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用常压液相炭化法制备中间相沥青 ,并用熔融法检验中间相沥青的可纺性。研究了汽油裂解残油和催化裂化重柴油参混比的不同对中间相沥青的制备速率、产率、中间相含量、显微结构以及可纺性的影响 ,指出了最佳配比
以煤焦油沥青为改性剂改性的乙烯焦油在温度420℃、常压及惰性气体(n_2)保护下进行炭化,制备出广域融并体各向异性中间相沥青。对生成的中间相沥青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和组分分析、偏光显微观察及高温条件下的粘度测定,讨论了改性乙烯焦油的炭化行为。结果表明,由煤焦油沥青改性乙烯焦油制备的中间相沥青(et-ctp-mp)与没有经过改性的乙烯焦油制备的中间相沥青(et-mp)相比,有序度高、流变性好、β树脂含量高,是优质的中间相沥青。
文章对比研究了自制萘基中间相沥青和通用级沥青的纺丝性能及纺丝相关热性能。采用萘基中间相沥青和商业化的通用级纺丝沥青,通过组分分析、热重、粘温性能分析、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对其可纺性进行评价,并采用纺丝设备进行纺丝性能的验证。结果表明,萘基中间相沥青含有较少的低分子组分,纺丝温度下热稳定优良,且粘温相关性更小,是一种优良的纺丝沥青。但所得原丝性能极脆,从某种程度上又降低了纺丝的连续性,其原丝的脆性是制约纺丝的关键。
通过同步氢化/热缩聚反应,制得中间相沥青(mp);重点研究了四氢萘(thn)用量对mp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thn增加,mp的软化点(sp)随之降低,h/c随之提高,不溶分随之减少;偏振光显微镜研究表明thn用量少于8%时,mp的形貌为分布不均的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两种沥青的混合物;而随着thn的增加,各向异性沥青逐渐趋于以中间相小球形态,并且较为均匀地分布到各向同性沥青基质之中。mp经保温处理后,纺丝性能得到改善,最终制得横截面呈无规结构的沥青基碳纤维。
以不同掺兑比将催化油浆馏后残油与70^#道路沥青调和制备低针入度硬质道路沥青,研究了催化油浆馏后残油掺兑比对调和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兑比的提高,调和沥青的软化点升高,针入度和延度降低,动力黏度增大,黏温性能有所改善;当催化油浆馏后残油掺兑比为3%、6%和9%时,能调和出满足50^#b级指标要求的道路沥青。
通过加入石油烃类软化剂,使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柔性、负温延伸率、脆点等,达到了我国寒冷地区的使用要求,并对软化剂改性sbs材料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
针入度指数表明沥青的温度敏感特性,通称感温性,代号pi,石油沥青针入度指数是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中的重要指标,它对沥青质量及使用性能的影响,是沥青研究、生产、使用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此值越
塔河渣油生产高质量道路石油沥青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进其薄膜烘箱性质。在塔河渣油中选择性加入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沥青性能促进剂和沥青高温性能添加剂,使由塔河渣油生产的道路石油沥青薄膜烘箱后性质得到改善,产品性质符合交通部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a经沥青技术要求。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焦油加工工艺的比较,分析了不同工艺对沥青质量的影响。建议在建设焦油加工装置时,应根据市场重点考虑工艺路线和产品方案;选用沥青时,应根据不同需要对焦油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合理选择。
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导电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导电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由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填料、沥青和混凝土 量10~20%wt的导电材料石墨粉或者碳纤维、钢纤维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集料加热至 170℃和170℃液态沥青拌和,然后加入矿粉拌和,再加入钢纤维或碳纤维拌和均匀后采用 马歇尔击实法将钢纤维导电沥青混凝土两面各击75次,或者采用轮碾法成型,往返碾压16~ 20次,或者采用旋转压实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旋转压实次数。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是将170℃热态沥青加入石墨粉或碳纤维拌和均匀后,与加热到170℃的集料拌和,再加入 矿粉填料拌和均匀,其击实成型类似钢纤维导电沥青混凝土。本发明改善了沥青路面的电学 性能,同时可以改善其路用性能,满足其在沥青路面冬季融雪化冰、路面损坏检测、公路交 通智能化管理应用要求。 制备温泡沫混合沥青组合物的
针对聚合物沥青改性剂与沥青难以相容及生产和工艺设备的投资限制以及在运输和存储上存在的问题,以天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中天然岩沥青的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天然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pi值、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不断升高,当量脆点t1.2(绝对值)和10℃延度呈递减趋势,rtfot后改性沥青的质量损失不断减小、软化点和针入度比不断增加,表明天然岩沥青的改性沥青的感温性和高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低温性能改善效果不佳、抗老化性能得到提高。由此,综合确定改性效果俱佳且满足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的天然岩沥青经济掺量为5%。
系统地研究了在氢化剂量固定情况下,反应温度与时间对同步氢化/热缩聚法所制得的中间相沥青(mp)性质的影响,并制得了可纺mp。研究表明反应时间同为4h时,mp的软化点和不溶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升高;偏光结果显示,低温产物为中间相小球和各向同性基质的混合物,高温产物为连续中间相。反应温度同为410℃时,mp软化点和不溶分含量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经历了从中间相小球到小球发生融并,最后形成了马赛克织构的中间相。纺丝性能测试表明,反应温度为410或420℃,反应4h制得的中间相沥青,可以熔融纺丝,经氧化和碳化后制得两组碳纤维。
分析了现行沥青闪点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及国内外其它石油产品开口杯测定方法的可取之处,提出了石油沥青闪点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石油沥青闪点测定方法制修订的建议。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生产过程中,浸渍工艺可影响油毡的浸油量、吸水率、抗拉强度,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浸渍工艺对油毡的物性影响.
以70号沥青为基质沥青,在其中加入4种掺配比例的4种糠醛抽出油来制备16种不同的调合沥青。通过测试16种调合沥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发现了调合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与糠醛抽出油掺配比例之间存在着指数关系,确定了糠醛抽出油的最佳掺配比例为2%~4%。同时,还测试了在3%最佳掺配比例下调合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耐久性,研究表明:在70号沥青中加入3%最佳掺配比例的糠醛抽出油可调合出90号沥青,且调合沥青的各项性能均满足现行规范相关技术要求。
道路石油沥青在生产、储存、运输、施工及试验中的加热方式有多种,它对沥青路用性能有多大影响?特别在沥青质量试验中不同的加热方式会有什么结果?有没有理想的加热方法?文章仅作交流与探讨。
石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ξ 张永刚,王成扬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以石油沥青为主要原料并采用新颖的悬浮法制得沥青球后进行沥青球的空气氧化不熔化和炭化活化,最 终得到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测试,所制得的psac球形度好、孔径分布范 围窄,是一种高性能的炭质吸附材料.探讨了空气氧化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球形度的影响以及炭化活化工艺中的 影响因素,证明了沥青球粒径、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化有较大影响,其中活化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已摸索出较好的活化工艺参数:活化温度为950℃,最佳活化时间为240min,co2流量为150~180ml/min. 关键词:石油沥青;球形活性炭;制备 中图分类号:tq424.1 文献标识码:a
针对道路石油沥青在生产、储存、运输、施工及试验中的多种加热方式,讨论了不同的加热方式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特别在沥青质量试验中不同的加热方式得到的结果。
2017年12月 节能环保 石油油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张恒(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石油在全球来说是重要的能源,而石油的开采全 部需要在油田上进行,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油田的开采一定 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对空气、土壤、水源造成严重污 染,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对于污染的来源, 过程和结果,在油田的生产开发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在 油田开发中做好环境污染的规划,力争把污染的损失降到最低 点,并且提出节能环保的措施。 关键词:油田开发;环境污染;治理 环境保护是人们对环境最基本的需求保护。近年来随着 经济的发展,环保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保护环境最 重要的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发展。而油田开发对空气、土壤、水 源都会造成污染,最近几年的新闻都会出现海上油田因为开采 出现操作失误导致原油泄漏,进而导致大量鱼类死亡,生态
中间基为主的原油生产道路石油沥青一般存在蜡含量偏高的问题,导致沥青的路用性能差,高温不稳定,低温易开裂。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根据生产实际,采取优化原料组成和混合溶剂组成来降低脱油沥青的蜡含量,再通过研究不同调合组分调合性能,考察了生产满足新规范道路石油沥青的可能性,使蜡含量降到4.5%以下。通过实验室和工业试验,可以生产出符合交通部jtgf40-2004中c级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
利用废旧高分子材料、无机填料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型改性石油沥青,分析了改性剂类型和用量对石油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脆化温度、针入度和延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稍有降低,但其软化点明显升高,脆化温度降低,拓宽了石油沥青的使用温度范围,综合性能提高
组成 因为沥青的化学组成复杂,对组成进行分析很困难,且其化学组成也不能反映出沥青 性质的差异,所以一般不作沥青的化学分析。通常从使用角度出发,将沥青中按化学成分和 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成分划分为若干个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石油沥青的组分及其主要 物性如下: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油分 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其分子量为100~500,密度为0.71~1.00g/cm^3, 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于酒精。在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为40%~60%。油分 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树脂 树脂又称脂胶,为黄色至黑褐色半固体粘稠物质,分子量600~1000,密度为1.0~ 1.1g/cm^3。沥青脂胶中绝大部分属于中性树脂。中性树脂能溶于三氯甲烷、汽油和苯等有 机溶剂,但在酒精和丙酮中难溶解或溶解度很低。中性树脂含量增加,石油沥青的延度和粘 结
职位:给排水暖通空调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