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635"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闸墩在安全鉴定检查中发现了数条贯穿性裂缝,可能影响结构的稳定及强度。本文采用大型三维非线性有限单元法,运用低抗拉强度准则、压扁单元和空气单元等模拟开裂混凝土结构,结合《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分析了闸墩在完整和开裂状态下结构应力分布及对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闸墩裂缝尖端不满足规范要求,裂缝将继续扩展,但对闸墩的稳定无明显影响。采用EA改性灌浆材料和碳纤维加固进行了修补和加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635"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闸墩在安全鉴定检查中发现了数条贯穿性裂缝,可能影响结构的稳定及强度.本文采用大型三维非线性有限单元法,运用低抗拉强度准则、压扁单元和空气单元等模拟开裂混凝土结构,结合<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分析了闸墩在完整和开裂状态下结构应力分布及对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闸墩裂缝尖端不满足规范要求,裂缝将继续扩展,但对闸墩的稳定无明显影响.采用ea改性灌浆材料和碳纤维加固进行了修补和加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混凝土除险加固工程中,采用外粘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与传统的加固方法相比具有技术先进、性能良好、不改变结构外观、施工周期短、工艺简单等优点。通过在吉林市大绥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溢洪道闸墩弧门支座附近受拉区混凝土采取粘贴碳纤维布进行补强处理设计,提出在水利工程中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应用。
陆浑水库溢洪道闸墩自建成后就出现裂缝,随着工程的运行,裂缝情况加剧。针对运行过程中的几种不利工况,运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10.0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温度荷载是引起溢洪道闸墩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裂缝情况的对策。
温州市泽雅水库溢洪道工程于1998年4月建成并投入运行,经过10多a的运行后,发现溢洪道闸墩上出现了大量的贯穿性裂缝。分析了该溢洪道闸墩裂缝的产生原因和分布特点,介绍对溢洪道闸墩裂缝的处理方法。
以某水电站溢洪道闸室预应力闸墩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溢洪道闸室预应力闸墩进行了应力计算,得到溢洪道闸室预应力闸墩整体、主要部位的第一主应力、第三主应力,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为在施工期的闸室预应力闸墩安全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岗南水库正常溢洪道初建于1961年,当时边设计边施工,对质量、材料、浇筑技术掌握不严,造成先天不足,加之混凝土经过长期反复冻融破坏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正常溢洪道出现一些冷缝及贯通缝,在此次除险加固期间进行了检测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江坪河水电站控制段闸墩结构的选型进行了比较探讨,并对不同预应力值的闸墩力学性能做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预应力取值,依此对不同荷载工况下预应力闸墩结构位移和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做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选取的预应力闸墩结构具有整体稳定性,在各种荷载组合效应下墩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满足工程及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列举了巴贡水电站溢洪道闸墩预应力锚索施工中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如锚索伸长值计算、测力计与千斤顶读数偏差判定、孔道灌浆体强度测定及预埋件安装等,进行分析,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对巨河水库溢洪道闸墩冬季采用暖棚法和原材料加热法等防冻措施的施工过程,观测、试验资料表明,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有效的,并对防冻措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对巨河水库溢洪道闸墩冬季采用暖棚法和原材料加热法等防冻措施的施工过程,观测、试验资料表明,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有效的,并对防冻措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西大洋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县境内的大清河南支唐河出口处,总库容11.37亿m~3,拆除重建正常溢洪道位于主坝右侧,设6孔闸,每孔净宽15m,闸墩底板高程▽127.95m,顶高程▽153m,高25.05m,宽2.8m,顺水流方向长35m。
弧门支座及其相连闸墩是水工泄流建筑物的关键性部位,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泄流建筑物能否安全运用。介绍了玉滩水库溢洪道进水闸弧门支座及闸墩的设计,阐述了在单侧推力作用下弧门支座及闸墩设计的一些关键点。
预应力锚索在闸墩中的应用可有效的控制闸墩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并改善闸墩在工作弧门水平推力下的受力状态。龙马水电站成功的完成闸墩预应力锚索施工。
对苗尾溢洪道泄洪闸闸墩锚索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行总结。2017年锚索监测数据跟踪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所受载荷随季节变化略有调整,载荷整体稳定,闸门在运行过程中未出现异常荷载情况,闸墩、预应力锚块均安全稳定;闸墩预应力锚索发挥了设计预期功效。
针对本工程溢洪道闸墩预应力锚杆发生断裂,导致弧门支座承载能力不足的请况,进行断裂原因分析。根据结构布置特点和工程施工状况,通过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取消原钢梁支座、增加钢筋混凝土牛腿作为弧门支座、在闸墩表面局部受拉扇形区设置钢板条替代受拉钢筋的加固处理方案。该加固处理方案解决了弧门支座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问题的处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1.概述岗南水库正常溢洪道位于水库左岸副坝左侧,介于南0~#与北0~副坝之间,由引渠段、闸室段、陡槽段、挑坎段及尾水渠等组成。正常溢洪道于1962年按拦河坝坝顶高程212.0m标准建成。闸室长32m、宽56.4m。设表孔溢流堰4孔。堰顶高程198m。每孔净宽12m;底孔8孔,孔口为4.5×3m,孔底高程190m。1966年正常溢洪道进行了改建,改建后堰顶高程从198m降到191m,新建克-奥曲线型驼峰堰;重新布设闸门锥铰,并凿除了新设锥铰部位的闸墩混凝土布设扇形筋。1983年和2001年,分别针对溢洪道基础存在的深层抗滑稳定问题和启闭机问题,对正常溢洪道进行了加固。
采用预应力锚索结构的溢洪道闸墩,经常出现锚索伸长值误差、测力计与千斤顶读数偏差、孔道灌浆体强度、预埋件安装及锚下混凝土质量缺陷等问题。结合国际工程巴贡水电站的施工实际,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被后续施工所验证。
职位:消防水电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