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晋中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之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布达拉宫、孔府孔庙齐名天下。始建于西周,其间多次毁损,明代洪武年间又重筑的小小平遥古城,之所以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青睐,是因为这座古城的各式建筑富含中华民族商业文化的深厚底蕴,创"金融汇兑之始"的山西号票即发端于此。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和汇兑庄,是专营银两汇兑、吸纳存款、放款的私人金融机构,中国近代银行的前身。1823年,山西平遥达蒲村的李大全兄弟,为避京晋货款调拨中现银镖运之险,首创汇兑办法,倾注巨资成立山西第一家专营汇兑的"日升昌"票号,翻开了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在票号兴衰的百余年间,中国大地上票号逾51家,分号多达600余个,遍布各大城市、商埠及日本的京都、神户、朝鲜、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等国,它完成了商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变。"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的山西号票,凝晋商之精,"以汇通天下"而扬名世界金融史。走进平遥古城,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一座座沉淀着
<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十四世纪以后,经济活动对社会进程的影响明显增强,晋商通过商业贸易和金融活动,对明清时期中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均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对中国建筑文化与戏曲文化也有独特贡献。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十四世纪以后,经济活动对社会进程的影响明显增强,晋商通过商业贸易和金融活动,对明清时期中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均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对中国建筑文化与戏曲文化也有独特贡献。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泰国传统建筑与装饰是隽永而璀璨的;就建筑与装饰创作的角度而言,由于泰国传统建筑与装饰的圆满成熟而陷入了模式化和僵化的境地。决意创新的设计师们,运用符号学和高新科技成果,剥出传统建筑的那层装饰外衣,使建筑形式更贴近功能。他们创造的新的建筑空间,接受了过去的神韵,开创了现代的形象,预示了未来的希望。泰国现代建筑与装饰是具有高新科技含量和丰富文化底蕴的。
徽州砖雕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交融和凝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与独特的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的一些设计思想,形态的创造,语意的表达,境界的追寻,是进行艺术创作及设计参考的宝贵资源。
大理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土,喜洲则是滇西北军事、政治、交通的枢纽和重镇,是云南沟通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各民族联系的重要一环,历史非常悠久,文化也十分发达。正是由于喜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在民居建筑艺术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构筑了撼人心魄的精美绝伦的“物态文化层”。应该说喜洲白族民居是大理白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大理白族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审美理念,并成为中国文化和建筑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遗产,不愧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一枝奇葩。深入了解和探讨喜洲白族民居的历史渊源和建筑审美理念,对进一步研究大理白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继而探讨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古代建筑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朝建筑气 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唐代建筑特点: 1.斗拱硕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2.简单而粗犷的鸱吻。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 鸟嘴或鸱鸟尾状。 3.屋檐高挑。唐代木构建筑的屋檐高挑向上翘起,而且屋檐通常分为上下两层。 4.屋瓦呈青黑色。 5.柱子较粗。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 向。 6.色调单一。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 现存的唐代建筑: 中国仅存4座唐代木构建筑,皆在山西省境内。 1.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距台怀镇约48公里的豆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的佛教寺院
中国建筑文化赏析 期末论文 中国古建筑的色彩艺术 系别: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班级:环工一班 姓名:仝晓东 学号:200910407105 指导教师:仝泽矿 2012年5月16日 -1-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朝建筑气 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唐代建筑特点: 1.斗拱硕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2.简单而粗犷的鸱吻。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 鸟嘴或鸱鸟尾状。 3.屋檐高挑。唐代木构建筑的屋檐高挑向上翘起,而且屋檐通常分为上下两层。 4.屋瓦呈青黑色。 5.柱子较粗。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 向。 6.色调单一。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 现存的唐代建筑: 中国仅存4座唐代木构建筑,皆在山西省境内。 1.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距台怀镇约48公里的豆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的佛教寺院
从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目的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基础;又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观念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传统建筑影响的作用机制与表现,结合现行的教学模式,提出今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居住区空间景观,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以"长兴滨海.水木花都小区环境设计"为例,在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中通过挖掘和表现地域文脉,营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现代居住区环境。
【文章编号】1002-1329(2003)01-0012-05 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 与创造的历史任务3 吴良镛 【中图分类号】tu856:tu984 【文献标识码】a 3本文为2002年10月20日作者在庐 山召开的“建筑与文化2002国际 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1 新时期的建筑文化危机 111 欣欣向荣的建筑市场中地 域文化的失落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 展,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市 场”欣欣向荣,非常热闹。大小 竞赛不断,并且似乎非国际招标 不足以显示其“规格”,影响所 及,国际上一些建筑事务所纷纷 来中国的主要城市争一席之地, 进行一场“混战”(说它是混战, 因为出题往往未经过深入的可行 性研究,发标、评委选定每每组 织得匆匆忙忙)。由于目前中国 建筑师新生力量在茁长,设计机 构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地域文化对中国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民族建设者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设计、施工,积累形成了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向世人展示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大步推进,不可避免地与文化构建产生矛盾,现代建筑鳞次栉比,建筑项目日趋增多.但是很多民风民俗淳朴的地带,部分被穿上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的外衣,不能将地域文化特色很好的呈现出来,使地方区域的建筑风格呈现规则化、死板化,缺乏代表性.又因对建筑标准重视度过高,整体缺乏建筑的地域性特色,致使我国建筑面貌过于中规中矩,不敢大胆想象,毫无创新感.基于此,本文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对地域文化与中国建筑风格做了简要概述,并阐述了地域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一、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七年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迅速发展,建筑业在飞速 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为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进行大范围改造,与此同 时西方设计师、建筑设计理念涌入中国建筑市场,当代建筑使用新的技术和材料的同时,却 在设计理念方面逐渐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清朝以前被誉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鸦片战争 之后,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在经济、政治体制的变化下,建筑业的发展也随之开始转变。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建筑开始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的尝试,但是自改革开放 之后,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之西洋建筑有简洁、营造快速等特点,我国的建筑理念逐 渐淡化了建筑的传统文化和内涵,如果我们所有的地区都成为了无历史的空壳,我们又该如 何自信地发展,惬意地栖居? 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注意到在经济
中国建筑设计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物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设计发展过程。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研究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物的基本依据[1]。本文将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以及分析中国建筑史教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和发展。
中国建筑设计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物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设计发展过程。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研究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物的基本依据[1]。本文将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以及分析中国建筑史教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和发展。
职位:水利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