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2011年12月9日,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水利部副部长、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防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主持。湖北省副省长赵斌、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魏山忠分别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长江委致辞。国家防汛抗旱督察专员、水利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办主任邱瑞田作工作报告,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或成员单位代表,
2011年12月9日,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水利部副部长、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防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主持。湖北省副省长赵斌、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魏山忠分别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长江委致辞。国家防汛抗旱督察专员、水利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办主任邱瑞田作工作报告,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或成员单位代表,7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的单项工程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在全国各级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从工程的建设、管理、成果、效益等方面做了综合叙述,并展望了二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其工程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巨大.全面阐述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包括工程立项、审批、开工建设、体制机制、资金支付、财务决算、工程验收与移交、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内容.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我国防灾减灾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分析了工程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成及其建设目标和内容,以及指挥系统工程在水利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利信息化工程,全面介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一期工程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1套成功的建设管理模式。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将继续扩展功能,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特点,从管理机构及职能、管理程序、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资金管理、工程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工程验收、资产移交、运行管理等10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建设管理。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社会范围内影响力巨大的工程。对工程相关建设进度进展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和探讨,对工程建设实践具有明显、突出的成效。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相关会议精神为出发点,探寻二期工程建设的进展及其工作事项,并就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防汛事业建设提供可行性借鉴。
中 国 水 利 !""#$%& 为了确保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 统工程顺利建成!如期发挥效益!认 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 针政策!做好项目基本建设资金的预 算"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依法"合 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 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项目 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一!设置项目建设管理机构" 配备专人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为了发挥各级项目办对项目建 设资金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地方配 套资金的筹集和管理!适应财政支付 改革的需要!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 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为!个 流域机构和"#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项目办分别建立了国库直接支付 ’零余额(账号和账户!同时要求各级 项目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财务管理 工作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防洪抗旱减灾非工程措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以下简称"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建成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开展建设的,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工程管理上,根据二期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难点,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水利部项目办")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获得了一些管理经验和较好的管理成效。
视频会议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是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关键应用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视频会议系统在水利行业的作用,水利部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中将视频会议系统作为关键应用系统之一,急用先建。
在介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组成、建设目标、范围和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以及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中 国 水 利 !""#$%& 应 充 分 发 挥 监 理 的 作 用 国 家 防 汛 抗 旱 指 挥 系 统 信 息 化 工 程 建 设 !"资讯专家视点 !"
随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的建设完成,防汛抗旱信息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普及,目前系统还存在着数据共享不充分、信息采集不全面、模型智能化程度不高、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围绕实用、安全的工作主旨和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面应用,新的防汛减灾系统建设应重点在信息资源整合、全面透彻感知、专业模型提升、智能应用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探索和升级,使\"数字防汛\"向\"智能防汛\"提升迈进.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由信息采集、通信、计算机网络、决策支持系统和天气雷达应用系统等5个分系统组成。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已近收尾阶段,按照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原则,已建和大部分在建项目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二期工程要在一期工程框架和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系统采集建设,拓展信息服务领域,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和水平。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防洪抗旱减灾非工程措施,是水利信息化的龙头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国防汛抗旱新形势和新要求,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7月批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概算》,2014年5月工程开工建设,
本期开讲:进入5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防汛备汛成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的重要工程,2014年5月开工建设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也进入关键阶段。按照规划,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主体工程将于2015年完工。目前,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已经理顺,建设管理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由于工程建设点多面广,施工分散,组织实施难度很大。为了加快推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解疑释惑,本期\"水利讲坛\"特别约请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技术信息处副处长吕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防洪抗旱减灾非工程措施,是水利信息化的龙头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国防汛抗旱新形势和新要求,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7月批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概算》,2014年5月工程开工建设,总工期4
1引言水旱灾害一直是困扰人类生活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如何减轻水旱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构建稳定、协调的水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研究与管理工作者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的体系完整、内容全面的系统工程,对全国水利信息化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一期工程于2011年1月6日通过了水利部的竣工验收。文章总结了指挥系统的结构特征,阐述了系统建设策略和技术路线,并对松耦合策略设计的软件体系结构进行重点介绍,为即将开始建设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及其他类似的大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2010年10月20日,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工作启动会。部水利信息中心邓坚主任、梁家志副主任,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建设办公室倪伟新总工,初步设计领导小组、工作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部水利信息中心副主任蔡阳主持。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是我国水利信息化的骨干工程,而墒情监测仪器是二期工程抗旱部分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了墒情监测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标准规范提出了仪器选型的检测项目和相关技术要求,设计了仪器选型及检测流程。按照检测流程和技术要求对墒情监测仪器全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了质量保障。
2017年9月29日,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召开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推进会,水利部副部长、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叶建春主持会议并讲话。叶建春指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已建成的系统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到最关键的建设阶段。
职位: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