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通风是制约特长隧道快速施工的难题,本文全面的介绍了明月山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技术,为类似隧道提供借鉴经验。
明月山隧道为具有多种不良地质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了特大涌水、突泥灾害,造成严重坍塌事故。通过对隧道涌、突水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坍塌形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对地表、洞身及坍塌体进行了固结和加固,快速而有效地完成了突泥及坍方段施工。文章介绍了隧道涌水、突泥灾害的概况和采取的综合处理措施。
通过对通省隧道出口地段洞口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结合设计图纸,采用了超前长管棚支护成洞方案,对洞门采取了端墙顶排水沟和边仰坡防护工程措施,在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顺利进洞以及洞口的稳定性和排水通畅。
西山特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采用了长距离tsp203与短距离掌子面地质素描法、地质雷达、水平探孔法等相结合的超前地质预报,\"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南疆铁路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工程tbm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采用独头压入式通风与巷道式通风,根据计算合理选择巷道式通风阶段风机位置。
随着我国公路和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长大隧道越来越多,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作为隧道施工配电、通风系统,应根据隧道施工的难度和隧道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布设方案,为顺利施工创造良好环境。结合麦积山隧道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通风和配电方面的措施。
铁峰山2号隧道工程是重庆万(州)-开(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左右线长度均超过6000m。铁峰山2号隧道穿越的地层复杂,存在着隧道突水、煤层瓦斯、煤巷采空区、石膏岩地层、软岩变形、岩爆等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防护要求高。本文就此隧道施工中顺利通过以上复杂路段的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不仅为特殊的质地病害提供治理依据,也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公路隧道竖井,一般较多采用反井法施工,较少采用正井法施工,但在煤矿、矿山竖井上正井法采用较多,竖井直径通常在7.0m内,即使煤矿、矿山上直径一般也不超过8.5m。设计规范要求ⅳ级围岩和直径大于7m的竖井应作专项设计并采用特殊的支护措施。本竖井处在ⅳ级围岩地段,直径大于7m,如此的ⅳ级围岩地质情况下大断面深竖井施工,目前国内暂无类似工程供借鉴参考。本文主要介绍竖井实施过程中为何选择正井法施工.否定设计建议的常用的反井法施工方案,以及正井法掘砌施工工艺及分段段高选择进行分析阐述。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文章简要介绍了中条山特长隧道建设规模及隧址区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情况,详细介绍了通风设计方案的研究比选过程及结果,并提出了方案研究比选流程。
大坪山隧道是分离式特长隧道,左右洞各设置了1座通风斜井,为国内在建公路隧道中建设规模大,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设计和施工技术难度高的项目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该隧道的平纵断面、斜竖井、断层破碎带等关键技术的设计。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应用过程,对预报结果作了分析,得出了预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顺利通过了该不良地质。
关角隧道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长铁路隧道,施工中遇到了岭脊灰岩突涌水、软弱破碎围岩变形等地质问题。通过对主要地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归纳总结特长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寻找各类问题的内在本质与机理,提高处理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能力,推广处理复杂施工地质问题的经验,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关角隧道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长铁路隧道,施工中遇到了岭脊灰岩突涌水、软弱破碎围岩变形等地质问题。通过对主要地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归纳总结特长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寻找各类问题的内在本质与机理,提高处理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能力,推广处理复杂施工地质问题的经验,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以乌鞘岭隧道左线(dk169+570~dk172+083)施工为例,介绍了最新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tsp203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公路和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长大隧道越来越多,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作为隧道施工配电、供水、通风系统,应根据隧道施工的难度和隧道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布设方案,为顺利施工创造良好环境。结合麦积山隧道施工实例,详细介绍施工过程中通风、供水和配电方面的措施。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超前地质预报是弥补初期勘探资料不足的有效手段。深埋特长隧道受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其它浅埋隧道来讲,缺乏更多详细的地质资料,可能遇到更严重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结合锦屏辅助洞施工过程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实践,着重阐述了深埋特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方法和原则,分析比较了几种主要超前预报方法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旨在为深埋特长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提供借鉴。
麦积山特长隧道施工通风、供水、配电技术 孙凤玲曹运祥 中铁二十局集团五工程有限公司昆明650200 【摘要】随着公路建设和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长大隧道越来越多,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作为隧 道施工配电、供水、通风来讲,也必须随着隧道施工的难度加大和隧道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布设方案。 我单位施工的麦积山特长隧道,隧道全长12290米,独头掘进达6200m,隧道设计为1.58/100的反坡,隧 道内又有大量渗水;为了施工正常进行,采取合理的排水和通风措施是关键,其中隧道施工配电系统的 稳定是保证。本文结合麦积山隧道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通风、供水和配电方面所采取的措 施。 【关键词】隧道施工通风供水配电技术 1、工程概况: 麦积山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道宝鸡端洞口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北 道区东岔镇境内,穿越秦玲主脊,天水
通风条件是制约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以中条山隧道实际施工为范例,重点对运营通风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了技术可靠的通风方案和运营方式。
龙川至怀集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1118\"布局方案中第17横—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其中,粗石山特长隧道为该路关键性控制工程。为了确保该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文章在分析该隧道粗石山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工程措施。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的铁路建设需要修建大量隧道,并向深埋、长大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地质问题也会更为复杂化,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则提出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地震波法做长距离预报,局部异常段采用水平声波反射法(hsp)进行中长距离复核探测,以地质雷达法和红外探水法进行短距离精确预报的综合预报方法。通过对贵州—广州高速铁路三都隧道的应用研究,本方案取得了很好的预报效果,给施工单位提供了有效科学的指导。
高地应力下隧道的围岩变形是岩体力学的关键问题之一,甘肃关山隧道埋深较大,在穿越高地应力区域时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塌方及支护结构大变形等现象。选取隧道典型试验段,通过数值计算及数据监测,对其大变形规律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进而得到了隧道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建议隧道衬砌施工时采用柔性支护的理念进行设计,优化边墙曲率,加大预留变形量,采取径向注浆加固及降低扰动。实践表明,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实践借鉴。
职位:环保工程师助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