分担了项目法人的部分建设管理责任,避免了地方性利益行为,显著提高了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能够引入大量微小、封闭、稳定的气泡,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引气剂的使用效果与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拌和工艺及环境有关,使用时应适当调整掺量,满足含气量的技术指标要求。
1cfg桩基本情况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主要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主要的施工工艺及相适用的地质情况如下:①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②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③振动沉管灌注成桩,适用于粉土、粘性土及素填土地基。
介绍了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并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从施工地质日志和地质预报两方面探讨了地质的描述方法,对指导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s34标段干渠施工,选取土渠段进行混凝土衬砌试验,得出混凝土拌和楼出机口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60~70mm之间,搅拌车卸料入溜槽自由高度控制在1.5m以下,入仓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45~55mm之间,摊铺厚度控制在11~11.5cm时,混凝土衬砌效果最佳。另外,切缝施工宜在衬砌成型抗压强度1~5mpa时进行,视天气情况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成型后24~36h完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施工控制依据。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河北省段全长227.391km,对工程兴建所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必须十分重视。该文从渠道渗漏、冻融、地震液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在南水北调中线建设中,京石段应急项目率先实施,明渠段全部采用混凝土衬砌以减少渗漏提高水利用率。此文就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混凝土衬砌作一简述。
南水北调京石段项目目前处在通水的初级阶段,缺乏长期的降雨实测资料,为了解渠道内的一般降雨特性,本文将石家庄市降雨资料用到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的分析研究中,利用石家庄市1951-2013年的年降雨实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快速傅里叶变换法、最大熵谱分析法、小波周期法对项目区63年降雨变化进行趋势性、突变性及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年降雨及汛期降雨均呈现出不显著下降的趋势;年降雨序列存在两个不显著突变点:1964、2007年;南水北调京石段1951-2013年降雨周期为:4~5a,9~11a。
复合土工膜具有抗拉、抗撕裂、顶破等物理力学性能,且强度高,延伸性能较好,防渗性能好等特点。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d3标工程复合土工膜施工情况,阐述复合土工膜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为解决京石段s3标段筑堤缺少粘性土的难题,将筑堤方案变更为中细砂加筋(土工格栅)筑堤方案。由于加筋土筑堤技术没有成熟的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方法可供参考,为确保设计方案在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现场试验和研究为s3标砂土筑堤提供了施工工艺方法和施工技术参数。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pccp工程,全长56.4km,为保证全线自流工况,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期,共约11.55km管沟未回填至原状地面,形成了长11.55km、面积72.1hm2的深槽边坡,采取工程措施、辅助措施及水保措施等,来保证边坡稳定并减少对周围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黄土状土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广泛分布,为查明黄土状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了大量勘察工作。根据勘察成果,结合建筑物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对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黄土状土地基选用了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该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黄土状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及质量检测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本刊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邯郸至石家庄段,于4月中旬开工建设。邯石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38.544公里,途经15个县市区,担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贯通后向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输水任务,河北省是最大受水区之一。率先开工建设的石家庄至北京段应急供水工程已于2008年9月建成通水。
南水北调作为跨流域大规模调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讲,应站在循环经济高度,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来实施。从现代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必须从系统定量的角度研究水资源系统与水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行为、演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将自然资源外生变量内生化,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禹长段第一施工标段存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采用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地基加固。介绍了土挤密桩的技术要求、施工步骤、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效果好,不易干扰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南水北调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难题。
硅芯管道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 工程中的施工应用 □王新建(武警水电第二总队南水北调工程项目部) □岳学超(河南省郑州水利学校)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硅芯管通信系统建设,加强各级管理机构的智能化互联网络联系,建立快速、可靠、准确、安全 的通信网络机制,满足调水运行控制、生产调度和行政管理等各种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数据传递的需要。同时减少相应的人力 资源,充分利用先进智能网络管理控制,硅芯管道有广泛运用科技的前景。文章通过具体工程阐述了硅芯管道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硅芯管道;南水北调中线;施工应用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工程鹤壁ii标段设计桩号为 iv155+600~iv169+600,渠段长度14.0㎞,标段内设有3个通信 监测站。通信管道沿渠道两侧巡渠路下和倒虹吸管身段顶部两 侧,分别埋设通信硅芯管道各1条,其中包括由渠道至通
职位:造价预算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