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别研究了珠光体钢在冷拉拔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残余应力演化。随着拉拔应变量的增大,珠光体团逐渐转向拉拔方向。影响珠光体钢丝屈服应力和抗拉强度的关键因素是珠光体片层间距,它们之间满足Hall-Petch公式,通过拉伸试验求得其中k值为567.4kN·m-3/2。钢丝残余应力的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增加,钢丝的应力增大,这与拉拔过程中的加工硬化有关。
采用sem、tem和xrd研究了珠光体钢丝冷拉拔过程中的组织演变,重点在于渗碳体的变形和溶解。结果表明,渗碳体表现出了很高的变形能力,随着累积应变量的增大,片条组织逐渐转向拉拔方向;在大应变钢丝组织中渗碳体片条厚度小,部分区域只有0.5nm甚至更薄,且已很难见到渗碳体的滑移或剪切变形。在初始钢丝中铁素体含有过饱和的碳,在拉拔应变量为1.51之后,可能转变为四方结构的马氏体,且只有很少量的渗碳体溶解。在高应变量钢丝样品中,用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探测碳原子浓度以判定渗碳体是否溶解时,应考虑渗碳体的形变及其形貌。
介绍国外剧烈冷拉塑性变形珠光体钢丝的研究现状以及剧烈冷拉塑性变形后钢丝组织性能演变规律,对剧烈冷拉塑性变形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指出剧烈冷拉塑性变形的条件是在相对低的变形温度进行大塑性变形量,变形体内承受高压。珠光体钢丝经过剧烈塑性变形后,内部的渗碳体出现局部溶解,当真应变为5.1时,碳原子几乎全部溶解到铁素体中。
应用精确的线材织构测量方法,对珠光体钢丝帘线的织构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拉拔角、钢丝帘线与拉拔模具间的摩擦力是影响织构形成的主要因素.大的拉拔角,会导致在表层或亚表层形成{110}环状织构;从而降低其拉拔及扭转能力.应用taylor模型可以很好的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em)观察了拉拔前后swrh82b钢丝的显微组织,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渗碳体含量随应变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丝经拉拔变形后,铁素体中形成竹节状位错亚结构;渗碳体片层内部碎化,并出现非晶。vsm测量显示,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钢丝比饱和磁化强度不断升高,渗碳体含量逐渐减少。变形前,钢丝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98.84emu/g。经过应变量为1.90拉拔变形后,钢丝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升高到210.9emu/g。相应的渗碳体含量则由变形前的14.1%降至变形后的8.9%。这表明swrh82b钢丝经过应变量为1.90的拉拔后,渗碳体发生了部分溶解。
采用sem、xrd和材料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拉拔变形量下珠光体钢丝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拉拔应变量的增大,珠光体团发生转向,片层组织趋于拉拔方向排列,片层间距逐渐减小,渗碳体片发生明显的扭曲或塑性变形。随着应变量的增大,铁素体的{110}α、{200}α和{211}α晶面的衍射峰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宽化,衍射强度降低,并出现峰位的左移。钢丝的强度和屈强比均随拉拔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塑性则随拉拔应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收稿日期:20081128 作者简介:刘文刚(1982),男,满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博士研究生. 第3卷第3期材料研究与应用vo1.3,no.3 2009年9月materialsresearchandapplicationsept.2009 文章编号:16739981(2009)03015804 退火处理对冷拉珠光体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刘文刚,许云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耐磨材料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研究了退火处理对冷拉70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退火时,冷拉钢丝的组织未 发生大的变化,组织更加均匀化,渗碳体溶解量增多;当退火温度升高时,渗碳体以颗粒状析出并随退火 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长大,
采用swrh82b、swrh72b及70nbv盘条研究珠光体钢丝在冷拉塑性变形条件下,其抗拉强度与真应变的关系,分析化学成分对钢丝抗拉强度的影响,探讨冷拉珠光体钢丝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当真应变小于2.0时,钢丝的抗拉强度随着真应变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拟合公式为σb=aε+b;变形量较大时,材料抗拉强度受原材料化学成分和组织影响较大。本实验条件下,swrh72b钢丝具有较大的冷拉塑性变形能力,并能获得σb=3400mpa的高强度。
研究了退火处理对冷拉70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退火时,冷拉钢丝的组织未发生大的变化,组织更加均匀化,渗碳体溶解量增多;当退火温度升高时,渗碳体以颗粒状析出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长大,铁素体基体晶粒也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冷拉70钢的抗拉强度及显微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当退火温度为200℃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初步探讨了退火处理对冷拉钢丝组织及性能影响的机理.
介绍了珠光体钢丝剧烈拉拔过程中渗碳体溶解的研究进展和用于研究渗碳体溶解的试验方法,重点分析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得出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渗碳体的溶解会达到一个极限,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渗碳体的溶解机制进行探讨。
钢丝中存在残余应力会明显影响产品强度和疲劳寿命。钢丝拉拔后表面产生拉应力,心部产生压应力,拉应力降低钢丝寿命,因此应改善拉拔条件以降低拉应力。日本的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采用tem观察了大应变冷拔swrh72a钢丝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钢丝磁学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大应变冷拔变形引起swrh72a钢丝中渗碳体分解,部分碳原子溶入铁素体形成过饱和铁素体。变形后钢丝经200~300℃退火,由于渗碳体颗粒的弥散析出,钢丝强度升高到2400mpa。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到400℃,渗碳体片开始球化,钢丝强度大幅降低,但塑性显著增加。
对冷拔钢丝进行不同保温时间下的等温处理,研究此过程中钢丝组织、力学性能的变化。等温初期,铁素体片中析出细小渗碳体颗粒,钢丝的抗拉强度有所上升,塑性急剧下降,并出现扭转分层现象。等温后期,渗碳体片发生球化,析出相长大,并且铁素体片发生明显回复,三者综合作用造成钢丝的抗拉强度下降,塑性提高。
采用精确的线材织构测定方法与取向分布函数(odf)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冷拔珠光体钢丝中织构演变的变化规律。帘线钢盘条首先经过1223k保温0.5h后空冷至室温,然后在296、7739、23k3个温度下进行0.5h的等温处理,经冷拔后获得试验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冷拔珠光体钢丝帘线中晶粒取向主要集中在α取向线上,形成丝织构。主要织构组分为{001}、{111}、{110},其中{001}织构组分的强度最大。反极图定量计算表明:296k时,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呈现上升趋势;而773k时,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先下降后升高;923k时,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先下降后升高,在中心层达到最大。
碳钢盘条中珠光体类型组织的区分和判定 摘要:在光学显微镜的视场中,片状珠光体与索氏体是否可以共存;同时,是否可以简单 地根据是否能够区分层片状结构来划分片状珠光体与索氏体值得探讨。分析可知,在实际生 产中,盘条钢截面上一个显微镜视场内的组织一般应当是属于同一种类型的珠光体组织,根 据实际生产条件的差异而造成层片间距不同而形成了截面观察时可分辨层片部分与不可分 辨层片部分组织比例上的波动。 关键词:盘条;珠光体;光学显微镜;片状珠光体;索氏体;片层间距 0前言 钢中的珠光体类型组织(简称珠光体)一般包括片状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等三种,它们通 常呈现层片状的结构。在实际教学、生产实践中如何明确辨别这三种组织确实还存在混乱和 误区。 上海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和平,针对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中的判定方式提 出的质疑涉及最基本的金属学理论及样品制备技术。我们对于其
珠光体轨道钢是目前我国铁路轨道采用的主要钢种,其性能特点是抗磨损性能好,屈服强度高。珠光体轨道钢在服役时,表面发生损伤,有白蚀层生成,它对钢轨的服役寿命有重大影响。主要介绍了珠光体轨道钢白蚀层的研究进展,从白蚀层的形成过程、组织结构、形成机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回顾了国家"八.五"项目的"稀土合金钢轨的研制"和"十.五"项目的稀土重轨钢机理研究。介绍了前者测量的研究钢性能、后者的内耗等研究和两者的相关观测结果,基于"十.五"项目的机理研究和相关的观测结果,从微观(原子)、介观(位错及其原子气团)、宏观(组织参量)等层次和上线轨承载时的应力分布方面,讨论和阐明了加稀土增强钢轨的使用硬化性,提高钢轨的耐磨和抗接触疲劳性能,以及稀土抑制钢轨的核伤、栓孔开裂和轨腰损伤等使用性能的机理。
利用扫描电镜对比观察了不同碳含量母材的奥氏体(a)/珠光体(p)异种钢焊接接头熔使区在焊态和焊后热处理后的断口形态与对应的金相组织。发现焊态接头熔合区的断裂形态由滑移变形、浅纫窝和准解理小面组成,崦焊后的热处理接头熔合区的断裂形态为碳化物带+放射状解理混合花样。在溶合区两侧可看到明显的边界线和脆-韧转变特征,初步讨论了熔合区粘口的形成机理和焊后热处理对它的影响。
具有全珠光体组织的65mn钢在650℃以c方式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后,珠光体组织中的渗碳体片层以周期性的弯曲变形、周期性的剪切变形、剪切断裂等形式协调ecap的强烈塑性变形.渗碳体表现出很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其内部导入了大量的晶体缺陷,为渗碳体的球化打下了能量基础.变形五道次后,片层状的珠光体组织演变成了超细的渗碳体颗粒均匀分布于铁索体基体的组织.铁索体基体为均匀的等轴晶,平均晶粒大小为-0.3μm.渗碳体的球化可能以两种机制进行:破碎渗碳体片的非均匀长大(ostwald熟化)和细小球状渗碳体颗粒的形核长大.
回顾了国家"八.五"项目的"稀土合金钢轨的研制"和"十.五"项目的稀土重轨钢机理研究。介绍了前者测量的研究钢性能、后者的内耗等研究和两者的相关观测结果,基于"十.五"项目的机理研究和相关的观测结果,从微观(原子)、介观(位错及其原子气团)、宏观(组织参量)等层次和上线轨承载时的应力分布方面,讨论和阐明了加稀土增强钢轨的使用硬化性,提高钢轨的耐磨和抗接触疲劳性能,以及稀土抑制钢轨的核伤、栓孔开裂和轨腰损伤等使用性能的机理。
冷拔钢丝残余应力的研究综述 作者:张文超,陈文琳,zhangwen-chao,chenwen-lin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刊名:材料研究与应用 英文刊名:materialsresearchandapplication 年,卷(期):2010,4(1) 参考文献(18条) 1.董剑.王冰.宋新香高碳高强度钢丝的最近进展2000(3) 2.张红田中低碳钢丝拉拔断裂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2004 3.肖英龙提高轮胎钢帘线的强度[期刊论文]-金属制品2007(5) 4.何吉林钢丝生产2001 5.林丽华.陈立功.顾明元球面压痕测残余应力试验方法研究1998(4) 6.丘利.胡玉和x射线衍射技术及设备2003 7.willemsepf.naughtonbp.v
8.拉拔时钢丝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 信息来源:金属制品网日期:2013-12-27点击:32文字大小:[大][中][小] 8.1.力学性能 在显微组织结构相同的前提下,钢丝冷加 工强化 系数随含碳量增大而增大,是一个大家普 遍认知 的基本规律。实际上,氮与碳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往往被人们忽视了,氮对冷加工强化的 贡献几乎与等量碳相同。因此对气体保护焊丝(08mn2si)和帘线用钢丝(72a)等,希望 从盘条用最少循环道次直接拉拔到成品的钢丝,必须控制钢中氮含量(≤60ppm或≤40ppm) 才能保证拉拔顺利进行。氮含量的增加还会导致钢丝的应变时效脆化效应增强。 显微组织结构对冷加工强化系数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表11可以看出,不同组织结构的 碳素钢丝中,索氏体钢的冷加工强化系数最大,粒状珠光体钢的冷加工强化系数最低。广而 言之,奥氏体钢的冷加
职位:消防水电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