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建 材 情 报 商 情 施。 服 务 p72 业界 标准 规范 广告 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 《生活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处理设备》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9号 现批准《生活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处理设备》为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准,编号为cj厂r279—2008,自2008年10fjl日起实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标;隹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00八年六月三日 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蝶形缓闭止回阀》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2号 现批准《蝶形缓闭止回阀》为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隹,编号为
**资讯http://www.***.***
2008年7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同时废止。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基本规定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 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 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 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 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物质大量泄露或其他严重的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 损失,包括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他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一般为 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抗震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 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 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 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 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 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 设防标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 应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 适当扩大,有3条; 3.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 输和电信建筑中的乙类建筑,
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 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 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 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 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标 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本次修 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应急场所建 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适当扩 大,有3条; 3.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电信建
1总则1.0.1按照遭受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建筑功能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将建筑工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设计要求,是根据我国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达到减轻地震灾害又合理控制建设投资的重要对策之一。
岩土工程界 第11卷 第10期业界视窗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二) 4 防灾救灾建筑 41011 本章的防灾救灾建筑主要指地震时应 急的医疗、消防设施和防灾应急指挥中心。与防灾 救灾相关的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广播、通信和交 通系统的建筑,在城镇基础设施中已经予以规定。 41012 本条保持2004年版的规定。 41013 本条修订有三处: 其一,将2004年版条文说明中提到的承担特别 重要医疗任务的医院,在正文中对文字予以修改,以 避免三级特等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相混。 其二,我国的一、二、三级医院主要反映设置规 划确定的医院规模和服务人口的多少。当前在1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才建立三级医院,并且需联合 二级医院才能完成所需的服务任务。因此,本次局 部修订明确为二级、三级医院均提高为重点设防类。 仍需考虑与急救处理无关的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 不同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 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 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 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 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标 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本次修 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应急场所 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适当扩 大,有3条; 3.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电信 建筑中的乙类建筑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 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 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 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 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 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 设防标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 应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 适当扩大,有3条; 3.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
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 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 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 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 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标 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本次修 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应急场所建 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适当扩大, 有3条; 3.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电信建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 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 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 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 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 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 设防标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 应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 适当扩大,有3条; 3.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 输和电信建筑中的乙类建筑,
岩土工程界 第11卷 第9期业界视窗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一) 1 总则 11011 按照遭受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的人员 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建筑功能在抗 震救灾中的作用,将建筑工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区 别对待,采取不同的设计要求,是根据我国现有技术 和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达到减轻地震灾害又合理 控制建设投资的重要对策之一。 11012 本次修订基本保持1995年版以来本标 准的适用范围。 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对应关 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执行。 建筑工程,本标准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 施,包括基础设施建筑的相关内容。 11013 本条是新增的,作为强制性条文,主要明 确两点:其一,所有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时均应确 定其设防分类。其二,本标准的规定是最低的要求。 鉴于既有建筑工程的情况复杂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 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 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 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 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 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 设防标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应 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 适当扩大,有3条; 3.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 和电信建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 第245号 现批准《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34—2004,自2004年 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2、3.1.5、3.3.2、3.3.3、3.3.4、3.3.5、3.3.6、3.3.10、 3.3.11、3.3.12、3.5.1、6.2.1、6.2.2、6.2.5、6.2.6、6.3.1、6.3.2、6.3.3、6.3.4、 6.3.6、6.3.7、6.3.8、6.3.9、6.3.10、6.4.1、6.4.2、6.4.5、6.4.10、6.4.11、6.4.12、 6.4.13、6.4.14、6.4.16、6.5.1、6.5.2、9.1.1、9.1.3、9.2.1、9.3.1、9.3.2、9.3.3、
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第1.0.3、3.0.2、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同时废止。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3条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 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 设防目标。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 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 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 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 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对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现已正式发布实施。为做好新标准的实施工作,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应认真执行新标准的有关要求,其中,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关于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 建标函[2008]2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www.***.***2008年08月05日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各有关单位、有 关协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根据国家有关抗震防灾法律法规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求,我 部组织对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并已正式发布实施。 为做好标准的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发布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标准)对保证建筑工 程质量,指导灾区恢复重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地、 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新标准的实施工作,加强组织学
根据国家有关抗震防灾法律法规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并已正式发布实施。新发布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标准)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指导灾区恢复重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精选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2008.7.30发布2008.7.30实施 1总则 1.0.1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 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 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 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 按专门规定执行。 2术语 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fortificationcategoryforstructures 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 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
职位:大数据开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