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选取浙江省绍兴市杨汛桥镇为例,利用控制点、检测点GPS野外实测数据,以及同期IKONOS数据,进行了基于SPOT5遥感影像的1∶10 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平原区域)矢量数据的点、线、面的空间匹配误差的研究,结果表明,73.68%的样面面积吻合度达85%以上;71.05%的样面相对面积精度达到85%以上;63.16%的样面形心点距离误差在9 m以下.得出了可行性结论.
通过叙述聚类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库,对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出了一个基于聚类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框架,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体会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专题分析 卜晓翠1,王志新1,刘春霞2 (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 地理科学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遥感数字制图的应用领域较广,其中数字分类专题制图是遥感制图的重要领域。 利用2002年烟台spot5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了烟台市福 山区土地利用现状专题图并进行了专题分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分类;现状分析;数据库 thethematicanalysisofcurrentlandusebased onthetechnologyofrsandgis buxiao-cui,wangzhi-xin,liuchun-xia (1.collegeofgeologyengineeri
利用高空间分辨率quickbird影像解译了玛尔挡水电站库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并分析了土地利用景观随高程、坡度、坡向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异特征符合当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分析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异特征,有利于掌握水电开发的区域生态环境背景,有助于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城市经济与全球经济活动联系的日渐加深,上海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四个中心”目标的提出将上海的城市发展置于全球背景之中,上海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来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调控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在arc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幅度变化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对河南省1988—2008年2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河南省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正由温和型向加速变化型转变;②在各类土地类型转换中,耕地是参与转换比率最小的类型,主要原因就是耕地为河南的主要利用类型,占据了总面积的65%左右;③未利用地类型虽然面积及其比例均最小,但却是变化最为激烈的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是土地调查的重要内容,对土地调查的建设和成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以mapgis建库系统作为论述平台,简要介绍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流程和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优化等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并对加强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实行及可操作性提出相应建议。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数据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的好坏。以mapgis建库系统为建库平台,阐述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流程、方法和重点,然后就如何优化土地利用数据库,增强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用性等问题提出建议。
在对黄河开封段滩区土地资源的安全建设状况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对处理好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与防洪的关系,进一步确保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少农业损失,加快地方经济建设提出意见。
研究了业务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机制的基本思路及其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数据库触发器机制完成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捕获的技术方案,涵盖触发器自动配置和变化数据缓存、传输、管理。结合试点应用,完整地实现了这套技术方案。试点应用表明,该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地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
本文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讨论了在数据库建设中前期外业调绘的重要性,提出了\"三勤三到\"等开展外业调绘工作的关键方法和思路。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基础图件陈旧,现势性不强。为满足各项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提出的新要求,很多地区组织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深入分析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空间特征,对于推进新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时相landsat-tm/etm+/oli遥感数据解译,分析了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和耕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雄安新区起步区的三个可能备选方案,并分析了其各自利弊.研究表明,雄安新区土地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特征;现状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较大;耕地质量及其利用强度的空间差异显著,客城、安新耕地质量好,复种指数高,分别达1.92和1.87,雄县耕地质量较差,复种指数明显偏低,仅为1.32.综合考虑起步区的相对完整性、未来发展的可拓展性、与周边县市的兼顾性和防洪安全性,统筹权衡优质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征收拆迁成本等因素,本文建议以位于容城东部与安新、雄县交接处的“中方案”作为起步区的优先方案.针对新区建设需要大量占用土地的现实需求,本文建议优先通过农村(含乡镇)集体建设用地的征收与节约集约利用解决;新区建设不可避免会占用耕地,建议优先安排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尽量保护优质高产耕地;建议合理确定土地征收与征用时序,分类施策,优化土地资源管控.同时指出,雄安新区大部分地势相对较低,新区规划、选址和建设需要高度关注防洪排水问题.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按新土地分类标准对现有土地利用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查清土地资源情况,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满足土地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以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下简称土地详查)成果应用和历年土地变更调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研究目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建立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研究方法:分别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分水镇各行政村的投入过剩与产出不足。研究结果:杭州市分水镇的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总体良好,空间上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非dea有效的行政村在投入方面表现较好,但是产出部分明显不足,空间上表现为环绕中心镇区分布。研究结论:dea模型能够突破主观因素的限制,有效地评价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利用autocad和mapgis各自的优势可快速制作土地利用标分图,比用二者各自单独制作,效率高。通过生产实际叙述工作方法。
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的信息具有非常敏锐的感应,可以定期传送回遥感影像,对有效的信息做及时更新。遥感技术是因为它的实施是刊用传感器从空中向下拍摄,可以将大面积的区域在短时间内拍摄完成,因为这样的技术,遥感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遥感技术的传感器安装在飞行平台当中,利用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将遥感应用到海洋测量或大地测量上,远远超出了地籍测绘的范围,通过对遥感技术传送的信息的分析解算,结合大量传回的数据,实现对所测量的目标物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的信息具有非常敏锐的感应,可以定期传送回遥感影像,对有效的信息做及时更新。遥感技术是因为它的实施是刊用传感器从空中向下拍摄,可以将大面积的区域在短时间内拍摄完成,因为这样的技术,遥感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遥感技术的传感器安装在飞行平台当中,利用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将遥感应用到海洋测量或大地测量上,远远超出了地籍测绘的范围,通过对遥感技术传送的信息的分析解算,结合大量传回的数据,实现对所测量的目标物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为了验证新型小卫星“北京一号”ccd数据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实用性和效果,应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并对分类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最大似然法、mahalanobis距离法和最小距离法,分类总体精度分别达到了89.45%,84.82%和73.93%;。得出结论:“北京一号”小卫星ccd数据质量较好,选择合适的方法,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分类结果,数据能够满足中等比例尺成图要求,可以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广泛使用,成为遥感数据更新的新数据源。
指标选择是评价土地利用绩效的基础,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土地利用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是学术界的重要任务。已有的一些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忽视空间尺度,针对性、层次性、区域性等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建成区和市辖区两个空间尺度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职位:方案预算造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