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以"26℃空调节能行动"为研究背景,对定温控制空调系统从舒适性和节能性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测试分析对比不同朝向但相连通的两间房间的PMV值,说明控制室内温度相同时,由于平均辐射温度不同,房间的舒适度不同.采用相同的温度控制标准往往导致某些区域舒适性差.对比分析了夏季和冬季定温度控制和定PMV指标控制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差异,说明定温度控制既不体现热舒适性也不体现节能性,而定热舒适指标(如PMV)控制,则是空调系统保证舒适性兼顾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室内热湿环境各因素对人体的综合影响的角度分析了人与空调系统的关系,指出空调系统的作用点应该是人而不是室内空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人为作用点的空调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性,结论是以人为直接作用对象的空调系统舒适性好,节能性显著
探讨空调系统舒适性和负荷计算的层次性。在计算空气调节区负荷时,应注意不同空调方式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并从负荷计算的层次性出发,讨论在计算每一层次负荷时涉及的负荷类别及应考虑的因素,以合理选择空调设备。
探讨空调系统舒适性和负荷计算的层次性。在计算空气调节区负荷时,应注意不同空调方式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并从负荷计算的层次性出发,讨论在计算每一层次负荷时涉及的负荷类别及应考虑的因素,以合理选择空调设备。
空调系统舒适性与负荷计算层次性探讨——文章探讨空调系统舒适性和负荷计算的层次性。在计算空气调节区负荷时,应注意不同空调方式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并从负荷计算的层次性出发,讨论在计算每一层次负荷时涉及的负荷类别及应考虑的因素,以合理选择空调设备...
分析了热舒适性与空调系统负荷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统计数据研究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统计的人群范围和一定热舒适性温度范围内,改变相对湿度几乎不影响环境热舒适性.同时发现在人体热舒适性范围内,改变相对湿度将更多地影响空调系统负荷,空调系统的节能和保证舒适的热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相对统一.
汽车的舒适性设计一直是高档次汽车的专利,随着汽车工业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有关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谈到汽车的舒适性,很多人都要与汽车空调联系在一起,而汽车空调则应该是很容易进行调节操作的。为了做到这一点,behr有限责任公司研制了一种全自动空调系统。在这种全自动空调系统中,采用了许多传感器和调节反馈回路。
本文在分析舒适性空调系统于不同的气象条件及室内负荷条件下不同的控制要求的基础上,探求了把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舒适性空调系统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舒适性空调系统模糊控制规则库和输入输出响应表,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实际空调系统在整个空调季节各种工况下及意外干扰下的运行情况,从而检验了该模糊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特性:稳定性、灵敏性及控制精度,说明了模糊控制技术对于控制过程较为复杂且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空调系统的过程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本文对济南某节能示范楼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舒适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典型客房不同位置布置测点,得到不同测点不同时段的pmv值,分析对比得出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节约能耗的前提下的舒适性良好,且离送风口比较近的区域舒适性更佳。
这种车厢内空调系统的快速舒适性新技术分为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两项要素。空调系统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乘客的体温,调节相应装置,以营造良好的热舒适性环境。通过各种空气净化手段,提高车厢能的空气质量。本篇论文就详细介鲆了此项技术及相关实验结果。
多功能离子净化舒适性空调系统是采用微孔金属吊顶大温差送风的变风量系统,微孔金属吊顶既是一个孔板送风口,又是辐射换热的冷却顶板。空气处理机内配置的智能型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在去除空气中的tvoc与自然菌方面有特殊功效,使系统能在保持合格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减少新风能耗。
分析了太阳能作为再生热源时等舒适性室内状态点下,两种类型的转轮除湿、蒸气压缩和蒸发冷却相结合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通过与相同条件下常规蒸气压缩空调系统的计算比较分析,得出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空气质量流量减少了9.74%,制冷剂质量流量分别减少59.71%和71.43%;压缩系统性能系数分别提高了11.78%和16.38%;压缩机能耗分别节省了64.17%和76.35%;总负荷能耗分别节省了34.23%和42.32%.在室外工况不同时,发现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如河南三门峡),系统节能明显,分别达到了69.94%和78.01%;而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如安徽蚌埠),系统节能不明显,但仍达到16.13%和23.82%.
影响室内热舒适的六个指标中,温度、湿度的确定非常重要,它确定了空气处理的终极目标,决定了室内是否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冷负荷、热负荷的大小,也就是影响空调能耗,通过对室内温度湿度的优化、组合可以减少室内冷、热负荷,即降低能耗。
兼顾人体热舒适和建筑节能的要求,对目前车站高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对高大空间建筑室内热舒适要求高于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从满足人体热舒适角度出发,空调送风加地板辐射供冷方案适于夏季满员工况,地板辐射供热加空调加湿方案适用于冬季满员工况;高大空间的空调系统适宜采用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其温度场和速度场均优于上送下回的空调送风方式;在高大空间内设置分层空调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调能耗,且分层空调中送风速度对分层界面的位置影响较大,送风温差对高大空间分层空调的温度分布和流场分布有较大影响。
通过实例分析指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处理显热的系统因冷水机组随蒸发温度的提高使cop值提高而节能,但是应综合比较单位换热量金属用量指标和设备用量指标;湿度处理系统的溶液再生能耗有可能抵消显热处理系统节约的能量,因此一定要注意该系统的使用条件。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某重型货车空调系统和乘员舱中的气流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与试验对比,相差在5%以内。采用当量温度teq,i作为评价指标,对乘员舱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风道风量分配不均匀,乘员舱内部气流组织不合理,致使热舒适性较差。对空调系统进行改进,增加前吹面风道风量比例后,乘员舱的热舒适性得到明显改善。
职位:岩土勘察总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