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夹马口北扩工程湿陷性地基处理方法——湿陷性黄土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问题。以夹马口北扩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工程运行状况进行了论述,以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湿陷性黄土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问题。以夹马口北扩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工程运行状况进行了论述,以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湿陷性黄土勘探及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浅谈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发生原因,针对建、构筑物的类别、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性的等级等,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满足规范要求。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对整个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建成后的运营均有较大影响.结合多年来从事公路勘测、设计和施工经验,对黄土的勘探及取样、黄土湿陷性试验、自重湿陷量计算、公路建筑物类别的划分及相应地基的处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论:将大中桥、立交桥、高路堤、深路堑划为甲类,通道、小桥涵及防护划为乙类,一般路基划为丙类;大中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并考虑桩壁负摩阻力的影响;黄土高路堤、深路堑采用系统的疏导流水和防水措施;小桥涵、通道基底采用换填沙砾、石灰稳定土等措施;一般路基基底采用换填沙砾或石灰稳定土,再冲击压实;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基先冲击压实,然后填沙砾或石灰稳定土;完善路基防排水设施,减少湿陷的产生.
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的原理与适用条件汇总 1.换填法 换填法就是将基础底面以下不太深的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以质 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砂、碎石、卵石、素土、灰土、 粉煤灰、矿渣等材料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分层充填,并同时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分层 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当地基软弱土层 较薄,而且上部荷载不大时,也可直接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填料或不填料)进行表 层压、夯、振动等密实处理,同样可取得换填加固地基的效果。 经过换填法处理的人工地基或垫层,可以把上部荷载扩散传至下面的下卧层, 以满足上部建筑所需的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要求。当垫层下面有较软土层 时,也可以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和强度的提高。 适用条件:换填法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淤泥质士、松散素填土、 杂填土、已完成自重固结的软填土等地基处理以及暗塘、暗洪
道路及与道路相关管线特殊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特殊土主要包括软土、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红黏土和冻土等。它们各自具有一些特 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如软土的高压缩性、黄土的湿陷性、盐渍土的融陷和腐蚀性、膨胀 土的胀缩性、冻土的冻胀变形等。当其作为路基时,如果不注意这些特点,就会造成事故。 为保证路基安全和正常使用,应根据其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1.软土基础处理 软土为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并且具有灵敏结构性的细粒 土。其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软土多为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并 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成因类型主要有滨海环境沉积、海陆过渡环境沉积(三角洲沉积)、 河流环境沉积、湖泊环境沉积和沼泽环境沉积等。 常见的软土路基处理措施有:换土、反压护道、铺设土工 织物、排水砂垫层、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抛石挤淤、粉喷 桩、挤密桩、c
★为什么要进行地基处理? 结构物的地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 下问题,如果不处理就会影响结构物的使 用: 1.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3.地下水流失及潜蚀和管涌问题 4.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液化、失稳和震陷问题 ★地基处理的方法 1.碾压及夯实 2.换土垫层 3.排水固结 4.振密挤密 5.置换及拌入 6.加筋 7.其他(灌浆、冻结、托换、纠偏等) ★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法 一、局部地基处理(★★) 二、砂石垫层处理 三、灰土垫层处理 四、灰土桩处理 五、深层搅拌法处理(★★★) 六、高压喷射注浆法处理 一、局部地基处理 (一)松土坑(填土、墓穴、淤泥)的处理 (二)砖井及土井的处理(略) (三)局部范围内硬土的处理 (四)橡皮土的处理 (一)松土坑的处理 1.松土坑在基槽范围内时的处理方法; 2.松土坑在基槽中范围较大时的处理方法; 3.松土坑范围较
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一.强夯法 1.强夯法的简单描述 强夯法是一种利用重锤(一般100--600kn),在6--40m高处自由落下,对较厚的松软土 层进行强力夯实的方法。它也称动力固结法 2.强夯法的发展历史 强夯法起源于法国,是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它通过一般8~ 30t的重锤(最重可达200t)和8~20m的落距(最高可达40m),对地基土施加很大的冲击能, 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等。1969年首先用于法国戛纳 附近芒德利厄海边20来幢八层楼居住建筑的地基加固工程,之后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应用。 我国于1978年首次由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及其协作单位在天津塘沽新港三号公路进行了强 夯法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自引进到80年代初,约8年。本阶段工程应用强夯能级比较小, 一般仅为1000kn*m,处理深度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与分析 摘要: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但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环境 选择最优的地基处理方案,本文重点分析了常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以 期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地基处理 1引言 湿陷性黄土作为一种特殊性土,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 应力和附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土体受到水的浸入后,土的结构会迅速破坏并产 生明显附加下沉。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当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以下统称为建筑 物)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不足或者未加处理时,在建筑物的使用期间,由于各 种原因的漏水或者地下水位的上升等原因,往往会引起地基土的湿陷,这对于建 筑物本身及其周围临近的建筑物、地下管道、地下工程等都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质 量安全危害。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时,需要对建筑物的地基采
湿陷性黄土区域,地基土湿陷性很大,故须进行地基处理。本文采用了四种施工工艺进行论证:换土垫层法、强夯法、夯扩灰土桩法、深层搅拌法,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分析,经对比并得出结论。
针对黄土分布特征和工程特性,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根据具体电力工程实践,对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的具体选择和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帮助设计人员积累经验,从而完善和提高地基处理工艺。
本文总结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和产生湿陷性的原因,提出了湿陷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并重点研究了几种常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分析了其适用条件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为解决此类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1湿陷性黄土的特性湿陷性\r\n黄土又称大孔土,与其它黄土同属于粘性土,但陛质有所不同。湿陷性黄土在天然状态下具有很多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具有一定抵抗移动和压密的能力,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在附加压力与土的自重压力下引起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降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对建筑物危害性大。
简要介绍了黄土湿陷性的定义,湿陷性黄土的分布及黄土湿陷机理,分别阐述了垫层法,挤密法,强夯法等常见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的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实例对孔内深层强夯法的应用作了具体说明以指导实践。
为了消除黄土隧道内黄土地基层的湿陷性,提高挤密系数使其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并且在小空间中降低施工振动,对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境内范家窝隧道进口段的2种地基处理挤密桩在7种桩间距下进行了现场和室内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潜孔钻机和自制改装夯实机械进行地基处理时,地基土及衬砌的振动均处于可控范围内;水泥土挤密桩和水泥碎石土挤密桩的桩体基本均匀;水泥土挤密桩桩间距≤65cm时,桩间土体平均湿陷系数在0.002~0.007,挤密系数在0.89~0.98,平均挤密系数0.93,湿陷系数和挤密系数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水泥碎石土挤密桩区域经处理后土体湿陷性完全消除,但由于桩间距过大,挤密系数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得不面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问题。本文探讨了黄土湿陷的机理,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湿陷黄土地区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干燥情况下,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遇水后在一定外力作用或在自重作用下强度骤降的一种特殊岩土。湿陷性黄土对公路工程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为遇水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公路路面大面积开裂、下陷,从而引起其他次生公路病害,进一步加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引起恶性循环。所以公路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运营期养护工程。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地基基础是否稳定以及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直接关系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岩土勘察,可以对地基岩土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为地基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依据。基于此,论文对岩土勘察中的地基分析与处理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岩土勘察中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填海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填海造陆工程不同建筑的地基处理方式 的选择及其他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关键词:填海造陆;强夯法;碎石桩;钻孔灌注桩;cfg桩 1、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因为受到建设 用地保有量有限和发展经济等因素的压力,而需向海岸边开辟新土地。填海造陆 区域作为建筑物的地基,需要通过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来保证满足地基承载力 及沉降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 2、工程概况 某沿海城市填海区域面积42000m2,区域规划建筑物有7层住宅(多层)3 栋,11层住宅(小高层)3栋,17层住宅(高层)3栋。区域地质由上至下为回 填开山混合料、砂层,局部区域有淤泥质土。 3、地基处理方式的比选依据 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需要依据建筑物的设计地基承载力、区域填土的类型和
职位:交通造价主任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