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近5年来,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的有机结合.截至2001年底,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05万k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科研成果,其中6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为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政策,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决好群众的生活问题,确保退耕的坡地能得到有效治理而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要利用国家实施这一政策的补贴,不失时机地修建基本农田,特别是搞好坝系建设,大力发展坝系农业,同时,注重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
川西北高原地区是长江、黄河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当前其生态状况堪忧,湿地萎缩、草原沙化、植被退化、灾害频发。既有先天的气候、地质、生态构造原因,也有后天的发展、建设伤害的原因,生态维护、建设面临巨大的困境。需要从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生态产业、科技支撑、发展限制等诸多方面加以应对,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
阐述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点以及管理现状与成效。分析西藏林业发展中存在着的协调管理不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积极开发和利用替代性新能源,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加投入,科学规划、分期整治等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对策。
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着毗邻国家和东南亚地区以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因此保护西藏的天然林资源致关重要。全面论述西藏天然林资源的特点与功能;指出了50多年来西藏天然林保护所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适当提高公益林管护标准、科学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等\"5项保护天然林资源的建议措施。
9月29日,由青海省科技厅、农牧厅、建设厅等单位组织指导,北京奥维斯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省农村牧区能源办公室、共和县具体组织实施的一组高原生态节能建筑在青海湖畔竣工,这标志着我省在农牧区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的行动中,迈出新的步伐。
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也是西部开发的关键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治理程度低,治理速度慢。在分析了其原因后认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确立自然观的科学理念,治理的战略目标应是有限的和分阶段的。提出了加快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对策。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大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多年来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本文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又以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为实例,介绍了目前该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进展及治理措施,可提供给其他地区研究学习。
黄土高原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精粹所在地,也是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根据地。但她却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大地威胁着黄河下游的安全,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心头之患。本文根据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和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情况,以水土保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探讨了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
浅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沙棘生态建设 张 勇 (陕西省水利厅,陕西西安710004)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总面积 64km2,水土流失面积45.4km2(水蚀面积33.7km2,风蚀 面积11.7km2),占总面积的70.9%,其中侵蚀模数大于 5000t/km2·a的强度水蚀面积14.65km2,占全国同类面积 的38.3%,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境内沟壑纵横,植 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t。严 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剧了干 旱、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造成了黄土高原地区贫 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大量泥沙淤积在 黄河下游河道,使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悬河,是黄河危害 的主要根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的科学考察,在该地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与治理实践认识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总结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即: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基本农田建设是治黄减沙、促进稳定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群众生活的一项关键措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强化机制创新,不断创新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政策机制和组织形式。在考虑黄土高原资源与经济现状条件下,提出当前5个方面的发展思路: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遵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生态效益优先的理念;必须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等。
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相关技术成果以及操作经验为基础,对于该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勘察,进而评价和总结该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方面的现状及经验。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准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发展,形成良好的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总结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探讨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
草原既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饲草资源,更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因此,探讨草原生态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对于确保草原生态安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高原披绿装山川秀美有希望 ——陕北水保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在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再造一个 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伟大号召发表5 周年之际,我们途经黄河万家寨到陕 北进行调研。从陕西北部的府谷、神 木,到榆林、绥德,再到延安的宝塔、富 县,沿途所见所闻,备受鼓舞。5年前, 我参加了国务院召开的贯彻江总书记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号召 的现场会。回想陕北当时的情景,荒山 秃岭,满目黄土,一片荒凉,我曾对能 否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信心 口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 不足。5年后的今天,黄土高原都已经 披上了绿装,果园和蔬菜大棚随处可 见;再也听不见牧羊人高亢的信天游, 因为牛羊已由放牧改为舍饲。陕北何 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 变化?这种变化又能带给我们一些什 么样的启迪?这
近5年来,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的有机结合。截至2001年底,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05万k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科研成果,其中6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为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中国工程院于1999年初设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咨询项目。30多位院士以及中央有关研究院所和陕、甘、宁、晋等黄土高原主要省区的专家参加了研究。历时两年,在黄土高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作出了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围绕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分析了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指导思想、阶段性目标,以及农、林、牧业定位的基本思路。
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研究并建立了草地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展草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国家生态区位划分中乐都县包含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湟水两岸区,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中当地又将之分为浅山地区和脑山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海拔、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等因子差异较大,因此其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有不同之处。
职位:地铁专业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