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位于格林威治村、由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银塔,可能列为纽约市历史地标,楼前为毕加索雕塑。据美国《世界日报》援引amNY.com网站报道,纽约市地标保存委员会(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定2月12日举行听证会,研讨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IMPei)设计的银塔(Silver Towers)建筑群是否应定为纽约市历史地标。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
贝聿铭经典建筑一览 建筑结构与抗震加固2010-09-1711:30:36作者:systemmaster来源:文字大小:[大][中][小] 肯尼迪图书馆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 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 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 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 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 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 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 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 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
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在他卓越建筑的背后,贯穿着一条神秘的线,这就是为贝氏 所独有的设计方法。 设计中的人员分工 在美国,社会分工很细,每方面的工作都会有专门的人员从事,基本没有中国这种建筑 师身兼多职的情况。建筑师事务所只负责把握大的方向,以及总体协调工作,至于结构与设 备都交由专门的事务所去解决。设备工程师的分工远比中国的复杂,建筑师甚至可以向专门 的灯光工程师咨询各种灯光的艺术效果,这是中国的电气工程师远远办不到的。就连表达建 筑师意图的设计说明,在美国也交由专门从事设计说明业务的公司去完成。在internet高度 发展的今天,这样做丝毫不会妨碍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图纸通过互联网相互传输,就如同在 同一单位工作一样。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整个设计由贝氏建筑师事务所(peipartnershiparchitects)总 承包,业主只对贝氏支付设计费。贝氏再自己出钱去请结构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oyalinstituteofbritisharchitects,riba)10月6日宣布,为了表彰中国出生的美籍建筑师贝聿铭毕生的成就,riba将颁授“皇家金质奖章”(royalgoldmedal),颁奖大会定明年2月11日在伦敦举行。
因为缺乏有效的切入点,关于中国现代建筑的讨论始终停止在风格、形式的手法层面.文章认为,从关于中国园林的表象之一--不对称为起点,追问不对称的发生机制--对仗,将有可能对贝聿铭的两件探讨中国现代建筑可能性的作品--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进行评价.
贝聿铭对于中国建筑的可行性评价与预言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事,而通过贝聿铭对中国现代建筑的预言与评价判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与特性,其中更是包括现代建筑的可能性。本文首先介绍了贝聿铭现代建筑预言的典故,其次对城市与建筑关系、中国现代建筑的现代化特征以及中国建筑与中国精神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最后对现代建筑的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堪称世界级建筑大师的为数并不多,而贝聿铭却是中外有口皆碑的一位。一·颗·中·国·心家世时代及影响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生于广州,祖籍苏州,有姊妹及两个弟弟。1919年父亲贝祖贻到香港创办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他在香港度过了童年,进入圣保罗小学念书。1927年后他又回到了上海读中学,并在老家苏州度过许多难忘的时光。很显然,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的格局,尤其建筑屋宇与自然景观的相辐相成,以及光影美学构思的运用,在他日后大量的建筑艺术中,每每都轨迹可寻。还应提及的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入侵的同时,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渐形成之日,上海那时也开始兴建了大量现代建筑物。贝聿铭当时常常去看电影的一家戏院面前,便正兴建着上海第一幢22层高的旅馆工程,使他年少的心灵深深着了迷。当然,他那时并未真正了解建筑行业的复杂,也不知建筑学理所涉及的深奥。富裕的家景,使他有条件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了半年。便于1935年到美国留学。他对父辈的金融事业无多大兴趣,因而违背了父亲要他到英国留学的意愿,迳自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
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1935 年贝聿铭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1948年贝聿铭从纯学 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 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 的建州研究部主任。他们合作了12年,这12年之久的合作,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 角,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 贝聿铭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和石材。早期贝聿铭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 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聿铭采用的是混凝土。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 迪,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建造时间长达十五年,于1979年 才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
国内首创艾宾智源网络学习法,基于多媒体学习、掌握分析、记忆力测试,量身化解决学生的学习、练习和复习问题!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陆智源教育网(www.***.***)! 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笑眯眯的,这种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几乎成了他的“商标”,可是你千万别以为他是一个老好 人。 这位看上去十分谦和的老先生,骨子里却尽是锋芒。他最擅长以惊世骇俗之作来回击批评家的诘 难,从未打过败仗。 10多年前,他把一个玻璃金字塔搬到了法国人的“圣地”--巴黎卢浮宫,被人扣上了“破坏法 国文化”的帽子。可是,这位美籍中国人不卑不亢,挺直了腰板。终于,傲慢的法国人被折服了。如今,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建筑作品。 在这位大师不平凡的人生旅程里,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 美国波士顿的三合一教堂是这个城市最精美的古建筑,为维护其景观、控制教堂四周的建筑高度,
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解读贝聿铭的建筑,通过与前辈建筑大师们的比较,使我们看到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对前辈大师的继承和借鉴,而是不断地超越他们已经涉及的领域,不断地尝试他们未曾做过的事情,从而不断地演变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建筑特色。
作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设计理念上体现出了传统与现代融合、艺术与科技融合、建筑与环境融合等具有包容性的多种特点,这些理念对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实际设计案例,对贝聿铭的设计理念及其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贝聿铭和王澍都善于挖掘和运用一些既富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感的几何设计元素,并使之成为自己作品中的个性化表现符号,本文主要针对贝聿铭和王澍设计作品中的菱形、三角形、矩形以及圆形等设计的几何元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理解,并对这些不同的几何元素在他们的建筑作品中的组合排列和表现方式进行研究和总结。通过分析作品中不同的几何元素、以及排列组合的方式来思考几何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性。
■乡土地一 9月6日.天气并不晴朗.也没有明媚的阳光,但对 于古镇周庄来说,不时飘落的细雨似乎更适合它古朴的 石桥、婉约的流水.为其平添无限的遐思与诗意。路着 古老的青石路,漫步狭窄悠长的深巷.如果再有一把淡 如丁香的油纸伞撵在头顶,体真要怀疑自己是否踏a了 二三十年代的雨巷? 就在这徽雨的日子,中共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 书记张卫国和市长季建业专程从昆山赶来周庄,陪同世 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参观千年古镇.寻访梦里 水乡。记者也因此有机会一睹贝老风采。在“贞丰泽国 牌楼前等候贝聿铭先生 到来时,张卫国告诉记 者,此次贝老先生回老 家探亲,苏州市委、市政 府和我市抓住这一难得 机会.真诚邀请贝老生 来周庄看看.为古镇保 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宝贵 意见,使我们能更好地 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 产看着两位领导眼中 的热切与期待
本文以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为例,围绕建筑的平面构成、外观造型和建筑符号三个方面,分析了几何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和体现.从实际案例中触发设计思维,提高自我认识,探讨如何运用现代主义的几何手法,塑造特定的文化风貌,表现设计中的理性美感,为以后的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装配式建筑或将成为主流,因为装配式建筑近排很受人欢喜,他既可以节约施工成本亦可以做到绿色环保,并且还能做到让造价师方便施工。这个装配式建筑优点及其的多。
通过丰富的图例,从场所精神、创新、细节等方面对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做好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几点认识,最后指出抓住中国精神,运用现代的科技传达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才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根本。
职位:一级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