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2024-06-26

不同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967KB

页数:9P

应用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值和生物量分析了福建海岸带不同防沙工程措施中沙地植被的两种恢复过程,即网格草地恢复:厚藤群落,鬣刺+海边月见草+海滨蟛蜞菊群落,鬣刺+厚藤+海滨蟛蜞菊群落;平台草地恢复:绢毛飘拂草+海边月见草+厚藤群落,丁葵草+厚藤+海滨蟛蜞菊群落,矮生苔草+绢毛飘拂草+马缨丹群落。生活型为匍匐草本或草质藤本的物种较其它生活型的物种能更好的适应海岸带沙地环境。两恢复过程中,植被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n形变化趋势。在网格草地恢复中,网格设置与匍匐草本厚藤促进了物理环境的改善,并为后期定居者创造了较好的定居条件,而在平台草地恢复初期,化学材料与黏土混和平台的设置提高了下垫面稳定性,使近缘防护林内的草地物种得以成功定居和繁殖。海岸防沙工程为先锋种的定居提供了优越的下垫面条件,促进了组成的多元化和结构的复杂化,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pH值明显降低,并对海岸带沙地植被生物量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采用工程方式恢复海岸带沙地植被,对于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3P

为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与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我国辽西北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土壤养分、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8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油松纯林>弃耕地>樟子松林>山杏林>榆树疏林>松杨混交林>杨树纯林;沙地经过人工固定后土壤的养分含量发生了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磷、全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雨季,针叶树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农业弃耕地在7月份和10月份中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山杏林地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均表现为最低。

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对基岩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对基岩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458KB

页数:6P

根据沿海基岩质海岸不同的植被类型典型地段,在三门县浬浦镇草头村选择了6个试验样地和1个无林地作对照进行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对基岩质海岸防护林的土壤生态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含水率普遍较低,并随着土层增加相应减少。经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化香纯林土壤含水率最高,北江荛花檵木混交林土壤比重最小,二样地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增加,其它各样地间差异不明显。(2)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试验样地的土壤全氮、水解性氮、全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地,其中土壤全氮、水解性氮、全磷及有机质含量均以经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北江荛花檵木混交林最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以化香纯林最高。

编辑推荐下载

围栏禁牧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36KB

页数:6P

人气:98

围栏禁牧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4.6

围栏禁牧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围栏禁牧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围栏禁牧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过度放牧导致干旱半干旱区毛乌素沙地草地严重退化。通过禁牧措施排除放牧干扰,使草地自然恢复,作为一种低投入的措施在世界各国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得到广泛采用。文中对毛乌素沙地三种不同管理类型(持续放牧、围栏5年和围栏16年)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围栏禁牧5年对0~30cm土壤颗粒组成和容重没有显著影响;围栏禁牧16年0~10cm土壤容重显著小于持续放牧区,而极细沙、粉粒和粘粒含量显著高于持续放牧区;围栏5年显著增加了0~5cm土壤有机碳,而0~30cm的全氮均没有显著增加。围栏16年土壤有机碳较放牧区在0~5cm、5~10cm、10~30cm分别显著增加了231%、81%、55%;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同。结果表明,围栏5年对土壤粘粉粒、全氮含量的恢复基本没有效果;围栏16年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壤粘粉粒含量和有机碳、全氮,但土壤碳、氮水平还是在比较低的水平(有机碳:4.30g.kg-1;全氮:0.74g.kg-1),即长期禁牧可以逐渐改善土壤质地和提高土壤肥力。研究结果为半干旱退化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立即下载
“沙地一号”生态草(Eco-grass,Sandland No.1) 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专用混合草种

格式:pdf

大小:39KB

页数:1P

人气:98

“沙地一号”生态草(Eco-grass,Sandland No.1) 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专用混合草种 4.8

“沙地一号”生态草(Eco-grass,Sandland No.1) 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专用混合草种 “沙地一号”生态草(Eco-grass,Sandland No.1) 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专用混合草种 “沙地一号”生态草(Eco-grass,Sandland No.1) 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专用混合草种

“沙地一号”生态草(Eco-grass,Sandland No.1) 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专用混合草种

立即下载

热门文档 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11P

人气:98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4.7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是沙地-草地景观界面的关键部位,研究该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对于土地沙漠化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半变异函数及其模型、克里格局部插值估计、空间分布图等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速效钾含量符合球状模型,全氮和速效磷含量符合指数模型;速效钾含量具有强空间自相关性,其结构方差比为0.882,而全氮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结构方差比分别为0.501和0.514;3种土壤养分空间自相关距离存在差异,其中全氮和速效钾的变程均为511m,而速效磷的变程为143m;3种土壤养分的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空间规律性,从牛枝子群落到黑沙蒿群落,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与研究区的界面变化过程一致,而全氮含量逐渐降低,与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一致;3种土壤养分的标准差都较小,kriging插值结果比较可靠。

立即下载
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价值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89KB

页数:7P

人气:98

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价值的影响 4.7

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价值的影响

以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动态变化引起的地表植被生物量差异为出发点,探讨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价值的影响。首先,利用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表植被响应的长期监测资料,以塔里木河下游考干断面为例,在垂直于河道方向上长2000m、平行河道方向宽100m的样带内,选取2000年10月、2007年9—10月、2015年10月的植被监测与称重资料数据;其次,借鉴国内外生态经济价值量化方法,综合地表植被响应价值和地下水抬升的潜在价值计算输水后地表植被恢复价值。结果显示:(1)在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生态输水使得地下水位明显抬升,水位的抬升幅度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植被盖度也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在距河道1000m以外,地下水位与植被盖度变化不明显;(2)2000—2007年植被新增生物量占2000—2015年植被新增生物量的57.02%,并且这两个时段植被新增生物量与距河道距离均呈现显著相关;(3)根据16次生态输水监测资料,计算出2007年与2015年该区间100m宽的样带因输水而投入的水资源价值分别为8266.5元、14805元,输水后植被总体恢复价值分别为53811.67元、83334.62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6.507、1∶5.63,说明生态输水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立即下载
围栏种植红柳对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和矿质养分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385KB

页数:未知

人气:98

围栏种植红柳对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和矿质养分的影响 4.5

围栏种植红柳对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和矿质养分的影响 围栏种植红柳对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和矿质养分的影响 围栏种植红柳对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和矿质养分的影响

为了揭示川西北高寒沙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和矿质养分的积累和变化特征,以川西北围栏种植红柳生态修复年限分别为0、2、4、6和8年的沙化土地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室内分析化验,研究了川西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及磷、钾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过程中沙化土地0~20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略有增加,但不同生态修复年限之间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明显变化特征。随着生态修复年限的增加沙化土地0~20cm、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黏粒、粉粒、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而土壤砂粒含量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0~20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生态修复8年后沙化土地粉粒、黏粒、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66.67%、96.30%和109.82%、102.61%,而土壤砂粒含量减少了5.57%,不同生态修复年限沙化土地0~20cm土层土壤砂粒、粉粒、黏粒、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及差异显著性不及0~20cm土层。沙化土地植被覆盖度与土壤全磷、全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粉粒和黏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磷、全钾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

立即下载
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75KB

页数:4P

人气:98

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4.8

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研究了豫西丘陵旱作区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技术措施对玉米生育性状、子粒产量、土壤含水量和降水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其中,玉米产量增产1.92%~20.51%,以秸秆覆盖+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15.38%~20.51%;其次为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增产11.53%~14.10%。降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45~3.60kg/(mm.hm2),其中,以秸秆覆盖+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最好,提高2.70~3.60kg/(mm.hm2);说明合理的技术集成是提高降水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化学节水技术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效果最好。同时,合理的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土壤耕层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否则将导致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降低。

立即下载
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措施

格式:pdf

大小:83KB

页数:未知

人气:98

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措施 4.4

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措施 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措施 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措施

指出了石漠化不仅加速了生态换环境的恶化,更有可能导致土地资源丧失,因此,实行土地植被恢复的方法显得异常重要。分析了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的土地植被恢复这一有效方法,根据当前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的处理现状展开了讨论,并针对土地植被恢复方法的要点进行了研究。

立即下载

精华文档 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喷播基材养分动态

格式:pdf

大小:366KB

页数:5P

人气:98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喷播基材养分动态 4.6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喷播基材养分动态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喷播基材养分动态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喷播基材养分动态

以京承三期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工程为依托,研究了2种厚层基材在喷播第1年的养分动态变化,其中基材a泥炭∶种植土为9∶1,基材b种植土∶植生基质为6∶4。研究结果表明,2种基材的ph值变化很小,表明酸碱性在植被恢复第1年变化较小;基材a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各值在7月份达到最低,养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可能与基材a坡面以草本植物为主有关,前期草本植物生长迅速,养分需求大,而夏季草本植物生长停滞甚至退化,枯草层分解贡献一部分养分;基材b养分变化趋势不同,除有效磷在7月份有增加外,其他养分表现为随生长时间持续下降。方差分析表明,2种基材养分变化差异显著(p<0.05);不同时间同一基材养分差异不显著。2种基材不同的变化趋势,认为除了与基材组成中泥炭和有机质分解有关外,与坡面的草本植物与灌木植物也有关。研究基材养分动态的变化,对改进基材的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立即下载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格式:pdf

大小:98KB

页数:未知

人气:98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4.6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植被过滤带(vfs)在控制来自坡地土壤侵蚀地表径流的输沙量有效性方面,很少有人进行研究和评价。本文以7%和12%坡度小区研究为基础,研究vfs对来自18.3m连续休闲地带泥沙浓度、径流量和土壤流失的影响。同时设计了一个径流收集分流箱设备,来收集vfs不同地段的径流样品。在vfs地段安置一套6个相间的分流箱,在观测期内,共收集13次降雨产流样品。在3.0mvfs处能截留70%的径流泥沙,同时,在9.1mvfs处截留了85%的泥沙。随着vfs宽度的增加,径流中泥沙浓度的变化很小。在所有vfs中,12%坡度与7%坡度小区相比,有较大的径流和土壤流失。vfs能促进径流中水分的入渗,减少径流量和径流中泥沙的含量。

立即下载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格式:pdf

大小:98KB

页数:3P

人气:98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4.7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植被过滤带对坡地径流泥沙浓度的影响(译文)

植被过滤带(vfs)在控制来自坡地土壤侵蚀地表径流的输沙量有效性方面,很少有人进行研究和评价。本文以7%和12%坡度小区研究为基础,研究了vfs对来自18.3m连续休闲地带泥沙浓度,径流量和土壤流失的影响,同时设计了一个径流收集分流箱设备,来收集vfs不同地段的径流样品。在vfs地段安置一套6个相同的分流箱,在观测期内共收集13次降雨产流样品。在3.0mvfs处能截留70%的径流泥沙,同时,在9.

立即下载
沙袋沙障对沙地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403KB

页数:7P

人气:98

沙袋沙障对沙地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4.3

沙袋沙障对沙地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沙袋沙障对沙地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沙袋沙障对沙地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规格沙袋沙障对浑善达克沙地的防风固沙效益、土壤改良以及植被恢复的作用。【方法】在浑善达克沙地布设1.0m×1.0m、1.5m×1.5m、2.0m×2.0m3种沙袋沙障,并设置对照样地,每块样地均为20m×20m。从地表风速、土壤理化性质、地表植被组成和群落丰富度等方面对沙袋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进行7a的研究。【结果】布设1.0m×1.0m、1.5m×1.5m、2.0m×2.0m沙障的样地比对照样地的地表粗糙度分别提高了116倍、62.17倍、12.83倍,而植被盖度分别增加了12.3倍、9.5倍、5.39倍,shannon-wiener指数(h)与群落丰富度指数(ima)明显增大。【结论】1.0m×1.0m的沙袋沙障综合防护效益最佳,1.5m×1.5m和2.0m×2.0m沙障的防护效果稍差,在7a中土壤的理化性质逐年提高,地表粗糙度先增大后减小。

立即下载
不同绿地土壤磷水平对麦冬叶养分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28KB

页数:3P

人气:98

不同绿地土壤磷水平对麦冬叶养分的影响 4.7

不同绿地土壤磷水平对麦冬叶养分的影响 不同绿地土壤磷水平对麦冬叶养分的影响 不同绿地土壤磷水平对麦冬叶养分的影响

对合肥环城公园不同地段绿地土壤及地被植物麦冬叶片的氮磷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1.36g/kg、全磷为1451.89mg/kg、有效磷为84.57mg/kg;麦冬叶的氮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7.25g/kg和2.83g/kg,氮磷比为6.33。叶片氮磷比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氮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基于叶片氮磷计量关系,调查区植物生长明显受到氮限制。

立即下载

最新文档 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陆域活动对渤海海岸带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46KB

页数:4P

人气:98

陆域活动对渤海海岸带的影响 3

陆域活动对渤海海岸带的影响

陆域活动对渤海海岸带的影响——近10年来渤海水质的富营养化特征日趋显著。氮磷营养盐浓度在不同海区和年际中变化,并且连续超过海洋水质标准。采用卫星遥感照片与社会经济及常规监测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这种原因。在沿海城市发展过程中,1996年渤海受污染的面积达...

立即下载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33KB

页数:5P

人气:98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4.8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通过商品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产量、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早稻、晚稻的稻谷产量分别在有机肥替代比例0.69、0.79下取得最高理论值;有机肥长期高比例替代化肥能有效提升土壤中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在全量化学肥料的施用条件下增施部分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各土壤酶活性及酶活性综合指数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立即下载
三峡库区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格式:pdf

大小:758KB

页数:5P

人气:98

三峡库区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4.7

三峡库区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不确定性及灰色系统关联度修正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取对植被类型和植物生长影响较大的海拔、坡度、年均降水量、土层厚度、土壤类型等5项指标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在三峡库区2007年landsattm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大于25°的坡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植被恢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坡度和土层厚度,三峡库区适宜植被恢复的土地资源较多。通过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三峡库区植被恢复工程的定量分析和防护林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立即下载
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方法

格式:pdf

大小:54KB

页数:未知

人气:98

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方法 4.8

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方法 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方法 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方法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当前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植被遭到破坏。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活动加快,使得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加强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浅述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方法对策。

立即下载
试论矿区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3P

人气:98

试论矿区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4.7

试论矿区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试论矿区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立即下载
辽东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格式:pdf

大小:171KB

页数:未知

人气:98

辽东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4.7

辽东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辽东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辽东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辽东山区沙砾化面积已发展到17万hm2。由于沙砾化山丘地质条件恶劣,土层厚度只有10—30cm,且沙砾含量高达95%,松散,易剥蚀。且辽东山区降雨量大而集中,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其治理较为困难,被称为“绿化之癌”。为此,在治理途径上提出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反坡窄幅梯田客土栽培法及坡脚布阵客土栽培法。实践证明,采用该种措施恢复植被十分奏效。2a生胡枝子株高为89cm,郁闭度为80%,对照区5a内只有30cm,郁闲度8%,且蓄水栏沙效果显著。

立即下载
辽江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格式:pdf

大小:76KB

页数:2P

人气:98

辽江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4.5

辽江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辽江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辽江山区沙砾化山丘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

辽东山区沙砾化面积已发展到17万hm^2。由于沙砾化山丘地质条件恶劣,土层厚度只有10-30cm,且沙砾含量高达95%,松散,易剥蚀。且辽东山区降雨量大而集中,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其治理较为困难。被称为“绿化之癌”。为此,在治理途径上提出植被恢复工程栽培技术--反坡窄幅梯田客土栽培法及坡脚布阵客土栽培法。实践证明,采用该种措施恢复植被十分奏效。2a生胡枝子株高为89cm,郁闭度为80%,对照区5a内只有30cm,郁闭度8%,且蓄水栏沙效果显著。

立即下载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

格式:pdf

大小:426KB

页数:3P

人气:98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 4.7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

公路建设工程是线性建设项目,对原地形地貌存在巨大扰动,破坏了原路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因此,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就日显重要。通过对国内外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的综述,系统阐述了各国对该技术研究发展的过程和技术特点。如何处理好公路边坡综合防护问题,使公路边坡与生态环境能够协调发展,是今后公路建设工程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促使我国公路工程常用坡面及场地植被技术开始向现代化转变,目前常用的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大体可分为回填(或换填)客土技术、喷播技术和植生袋技术三大类型。

立即下载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综述

格式:pdf

大小:66KB

页数:3P

人气:98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综述 4.8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综述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综述 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恢复技术综述

公路建设工程是线性建设项目,对原地形地貌存在巨大扰动,破坏了原路域的生态环境,于是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就日显重要。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对国内外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的综述,系统阐述各国对该技术研究发展的过程和技术特点,最后对3种当今常用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立即下载
施工后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399KB

页数:3P

人气:98

施工后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 4.6

施工后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 施工后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 施工后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

在有氧状态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表面环境修复剂,吸水倍率达到自身的462倍.在植被恢复的现场试验中,加入表面环境修复剂和不加进行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表面环境修复剂,可有效改善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提前发芽时间,提高出芽率,促进植物生长,加速植被恢复.

立即下载

文辑创建者

我要分享 >
屈涛

职位:驻场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文辑: 是屈涛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PC版访问: 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