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当今社会中存在能源与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缓解人口增长和土地紧缺的矛盾、解决环境污染等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模型,为居住建筑节能方案优化提供工具,结合实例分析,提出可行、合理的建筑节能应用技术建议,为建设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资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作为节能的重点行业,节能量与节能成本是技术选择的重点考虑因素。以建筑围护材料、地源热泵两项建筑节能技术为例,分析它们的节能量,与全生命周期成本-收益。计算方法的讨论与案例分析能给建筑节能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建筑行业的能耗大约占我国国民经济总能耗的三成左右,建筑节能逐渐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就当前现状而言,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就是如何解决占总建筑面积六成以上的居住建筑的节能。如今,国外已然成立了大量相关研究机构,但是仍旧存在缺陷,特别是定量分析的案例与理论比较缺乏,亟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此展开重点讨论与分析。
建筑节能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节能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节能措施,指出从全寿命周期考虑建筑节能,能够有效地控制运行维护阶段的节能成本,极大地促进我国住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采用全寿命周期方法对高校建筑节能进行了规范分析,建立了节能评价模型,依据全寿命周期高校建筑节能划分阶段,设计了阶段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高校建筑节能建议,以期对高校建筑节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通过项目实例介绍全寿命成本分析理论在建设项目节能技术方案筛选过程中的应用。应用全寿命成本分析理论,对节能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探讨方案经济性的优劣,优选最佳方案,为建筑节能推广过程中保证投资效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目前我国每年所建成的建筑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米,其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的建筑面积总和。但既有的近400亿平米建筑中99%为高能耗类型建筑,而且新建建筑95%以上也属于高耗能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新建建筑3倍以上。能源与资源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压力,建筑节能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以西安市三桥桥名邸小区3号楼为例,提出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建议,希望能在西安地区建筑节能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文章以全寿命周期的思想,通过对建筑布局、户型方案、围护结构体系和材料、制冷采暖节能等因素分析,采用现值成本法比较了建筑节能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的成本经济效益差别,指出建筑节能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先进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是良好的、正面的。加快建筑节能的发展步伐,是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
bim技术本身具有一种创新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潜力,将bim技术与绿色建筑节能全寿命周期结合起来,可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规划目标的实现,发挥出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论文介绍了bim技术与绿色建筑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阐述了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节能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为了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本文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界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概念,分析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组成,建立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
从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以房地产企业为主导的建筑节能管理模式。同时借鉴全寿命周期理论,指明房地产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并建立建筑节能管理中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受益的利益共赢体系,从而为这种模式的运行提供基础的动力和保障。
本文运用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实际绿色建筑的自身特点,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对该绿色建筑的能耗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找出了该建筑全寿命周期各阶段能耗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与对应的基准建筑比较得出实际减排量,为绿色建筑的研究提供相关依据,对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虽然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指标,但是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全寿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建筑节能评价体系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例论证,以推动中国建筑节能战略的实施,加快建筑节能工作的步伐,促进建筑节能目标的早日实现。
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虽然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指标,但是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全寿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建筑节能评价体系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例论证,以推动中国建筑节能战略的实施,加快建筑节能工作的步伐,促进建筑节能目标的早日实现。
大众用电2007/1 ● 栏 目 编 辑 / 梁 学 造 40 ●湖南大学建筑环境研究中心张国强谢冬明周晋徐峰 0引言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 国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能源问题也成为世 界军事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常规 能源的建筑,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 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 球能量的50%消耗用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 筑能耗所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耗量的比例也持续增加,目前 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0%上升到了近年来的26.7%左右,而 且此数值仅为建筑运行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不包括建筑材料 制造用能及建筑施工过程能耗。目前我国空调高峰负荷已经 超过4500万kw,相当于2.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建筑节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以建设部节能试点示范工程---武汉金都·汉宫在建筑节能上的做法,对夏热冬冷地区如何实现65%节能,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为夏热冬冷地区如何实现65%节能提供参考。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论文 姓名:麦麦提艾则孜 班级:建筑082 学号:20082204804 日期:2012.05.22 指导老师:樊辉 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应运而生,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本文就国际工程 中新型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方面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国际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益紧张,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节 能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世界各国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新型建筑 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建筑节能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和管理等 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有 效地改善了环境,降低了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 基础上产生
建筑节能技术综述 建筑能耗主要涉及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 的能源消耗。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 率成为时代主题。以下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对现有的节能技术进行综述。 建筑物节能 建筑照明的节能5. 能量输配系统的节能4. 空气处理系统的节能.3 能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节.2 维护结构的节能.1 1.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 维护结构是室内和室外的物理界限,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在建筑物构型中,有 很多因素直接影响建筑物采暖空调负荷,包括建筑物得体形系数、朝向、面积、 层高、窗墙比、冷风渗透等,因此建筑物保温的综合处理处理措施必须从这些方 面综合考虑,以满足室内热环境的基本要求。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出发,建筑物 维护结构必须尽可能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采暖期较长,一般为120-140天,取暖费占人均生活费10%-13%,取暖方式多为燃煤锅炉集中供热,每年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而且造成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采暖能耗是北方地区建筑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建筑物节约能源消耗已成为北方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职位:销售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