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运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管板布管区面积相等的原则,将开大孔的环形管板转化为普通圆形管板进行近似计算,通过对开大孔的环形管板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以及应力校核,验证了开大孔的环形管板设计的可靠性、合理性与安全性。
U形管换热器管板隔板槽面积计算
常用u形管换热器多为双管程或四管程,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给出了u形管换热器双管程管子正三角形排列和正方形排列隔板槽面积的计算公式。补充了双管程管子的另外两种排列方式以及四管程管子不同排列方式下隔板槽面积的计算公式。
为了增加导电性能,利用火焰喷涂技术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铝导电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观察铝涂层的组织结构,研究喷涂参数对铝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分析涂层与基体结合界面随厚度增加的变化规律;利用四电位法测量铝涂层的导电性能,分析组织结构与涂层孔隙率对涂层导电性能的影响。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薄管板波节管式换热器和普通光管薄管板换热器的三维模型,对其在正常运行工况时的管板进行应力和应变的分析比较,得到两种换热器的位移曲线图和mise应力曲线图,对仅受壳程压力与仅受管程压力时,换热管对管板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波节管可以缓解管板的变形及应力,同时,薄管板波节管式换热器管板厚度计算方法可用普通光管换热器的管板计算方法替代,为此类换热器管板厚度设计计算方法提供了依据。
文章介绍了特种刀具的研发过程,内容由研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动作原理设计及刀具构造和作用、部件选材和加工特殊要求、工件加工过程、效果以及总装图组成。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该刀具研发的组织、设计、制造、使用和效果评价等。有利于该刀具的制造和其他类似刀具的研发。
在多管程换热器管板计算中,应进行隔板槽面积的计算。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给出了两管程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排管换热器隔板槽面积的计算公式,本文补充了两管程换热器其余的两种排管形式及四管程换热器管子在各种排列方式下隔板槽面积的计算公式。
介绍了一种使用普通摇臂钻床加工双管板换热器管板方法和操作过程。通过采用试加工、采用钻模定位等有效工艺方法,完成了换热器管板的加工制造。
浮头式、u形管式、填料函式换热器固定端管板两侧成对法兰低压侧法兰的受力不同于高压侧法兰的受力。本文从法兰强度设计原理分析了低压侧法兰的实际受力状态,讨论了较为合理的强度设计方法。
以u型管式换热器管板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瞬态分析模块对其动应力进行了有限元计算,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和当量处理,并对换热器管板进行了强度和疲劳评定.结果表明:计算和分析结果更符合u型管式换热器管板真实的动应力分布,其最大动应力在管板与壳程筒体连接应力槽处,适当增大过渡圆角半径可使管板两侧应力趋于相等;由温度产生的热应力对管板总应力影响很大,在计算中不能忽略温度载荷的影响;评定结果表明,该换热器符合强度和疲劳要求.
螺旋盘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标准为asmeⅷ-1-2010,本文对管板组件进行局部应力分析,按照asmeⅷ-2进行分析评定。按照标准的规定将管板简化成当量实心圆平板,开孔区设置不同的等效参数。管板组件的应力分析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别为:基于弹性应力分析的应力分类法与基于塑性失效准则的极限载荷分析法。本文旨在促进弹性分析法与极限载荷分析法的联合使用。
对不锈钢s31603材质管板焊接的工艺评定进行了分析,根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选择合理的焊接坡口与换热器伸出长度,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焊接规范。
belzona1111及belzona1391/1321高分子修复材料防腐、耐磨、结合强度高,既可以作为受损设备的防腐层,也可以作为机械修复层。用于换热器管板的修复中,可降低设备的腐蚀倾向,可以在石化企业危险环境中免动火作业。具有投资少、作业安全可靠、防腐效果明显的特点。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计算,阐述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周边不布管区无量纲宽度k值在管板设计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列出了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对k值超出标准范围的管板设计方法的见解。
针对工程实例,对采用sw6-1998v3.0程序(基于(gb151-1999)计算方法与tema标准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管壳式换热器不兼做法兰管板的设计经验。
本文就石化行业用换热器的管板双相不锈钢焊条电弧焊堆焊及管板与换热管的管头全位置数控脉冲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特点、焊评试验及应用做一些经验介绍。
缠绕管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煤化工装置,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国内标准规范没有对其管板的设计计算方法做出规定。针对循环甲醇冷却器——一种典型的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管板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应力评定,指出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于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管板设计的经济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交换的节能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各个领域,特别在化工、石油、能源等领域占有主导地位。文中结合我厂一组换热器管箱法兰和管板密封面的泄漏情况,从换热器的设计、制造和安装使用等方面进行泄漏原因的分析,并结合设备日常管理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提高同种换热设备密封性能和解决换热器管箱法兰和管板密封面泄漏的一些方法。
文章给出了依据gb/t151计算浮头换热器管板有效厚度对应的管板应力和换热管应力的两种途径,途径一:利用gb/t151的c曲线图通过迭代法求解管板应力,并得到换热管应力;途径二:利用gb/t151的fri曲线图以及mt曲线图直接求解管板应力,并得到换热管应力。在工程实践中,可以通过文章提出的途径按管板实际有效厚度计算管板和换热管的实际应力,以便于对管板厚度进行工程评价。
冷热流体哪一个走管程哪一个走壳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难以有统 一的定则,但总的要求是首先有利于传热和防腐,其次是要减少流体流 动阻力和结垢,便于清洗等。一般可参考如下原则并结合具体工艺确 定。 1)饱和蒸汽宜走壳程,因饱和蒸汽比较清洁,表面传热系数与流速无 关,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2)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一般以壳程为宜,因在壳程re>100即可达到湍 流。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流动阻力损失允许,将这类流体通入管内并采 用多管程结构,亦可得到较高的表面传热系数。 3)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宜将表面传热系数大的 流体通入壳程,以减小热应力。 4)需要被冷却物料一般选壳程,便于散热。 以上各点常常不可能同时满足,应抓住主要方面,例如首先从流体的压 力、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来考虑,然后再从对阻力降低或其他要求予以 校核选定。 一般可参考如下原则并结合具体工艺确定。 1、腐
双管板换热器和单管板换热器的比较 作者:刘军 作者单位:北京燕山石化工程公司,北京市,102500 刊名:炼油技术与工程 英文刊名:petroleumrefineryengineering 年,卷(期):2004,34(1)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条) 1.高忠白.邱清宇.王志文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工程1992 引证文献(1条) 1.杨玉强.贺小华.杨建永基于ansys的双管板换热器管板厚度设计探讨[期刊论文]-压力容器2010(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ysj200401008.aspx
介绍了钛钢复合板热交换器管箱制作的技术要点,用简单的办法解决了管箱接管翻边环的冲压工艺。对管箱的焊接、管板管头的焊接以及焊接环境、焊材的选择、气体保护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职位:道路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