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多相单一颗粒材料集合而成的材料称为多相颗粒复合材料.为了废弃材料的再生利用,人们经常将多种单相废弃材料打碎成颗粒后黏结在一起形成多相颗粒复合材料.本文把多相颗粒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颗粒看成夹杂,通过等效夹杂法和本征应变自洽法,给出多相颗粒复合材料的宏观弹塑性应力-应变增量关系,寻找出颗粒复合材料的宏观弹塑性力学性质与各相弹塑性颗粒材料力学性质的关系.
介绍塑性势理论的由来、发展和现状。地质材料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在峰值前后具有不同的稳定状态,因此其弹塑性本构关系必须在应变空间中表述。给出基于塑性势理论在应变空间和应力空间中的地质材料本构关系,并讨论弹塑性耦合理论。当前在有限元位移法分析中,常用的塑性势理论本构关系式是应变空间表述的实用形式。弹塑性耦合理论较为严密和完善,但地质材料刚度劣化参数还需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
利用mts810材料试验机对体积含量为3%的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tp-650及基体钛合金进行了准静态拉伸试验,获得了材料弹塑性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及基体材料达到屈服后,直至材料的迅速失效,几乎没有应变硬化效应。由断口分析可以看出,tp-650断口平齐,无颈缩现象,断口无韧窝,呈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颗粒与基体界面有明显的脱粘现象。最后,基于mori-tanaka平均场理论和割线模量法讨论了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tp-650的弹塑性性能,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砂土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的数值建模——认为岩土介质变形中出现的剪胀现象实质上是一个损伤过程.通过中密砂的三轴压缩试验,发现其在剪胀后,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大幅度下降,这进一步证实了剪胀的确是个损伤演化过程.引进了一个损伤变量描述这个过程,结果表...
基于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和mori-tanaka平均场理论,导出含损伤两相复合材料的刚度张量.认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脱黏受控于颗粒所受的拉应力,引入weibull分布函数描述颗粒脱黏概率,且受单向拉伸载荷作用时,仅在沿受力方向的上下两侧发生部分界面脱黏,从而将部分脱黏的各向同性颗粒由一完好的横观各向同性颗粒来等效,建立了部分脱黏模型.假定基体为各向同性材料,颗粒仅产生弹性变形,基体产生弹塑性变形且满足mises屈服准则和等向强化准则,采用割线模量法讨论了球形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部分界面脱黏时的弹塑性性能,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基于mori-tanaka理论和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假定基体和增强相界面结合完好,推导出在力的边界条件下两相复合材料各组成相的应力、应变以及复合材料的体平均应变和应力,并考虑了基体和增强颗粒热膨胀系数引起的热应变以及各相塑性应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假定基体和复合材料均为各向同性材料,颗粒仅产生弹性变形,基体产生弹塑性变形且满足mises屈服准则和等向强化准则,由颗粒所受的拉应力控制界面的脱粘,脱粘概率由weibull分布函数来描述,脱粘后的颗粒等效为孔洞,采用割线模量法讨论了球形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有界面脱粘时的弹塑性性能,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专利号:200910163728.5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弹性模量高、强度高、尺寸稳定、热变形温度高、电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由于自身极性的差异,导致二者界面结合力差,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我们提供一种具有高韧性、高强度、高透明度,并且生产成本低的热塑性增强的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frtp简述 张月2009054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90201 摘要: 热塑性复合材料是以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烃纤维及其他材料增强各种热塑性树 脂的总称,国外称其为frtp。先进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 树脂复合材料,具韧性耐蚀性和抗疲劳性高,成型工艺简单周期短,材料利用率 高(无废料),预浸料存放环境与时间无限制等优异性能而得到快速发展。近 20年来,随着刚性、耐热性及耐介质性能好的芳香族热塑性树脂基体的出现, 以及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碳纤维、芳伦纤维、碳氟 纤维(ptfe)等高性能纤维的发展,使先进热塑性复合材料克服了一般frtp使 用温度低,模量小,强度差等缺点,使其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获得越来越多 的应用。 关键字:浸渍、成型工艺 fiberreinforcedthermoplastic
应用细观力学理论研究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损伤问题,分析颗粒界面局部开裂与均匀开裂同时存在时材料弹性性能的改变,讨论损伤颗粒形状对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所有分析结果均以显式给出,以便于研究者参考及工程应用。
通过模拟颗粒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应用均匀化方法预测出材料的宏观等效弹性性能,研究其统计特性,探讨颗粒大小、分布和几何形状的变化对材料等效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取代表体元尺寸与颗粒尺寸之比大于某临界值时,材料的宏观等效杨氏模量趋于某恒定值;颗粒位置的随机性使材料等效杨氏模量的概率分布近似为正态分布;椭圆形截面的增强相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等效杨氏模量。
将增强颗粒与基体均视为弹性体,采用弹性接触模型与边界元素法,对界面分离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分析,揭示了界面分离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的基本特征。文中所述完整界面与完全分离界面模型,分别提供了具有非完整界面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之上、下界限。
热塑性复合材料电缆支架 来源:特种电缆http://www.***.*** 国外有些公司曾采用注射成型工艺生产热塑性复合材料 电缆支架。该类支架生产效率高,但缺点是阻燃性差,不适宜 在一些半封闭的危险场所使用,尤其不好的是使用一般的热塑 性塑料基体,制品在长期载荷下会产生蠕变、下垂,不耐老化。 因此这类支架只能使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 1.2热固性复合材料电缆支架 1.2.1制造工艺 热固性复合材料电缆支架可根据产品形状和批量大小,使 用手糊、拉挤或模压工艺成型。 1.2.1.1手糊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工艺是把浸渍了树脂的玻璃纤维或布在所需形状 的产品模具中层合固化而成。这种产品强度高(100~600mpa), 可以生产形状复杂制品。但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重现性差, 环境污染大。因此,只适合批量极小的制品使用。 1.2.1.2拉挤成型工艺 拉挤成型工艺是把浸渍了树
摘要: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具有韧性、耐蚀性和抗疲劳性高,成形工艺简单、周 期短,材料利用率高,预浸料存放环境与时间无限制等优异性能而得到快速发 展,并逐渐进入航空制造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在欧盟以及空客、福克航宇等 航空制造企业的强力推动下,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民机上频频崭露头角,在一些 部件上成为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有力竞争对手。热塑性复合材料如果想继续扩大 在民机上的应用,必须进入机体主承力构件,然而,热塑性应用于主承力构件 还三个挑战,即原材料成本高,铺放工艺缓慢,以及预浸料粘性问题。 关键词:热塑性复合材料碳纤维机体内饰主承力结构 热塑性复合材料是以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烃纤维及其它材料增强各种热塑性树 脂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因具有韧性、耐蚀性和抗疲劳性高,成形工艺简单、周期 短,材料利用率高,预浸料存放环境与时间无限制等优异性能而得到快速发展, 并逐渐进入航空制造领域。尤其是近年来,
美国liner公司是一家制造车辆用复合材料的厂商,其最新产品是ecotex,这是一种以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片材为蒙皮,以长短切玻璃纤维和聚丙烯为芯材的夹芯板。
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数值建模——按照数值建模理论,建立了砂土在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给出了塑性体应变和塑性剪应变两组屈服轨迹,模型的建立为工程提供了一个符合土体中实际发生的应力路径的本构方程.同时.通过与常规三轴压...
讨论了peek/dps混合体系熔融浸渍碳纤维的浸渍技术。与其它类型的浸渍技术相比,熔融浸渍技术的特点是:增强纤维的浸渍是在压力作用下熔融的peek熔体穿透纤维束,排除纤维中包含的气体,因而纤维浸渍得更完全,孔隙率低,后成型需要的压力低,给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缠绕和拉挤成型技术的研究以及复合工艺提供了方便。
基于tsai-hill强度理论,在平面应力条件下,推导了复合材料ⅰ/ⅱ复合型裂纹塑性区尺寸表达式,分析了裂纹扩展方向与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关系,推广并证明了r准则在复合材料裂纹扩展方向预测中的适用性。数值算例分析了不同纤维方向和裂纹倾斜角对复合材料复合型裂纹开裂角的影响。结果表明,r准则是一个通用的断裂准则,适用于预测各向同性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裂纹的扩展方向;纤维方向和裂纹倾斜角对断裂角的影响较明显,可能是导致复合材料复杂断裂机理的原因之一。
在cetrumt-2型试验机及lkdm-2000轮廓摩擦磨损仪上考察了氧化物颗粒填充pa1010复合材料的静态蠕变特性与松驰特性,并从实验结果出发,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粘弹性力学模型.理论计算结果及实验事实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应颗粒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粘弹性质.
职位:幕墙BIM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