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文章介绍了李家峡水电站400mw混流式水轮机分瓣转轮组合及焊接方法,经测试,转轮拼装组合圆后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文章介绍了李家峡水电站400mw混流式水轮机分辨转轮组合及焊接方法,经测试,转轮拼装组圆后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1概述由于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水轮机转轮尺寸和重量也相应增大。为了解决运输和起重设备限制,提高混流式机组转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国内设计制造的混流式转轮多采用分2瓣制造现场组焊的结构方式。水轮机转轮的安装对整台机组的安装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分瓣转轮的现场组装焊接是必须认真解决的施工关键技术。
似.瓣撒.绷q咎 李家峡水电站4oomw机组分瓣转轮现场组焊 李家峡水电站400mw机组 9分瓣转轮现场组焊下7.; ,a1tf,v?v~47l6 水电四局机电安装分局(兰州730060)许春江王远江牟官华 ,———————一 1概述 由于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水 轮机转轮尺寸和重量也相应增大。为了解决 运输和起重设备限制,提高混流式机组转轮 的制造和安装精度,国内设计制造的混流式 转轮多采用分2瓣制造现场组焊的结构方 式。水轮机转轮的安装对整台机组的安装有 着重大影响。因此.分瓣转轮的现场组装焊接 是必须认真解决的施工关键技术。 我国自6o年代初开始进行现场分瓣转 轮组焊,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首先在三门峡 电站焊接成功,现已完成施工投入运行的分 瓣转轮4o余台。位于青海省境内黄河上
通过几个电站混流式水轮机的现场水压脉动检测试验发现,在机组额定出力的20%~30%范围内出现过水系统整体(蜗壳进口、顶盖、尾水管)水力共振,频率为转频的1~1.4倍,严重地影响机组稳定运行。将在实际工程试验中遇到的有关混流式水轮机水力振动及相关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介绍。
岩滩水电站和李家峡水电站在机组运行半年至两年的时间内,几台机组的水轮机相继出现了转轮叶片与上冠间焊缝和叶片与下环间焊缝的开裂。造成或引发转轮裂纹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制造和运行方面的原因,如铸造及焊接质量、焊后热处理未能消除较大的内应力、运行时机组的振动等。笔者提出了根据各电站不同情况避开不利水头、避开机组振动区运行、增大尾水补气强度等措施,并介绍了这两个电站转轮裂纹的处理办法,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将碳化钨涂料运用到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和导叶上,是一种全新的抗冲蚀磨损的处理方法。经过该方法处理的水轮机已在最大含沙量和过机泥沙量分别达20g/l和240kg/s的条件下成功运行至今。以加华水电站为例,对其添加涂层后的新转轮和导叶进行的效率试验过程以及直观检查的结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水轮机转轮是整个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工作部件,含沙水流中的转轮容易遭受磨蚀破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也是一直困扰多泥沙河流水电站的难题。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恰当的选型与良好的水力性能、合适的材质与优良的制造工艺是水轮机抗磨蚀的最根本方法。但对已建成的水电站而言,采用合理的运行方式和一定的检修措施,可延缓或减轻水轮机的磨蚀。
从水轮机选型设计的主要内容、所必需的资料及主要参数选择等几个方面简述了小型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的选型设计,探讨了混流式水轮机选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为小型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的选型设计及研究提供参考。
为了探究混流式水轮机改造前后转轮泥沙磨损情况,采用固液两相流模型对某电站改造前后的混流式水轮机进行全流道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转轮叶片表面泥沙分布,转轮叶片表面固液两相速度差,以及水轮机效率。结果表明:小流量工况下泥沙磨损最严重;水轮机改造后,叶片表面泥沙体积分数下降,固液两相速度差减少,泥沙磨损减弱,水轮机效率较改造前提升了5.5%。该研究可为水轮机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结合藏木水电站高比转速水轮机参数优化项目,通过cfd分析,对模型水轮机的蜗壳、尾水管、转轮等水力过流部件进行了全面优化设计。通过模型试验验证,藏木水电站水轮机水力性能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cfd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为高比转速转轮的水力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空化是一种具有较大破坏性的水力学现象,亦是威胁水轮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常见因素,以民治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的d568-f17模型水轮机为例,对其进行能量试验,根据能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工况进行模型空化试验,并根据空化试验结果预期原型水轮机的空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原型水轮机的最高效率、额定效率和加权平均效率均满足水电站合同文件的相关技术要求;同时额定工况临界空化系数、初生空化系数亦满足水电站合同文件的相关技术要求。
水轮机转轮是水电站发电机组的重要核心部件,制造工艺复杂,整体尺寸庞大,重量多达几十甚至几百吨.混流式水轮发电机转轮目前绝大多数采用不锈钢材质,其生产制造工艺大多采用将叶片铸造成型后,由不锈钢材料的上冠、下环和叶片3大部分组焊,打磨加工而成.由于设计、工艺、加工、运行等因素造成绝大多数不锈钢转轮出现比较严重的贯穿性裂纹.本文通过转轮裂纹成因分析,探索其解决方法,最终彻底消除裂纹,为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因选型不当及下游修建电站的影响,周岗水电站的水轮机长期偏离最优工况区运行,不仅运行效率低,而且转轮空蚀破坏严重,导致机组稳定性差、出力严重不足。为了节省电站改造成本,在不改动水轮机其他通流部件的条件下,通过只更换转轮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水轮机增容防蚀的目的。为此,新转轮的设计借助先进的数值模拟软件来评价其性能优劣,缩短了转轮的设计周期,降低了新转轮的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水轮机的效率和出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大型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制造尺寸和制造重量不断增加,目前世界上制造的最大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已经超过10m。尺寸如此巨大的转轮,如果不具备水运码头,是无法完成内陆运输的。为便于运输,一般采用分瓣式制造、工地组装的方案,
采用混合物空化模型对混流式水轮机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大流量工况、最优流量工况、小流量工况水轮机的内部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流量工况和小流量工况下,尾水管中心截面的低压区与涡带是相对应的,压力脉动的幅值主要受尾水管涡带直径两端压力差的影响,其尾水管进口段左右两侧以及弯肘段附近均有较大的漩涡区域,造成较大的能量耗散,尾水管内有明显的回流现象,水轮机内部流动比较紊乱。
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国内小水电增容改造,很多小水电制造企业都从中尝到了其中甜头,面对即将来临的新一轮的小水电市场的增容改造,这对于国内新建中、小水电站日趋饱和,水电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各个中、小水电设备制造厂家都想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摆脱目前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可改造是把双刃剑,效益很高,可机组改造所需要考虑的比新机组要多得多,一旦改造失败就会面临失去客户的信任,失去庞大的小水电改造市场。
黄河上游的李家峡水电站运行15年以来,水轮机转轮上出现多条裂隙,严重影响机组运行效率,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降低。鉴于此,本文开展了李家峡水电站水轮机加权因子的研究:(1)分别采用数理统计法、基于综合出力系数的改进数理统计法和旬电量平衡法,建立了李家峡水电站水轮机运行加权因子计算模型;(2)以2000—2014年水电站实测运行资料为准,设置了3种计算情景;(3)通过模型的对比分析,推荐基于效率系数的改进数理统计法计算的加权因子为最佳方案,确定了各水轮机运行效率的优劣次序;(4)计算了水轮机转轮改造后的预期加权因子、机组的特征水头和增发电量,优选了水轮机转轮改造预期的特性参数。研究成果对于水电站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水轮机的转轮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职位:市政道路桥梁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