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根据本地区20 kV配电网网络结构多为架空线和电缆的混合线路的特点,采用PSCAD软件对于本地区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以及两者灵活切换方式。
通过对当前20kv电网采用的几种接地方式的研究,结合义马变、羔羊变20kv改造后电网的运行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方式—灵活接地方式,分析其运行原理和小电阻选择的依据,结果表明灵活接地方式能较好地克服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避免20kv线路频繁跳闸。
采用灵活接地方式充分利用了消弧线圈接地与小电阻接地两种接地方式的特点,使瞬时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和永久性单相接地短路故障能分别对待。当发生瞬时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通过消弧线圈灭弧;当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先由消弧线圈灭弧,运行一段时间后投入接地电阻,跳开故障线路,大大提高了20kv配电网改造过程中供电的可靠性。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20kv中压配电网升压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综合技术之一,它与升压改造过程中继电保护、相关设备的选型与投资预算、供电可靠性等都有很大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接地方式是保证20kv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这一课题,提出新型灵活接地方式,并将此方式实际应用于桐乡电网20kv改造中。
对灵活接地方式实际运行过程中控制回路故障、高阻接地、间歇性接地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灵活接地方式的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为降低系统过电压水平,减少线路跳闸率,配电网中逐渐应用了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文中在pscad中建立灵活接地方式的配电网模型,包括电弧接地故障模型和故障多次重复计算模型等,从故障类型、小电阻并入时间和故障发生时刻等方面,利用所建模型对灵活接地方式下系统电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可根据故障相电压波形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在中性点电压为0左右时并入小电阻系统过电压最小。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永久性故障选线不够快速、准确,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无法区分故障类型的缺陷,结合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供电可靠性高、小电阻接地方式可快速切断故障等优点,提出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的灵活接地方式,其基本思想是正常运行和发生瞬时接地故障时投入消弧线圈,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投切小电阻,实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灵活转换。介绍了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灵活接地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小电阻的参数选取,并通过2个实际案例说明这种灵活接地方式可降低线路跳闸率,提高供电可靠性,适用于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混合的城市配电网。
10/0.4kv变电所接地方式探讨 10/0.4kv变电所的接地,变压器中性线套管出线应在何处接地,不同的规范标准有多 种不同的接地方式。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接地03d501(08d800-8)图集,tn-s、tn-c、tn-c-s 系统变压器中性线(pne)的接地安装方式均为自变压器套管处采用电缆穿保护管敷设接至 变压器室接地端子板上(即变压器处直接接地)。同时在低压配电柜内对tn-c方式的pen 母排、pn-c-s方式的pn母排又进行了接地,可谓是两处接地。 查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韩占强老师(对民用建筑变配电室接地设计的若干思考)一文, 韩老师推荐tn-s方式单台变压器较为合理的接线方式为图7、图8所示。 根据上述两图的接地方式,增加了变压器外壳至低压配电柜pe母排的这段导体。 (原文:连接变压器外壳至低压配电柜pe母排的这段导
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对35kv单芯电缆金属护层接地不同方式的感应电压、环流等进行计算对比,用以确定满足工程要求的接地方式。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高压电网普遍采用6kv或10kv电缆直接供电状况,在阐述了矿井高压电网3种不同的接地方式的漏电机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电网中不同接地方式在发生漏电故障时对漏电保护选线的影响。
屏蔽电缆的接地方式 1.屏蔽电缆技术特性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电力系统的 二次设备已经广泛的使用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的保护装置,这些保护 装置的应用对提高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很有用的。但是相应的也提出来 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因为微机保护装置都是采用的电子元件,单片机 来构成的,而它是运行在高电压的环境下,这就有如何来抗电磁干扰 的问题。而以前的常规电磁式保护装置受这方面的影响就不是很明显。 因此在高压变电所中,所有用于连接由开关场引入控制室继电保护设 备的电流、电压和直流跳闸等可能由开关场引入干扰电压到基于微电 子器件的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都应采用带屏蔽层的控制电缆。高压 变电所内为抑制电磁干扰而采用屏蔽控制电缆,其屏蔽层如何正确接 地对降低外部电磁场对微机型二次设备的干扰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屏蔽控制电缆的干扰源再外导线中电流产生的磁通以虚线同心圆表示, 这些磁通的
电压等级三相方式接地方式接地点 35kv及以下大部分为三芯同 轴电缆 两端互联接地一端1个接地点 110kv及以上单芯电缆1.两端接地 2.一端接地, 另一端保护 接地(500m 以内), 3.中点接地, 两端保护接 地(1000m 以内) 4.交叉互联接 地,两端直 接接地 (1000m以 上)
随着城市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缆在我国许多城市电网中的使用率越采越高,许多公用变电站 的出线已大部分或全部改成电缆线路,电缆线路的大量应用在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问题,即电力系统电容电流的不断增长,如实测的某城市一55ky配电网电容电 流高达200a以上,如此大的电容电流将严重危及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比较了中性点 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缺点,分析了电网结构、变压器连接组别对中性点接地 方式的影响,针对接地电阻阻值的选择、安装位置以及消弧线圈补偿形式的优化提出了新观 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长期以来解决电缆导致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过大的问题主要 有两种方法,即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20世纪80年代以前, 我国在35kv配电网中大多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最近十几年以来陆续有城市采用小电 阻接地方式,如上海、天津;
110kv和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因异常临时变成不接地系统使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将面临新的考验,笔者对接地方式变化后电网再发生单相接地情况下应如何确定电网过电压和避雷器参数进行了研究,建议110kv系统采用y5w-110/260型的避雷器。
研究目的:石太客运专线建设中,10kv电力贯通线大部分采用高压单芯电缆。考虑到电气化铁路沿线不同电气回路的影响,对单相回路、三相回路的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研究,并根据gb50217—2007的要求,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和比选不同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提出电缆敷设方式和金属护套接地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三相电力贯通线单芯电缆宜采用正三角形布置,计算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时,接触网电流的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对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电缆金属护套不宜两端直接接地;电缆长度小于2km时,采取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为2~4km时,采取电缆中间接地、两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大于4km时,采取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对深圳光明新区实行20kv电压等级配网进行可行性分析,将配电网接线方式划分为电源侧变电站母线接线方式;用户侧配电室的母线接线方式和供电线路接线方式。在深入研究原有的10kv母线接线方式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的10kv配电线路资源,设计20kv配电线路的母线接线方式,并在工程中加以实践应用。
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稳态和暂态的特点,总结出处理矿井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一些经验,有助于提高矿井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
变压器铁芯正确接地方式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在发供电企业中起着重要 作用,一旦变压器出现故障,将大大的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 文将从变压器常见的一项故障——铁芯多点接地谈起从诊断、分析和 消除三方面详细的予以阐述,最终让读者从中了解一点变压器知识。 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将会直接导致变压器铁芯过热,烧毁线 圈。因为铁芯多点接地,在这些点上就会形成环流,产生局部过热, 长时间运行引发铁芯发热,因此变压器只能一点接地。而铁芯多点接 地分为两种,一种是铁芯不稳定性多点接地,一种是铁芯稳定性多点 接地。对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从哈尔滨电业局近几年来变压器内部故障和发现的缺陷来看,基 本上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变压器线圈直流电阻不合格,一是变压器铁 芯多点接地。 如此多的隐患给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对 此故障进行全面检测、诊断、发
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设备选型具有重大影响。对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这3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电网电容电流的工程计算方法,为相关设备的选型提供参考。
本文对变电站10kv线路中性点接地做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当前的几种常用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的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提出了中性点新型灵活接地方式的研究方向,该方式下中性点接地设备由消弧线圈和灵活投切的接地电阻器及选线电阻并联而成,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以及电阻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的作用,并通过投入电阻器产生足够的电流使在单相永久接地故障下实现可靠的变电所选线。经过对matlab仿真结果的理论分析,验证新型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的优势。
opgw光缆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地线光缆,承担着地线防雷与通信的任务。它的大规模应用满足了输变电线路工程通信可靠性的需要。但是,因opgw光缆基本都采用逐塔接地的方式,不同于以往的镀锌钢绞线(gj)分段绝缘、单点接地的传统接地方式,产生了大量环流电能损耗。通过对220kv输电线路opgw光缆直接接地产生的电能损耗进行计算分析,明确了光缆直接接地耗能的严重性;并同时对opgw光缆采用分段绝缘、单点接地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随着铁路10kv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发展趋势不断扩大、电缆馈线回路不断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提升,合理选择并改造现有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于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电网自身的绝缘水平、电网本身的造价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连续性,现主要对铁路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6~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张金霞 (青海大学水电系,青海西宁 810016) 摘要 文中简要分析了6~10kv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指出了传统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经电阻接地是一种颇具生命力的接地方式。 关键词 配电网 中性点接地 接地方式 中图分类号:tm7271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ofneutralgroundingschemeof 6~10kvdistributionpowernetwork zhangjinxia (hydroelectricdepartmentofqinghaiuniversity,xining 810016) abstract neutralgroundingin6~10kvpowernetworksisbrieflyanalysed.afewpr
职位:质量体系管理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