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沁河下游现状河道行洪能力,并根据1950年以来的资料分析了沁河下游冲淤变化和平均淤积速率,对未来50年河道行洪能力变化进行了预测,为沁河下游河道防洪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连续多年监测获得的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植被数据,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输水工程后,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地下水位逐渐抬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每次输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输水量的增加草本植物的生物量也相应增加,输水的时间、输水量的多少对草本植物生物量有较强影响。地下水位埋深上升,物种多样性也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并不同步,物种多样性上升趋势滞后于地下水位的上升,这表明地下水位的抬升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增加,但是地下水位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滦河下游为平原河道,笔者根据河道实际特点,结合防洪减灾的客观要求,对该段河道的河道特点、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健全管理机制、泄洪要求等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文章结合一般河道演变与整治工程施工的分析,总结了渭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整治工程施工的特点,提出了施工中若干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及组织管理的思考认识。对类似工程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通过滦河下游河段水沙条件及平面形态的分析,滦河下游河床演变的趋势是河槽萎缩,平滩流量下降,中小洪水增多,河势难以完全控制。总结了护岸丁坝或控导工程的防护效果。已有整治措施对保护滩岸起到了积极作用,缩小了主流摆动的范围,但在平面布置上需适当加密丁坝工程,河势才能得到完全的控制。新建丁坝要求满足治导线的总体规划,建议按微弯型河道方案进行设计,设计流量3000m3/s,主槽宽度为400~650m不等。这样既能发挥现有护岸工程的作用,又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整治方案。
2003年汛期渭河下游出现了自1981年以来的较大洪水,咸阳、临潼、华县洪峰流量分别为5340、5100、3570m3/s,其洪峰水位达历史最高,洪水过程首尾相接,六次洪水过程造成干支流堤防决口11处,洪灾损失极其严重。着重分析了“03”洪水对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及河势变化带来的影响。
河道整治在黄河下游防洪中的作用——介绍了河道整治的发展历史,并河道整治前后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对比,分好了河道整治在防洪中的作用:①改善了不利河势,缩小了主溜摆动范围,改善了河道平面形态,保证了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②河道整治使流路基本...
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河段自1972年至2000年发生的持续断流是绿色走廊生态劣变的主要原因。从2000年5月至2011年11月,塔里木河下游共进行了10次生态输水。本文利用输水期间的地下水监测资料,运用水均衡法对大西海子以下河段历次输水过程中的水量转化进行了计算,量化了河道水量的转化项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的恢复程度,揭示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径流-补给转化-蒸腾耗散的水文过程,文中结论可为今后进一步优化输水方案、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以及植被的有序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河道整治工程是黄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控导工程建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在做好黄河下游河道整治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及时开展了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工作,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①工程占压区环保设计;②生态保护措施;③水质保护措施;④扬尘及噪声的控制;⑤人群健康保护等。这些措施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已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天然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后,必将引起水库下游河道的再造床。黄河小浪底水库自1999年10月下旬下闸蓄水以来,已运行十年有余。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的分析,从河道的冲刷和河道的平面形态变化两方面来阐明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十年来水库淤积及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及其特点,为小浪底水库进一步水沙调控提供借鉴,也丰富了多泥沙河流兴建大型水库以后下游河道河床演变学科的内涵。
针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衰败、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出疏浚输水河道,使水流到台特马湖,维持并恢复河道两岸的植被,恢复河道两岸的地下水位。在河道疏浚工程中,从输水流量、运行方式、沿河设置建筑物、水保措施几个方面提出初步整治措施。
本着实事求是和对工程影响区群众负责的原则,对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占压处理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在占压处理时,应贯彻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安置方针,使农民生产有出路,劳力有安排,并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力争使工程占压处理方式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为了保质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指出:如何使工程建设中生产安置工作做到以人为本,更加科学、有序、合理地进行,是今后需要长期在黄河防洪工程建设中努力探讨的问题。
采用一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与分析了引江济渭工程不同引水方案对渭河下游河道和潼三河段冲淤及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计算方案考虑了1981~1990年的丰水系列和1991~2000年的枯水系列两种水沙条件,汛期引水量分别为30亿m35、0亿m3和100亿m3的不同引江济渭工程规模及5种引水量分配方式。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渭工程的实施对渭河下游河道减淤和潼三河段冲刷及降低潼关高程将产生一定的作用,随着引水量的增加和分配方式的优化,作用将更加明显。当引水量为30亿m3和50亿m3、调蓄水库采用汛期月调节(引水量分配方式4)时,计算10年末渭河下游河道由累计性淤积转为累计性冲刷甚至年内冲刷,丰水系列下渭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可分别比无引江济渭工程情况减少1.4334亿m3和1.7034亿m3,潼关高程可分别下降约0.53m和0.97m;枯水系列下渭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可分别比无引江济渭工程情况减少1.3056亿m3和2.0415亿m3,潼关高程可分别下降约0.83m和1.16m左右;丰水系列所需调蓄库容比枯水系列的大,相应于引水量为30亿m3和50亿m3,丰水系列所需调蓄水库库容分别为4.42亿m3和5.59亿m3。
河道整治工程是黄河下游堤防加固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粘土坝胎的工程施工是河道整治工程的关键工序。如何克服粘土填筑作业面小,充分利用大型压实机械施工的优势,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对整个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引滦工程黎河下游多弯曲型河道采用的治理技术措施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分析探讨,并通过对黎河下游高陡边坡防护中采用的模袋混凝土技术及软体排技术进行的深入开发应用,探索了黎河下游河道的治理方案.工程经过三年的引滦输水和汛期洪水的考验,实践证明:其技术应用合理,工程实施方便可行,发挥了新技术、新材料的优势,可推广应用到相关河道的治理工程上.
为了保障大凌河河道的防洪安全,文章开展大凌河河道行洪能力复核分析。根据河道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一维mike11河流数学模型,选取控制断面,确定水位、流量等边界条件参数,计算洪水位,并与现状洪水位进行对比。结合堤防超高,各断面警戒水位、警戒流量和保证水位、保证流量等方面,进行了行洪能力复核分析。通过摸清大凌河河道行洪能力,为洪水预警、防汛调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由于我国的防洪措施不完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洪水发生时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如何合理的对河道进行设计,计算河道的洪水水位,预测洪水的演进路线和破坏力,对抗洪抢险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数值模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对水力特性研究和洪水演进提供了较好的模拟数据。以公路桥到水利枢纽间的44km河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浅水运动控制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离散化。随后采用mike11hd和hec-ras两种差分格式对洪泛区河道行洪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软件计算水位情况。研究表明:由于两种软件的水力半径不同,hec-ras软件的计算水位较高。
黄河网报道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里,水流冲不走、搬不动的粗颗粒泥沙主要来自哪里?经过黄委多个部门的协同攻关,3月29日,黄委成功破解出了对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影响最大,粒径大于0.1mm,且粗泥沙输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1400t以上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窟野河、皇甫川等9条黄河重点支流流域内,面积为1.88万km^2。此举将实现水土保持与黄河河道减淤的有机结合,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效。
黄河下游滩区建设开发与防洪问题相当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黄河下游控导工程的逐步完善,国家对黄河下游防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滩区治理开发和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的形成原因及典型洪水漫滩情况及灾情分析,提出了五种滩区防洪减灾措施,即引洪淤滩、滩区安全建设、补偿政策、堆沙筑堤修建第二道防线和建设软约束林带导流工程等。
对黄河下游滩区的洪水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滩区近期漫滩几率为3~5年一遇;②滩区安全建设实施后能够解决20年一遇以下洪水的人口淹没和部分财产损失问题;③补偿政策的实施能使滩区群众承担的洪水风险得到分担与补偿,初步解决与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
职位:工程质量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