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隧道穿过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进洞口山体自然坡角约20°~30°,山体植被茂密。隧址区地层岩性由第四系坡残积粉质粘土、碎石土、燕山期花岗岩及其风化层组成断层破碎带、蚀变花岗,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mm以上,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实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浅谈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初期支护施工——在隧道进出口段施工中,围岩力学强度较低时,如ⅳ、v级围岩,特别是在有偏压的情况下,水文地质复杂,突发事故时有发生,成为隧道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煎荼岭隧道进口段的工程实践,采用了超前小导管配合钢拱架保证...
粤赣高速公路龙祖山隧道左、右洞上陵端浅埋且为软弱的全风化花岗闪条岩地段,施工采取了明、暗挖方案,洞外采用套拱、护拱、钢花管注浆加固岩体以及对洞前边坡、洞口仰坡采用钢花管注浆加固措施,洞内采用多台阶短开挖、加强支护、改变传统砂浆锚杆为注浆锚管等施工技术,这些措施控制了全风化花岗闪长岩遇水崩解坍塌的地质病害,成功地开通了浅埋软岩地段,至今山体稳定,隧道结构安全。
江肇高速公路毛毡岭左线隧道肇庆端洞口ⅴ级围岩超浅埋且为碎石土与全-强风化泥岩的软弱围岩,针对其实际情况,施工中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提前进洞,减少了隧道施工对烂柯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破坏。隧道进洞采用了长管棚、小导管注浆等措施加固岩体,洞内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减少了隧道一次性开挖断面,施工中结合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了隧道安全通过超浅埋段,满足了施工工期要求和对自然保护区环境的保护。
随着高等级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增多,对线路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现在隧道进、出洞口的位置选择余地较小.因此,在今后的隧道的施工中,将遇到更多需要在不良地质段进洞的情况.本文以青兰线陕西境工程宜川至瓦子街高速铁龙湾隧道为例介绍隧道洞口偏压浅埋段处理方案及效果分析.
江肇高速公路毛毡岭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江肇高速公路毛毡岭左线隧道肇庆端洞口v级围岩超浅埋且为碎石土与全一强风化泥岩的软弱围岩,针对其实际情况,施工中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提前进洞,减少了隧道施工对烂柯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破坏。隧道进洞采用了长...
以公路隧道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对该工程的浅埋段洞口加固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同时指出了多种加固技术,技术涵盖预注浆、洞口土方刷坡锚网喷施与隧道洞口段开挖技术,工程实践证明,本项目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应用加固技术+开挖技术能够全面的提高工程质量。
江肇高速公路毛毡岭左线隧道肇庆端洞口ⅴ级围岩超浅埋且为碎石土与全-强风化泥岩的软弱围岩,针对其实际情况,施工中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提前进洞,减少了隧道施工对烂柯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破坏。隧道进洞采用了长管棚、小导管注浆等措施加固岩体,洞内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法减少了隧道一次性开挖断面,施工中结合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了隧道安全通过超浅埋段,满足了施工工期要求和对自然保护区环境的保护。
根据桃花源隧道的实际施工经验,针对隧道洞口区埋深较浅,且地质情况较差的情况,提出几点有效、合理的解决办法,在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的情况下进洞。
严山岭隧道出口段左线洞口为原始山涧冲沟,洞口段覆盖层较薄,左侧拱腰部位覆盖层厚仅有80cm。为保证进洞安全,采用地表砂浆锚杆加固拱顶岩体,在钢拱架、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下加固洞口岩体,采用控制爆破手段降低对围岩扰动,利用围岩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保证了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安全。
铁龙湾隧道洞口偏压浅埋段处理方案 宜瓦项目梁怀超 摘要本文以青兰线陕西境工程宜川至瓦子街高速铁龙湾隧道为例介绍隧道 洞口偏压浅埋段处理方案及效果分析 关键词偏压浅埋隧道洞口处理方案 1工程概况 青(岛)兰(州)线陕西境工程宜川至瓦子街高速公路起点位于延安市宜川县西南柳树 村(k33+200),沿川道经程落村、铁龙湾、白家庄、枣湾止于瓦子街(k48+300),线路全长 15.1km。该段概算投资9.23亿元,计划工期18个月。铁龙湾隧道位于宜川县丹洲镇铁龙湾 村,设计里程(进口端zk39+680\yk39+670,出口端zk41+094\yk41+075)。 2地质及工程情况 2.1地质情况 隧址区地形起伏,山势险峻,隧道轴线与黄土梁峁走向近于垂直,出口段为三叠系中统 铜川组基岩,岩石破碎严重,稳定性较差。隧道上部地表暴露第四系
结合某工程隧道洞口段存在浅埋偏压大断面的特点,采用flac3d模拟了多种开挖工法对不同坡度边坡处隧道洞口段的开挖,并对分步开挖工法的开挖顺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其对隧道洞口段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工法控制边坡稳定性的效果为双侧壁导坑法〉crd法〉cd法〉台阶法,对于开挖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不建议采用台阶法;分步开挖法不同的开挖顺序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差异主要集中在开挖前几个步骤中;由于超前支护的作用,先开挖靠近边坡坡面一侧的边坡稳定性要优于先开挖远离边坡坡面一侧。因此,为保证隧道开挖时边坡的安全稳定,建议加强超前支护,采用分步开挖工法,并先开挖靠近边坡坡面一侧。
采用虚拟内力计算方法,以flac2d为计算工具,对洞冲里隧道的浅埋偏压段拟采用的加固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侧向管棚治理洞口段偏压无论整体沉降、结构受力均优于正面管棚的加固方法。在随后的监控量测的数据分析中也证明了该加固方案的有效性。
对衢州—南平高速公路(浙江段)第2合同段阳排尖隧道左洞zk79+857.2~zk79+810洞口段浅埋、偏压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详细论述了该洞口段"明洞暗作"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方法,达到了该洞口段施工和使用安全的良好效果,有效地解决了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浅埋、偏压问题。
针对大跨连拱隧道洞口浅埋段的特殊地质,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陈家桥大跨度连拱隧道为依托,选取典型断面开展施工监控,及时了解该隧道在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动态,分析大跨连拱隧道洞口浅埋段的围岩及衬砌的受力情况,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福州京台高速公路天龙山隧道出口为薄层残坡积粘土层及较厚层强风化花岗闪长围岩段,选用合适的进洞方案对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快速进洞有重要意义。就该条件下隧道洞口段进洞施工方案进行了介绍。
针对隧道洞口段浅埋偏压且围岩破碎的情况,提出地表注浆加固方法,通过在玉(林)铁(山港)铁路竹高岭隧道的施工实践,表明地表注浆对浅埋破碎围岩加固效果明显,现场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论文]大跨隧道洞口浅埋段工法转换——本资料为【论文】大跨隧道洞口浅埋段工法转换,共9页。本文以马鞍山、井沟岭两座三车道大跨隧道洞口浅埋段的施工为工程背景,系统地阐述了在超前大管棚预支护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进洞,因相关条件而转换为单侧壁、台阶法...
以某隧道进口段施工作为研究对象,从辅助工法的选择、隧道洞口段开挖方法的选择、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方面入手,对大跨度隧道浅埋洞口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借鉴。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㈠、xx市xx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的黑洛公路xx至xx段工程项目第a9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参考资料和补遗书。 ㈡、现行公路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㈢、在2006年10月15日自2007年4月15日完成工程及剩余工程情况。 ㈣、建设同类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 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及土地租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与技术标准。 二、编制原则 以我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历年来在公路、桥涵和市政建设项目中有关工程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以满足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目标为出发点,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按iso90001标准建立的
介绍了成仁公路改建工程设计中较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结合担任设计代表的经历,提出原公路改建的设计重点及注意事项,对设计人员在旧路改建设计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为典型的三维问题,而且其初始地应力以自重应力为主,精确模拟实际地形和地层情况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初始地应力,增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flac3d程序对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内的老寨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采用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仿真分析,比较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先开挖浅埋侧与先开挖深埋侧2种开挖工序,得到老寨隧道在采用不同开挖工序时各阶段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得到较优方案,并运用释放荷载法和主应力迹线法对开挖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解释。最后,分析现场3个监测断面的量测成果,经过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到老寨隧道洞口段围岩及支护的受力特征。所得结论可为老寨隧道及具有类似地质地形情况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职位:消防施工团队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