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通过对温福铁路浙江段部分软土地基采用强夯置换碎石墩加固试桩的研究,把强夯加固和碎石加固有机的结合起来,介绍其在加固软土地基中良好的加固效果和技术经济效益。强夯置换碎石墩在铁路客运专线软土路基加固中尚属首次使用,这为今后设计和施工加固同类型软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乌拉盖水库非常溢洪道水毁后复建粘土心墙坝下为软弱地基,对软基采用强夯置换块石墩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东莞市“康乐花园”住宅小区工程的施工实践,并就强夯置换碎石墩复合地基在此工程中的应用过程作一论述,供参考。
根据土体损伤力学,考虑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失效机制,建立了基于abaqus软件的连续强夯碎石墩形成过程的大变形非线性轴对称有限元方法。根据室内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考虑了每一次冲击荷载下土体失效区域大小对下一击碎石进入土体的影响,得到了每次强夯作用下碎石墩性状和土体变形过程,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如不同夯击能、垫层厚度以及锤径条件下夯击次数与碎石墩高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结果对强夯工程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东北某高速铁路经过敦化盆地的西部丘陵区,局部地形起伏较小。该强夯置换处理的工程段含有松软土分布,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软塑状粉质黏土及第四系上更新统软塑状粉质黏土,厚约0.4~9.6m,该层土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对工程有影响。且该路基原位处理深度内含有不规则漂石分布,粒径间于0.2~2m,漂石含量约占15%~20%,钻孔岩芯统计漂石约占岩芯9.4%。采用钻孔桩技术的难度在与漂石的大体积与硬度反射容易造成钻孔偏位,损伤钻头与机具,经济上的可行性较低。本文采用强夯置换碎石墩技术来处理该寒区铁路路基,通过试验、监测与地基承载力试验综合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最终将该技术成功用于整个含漂石路段。
为探索京沪高速铁路某路段强夯置换碎石墩地基加固的工艺参数、施工方法以及土性适用条件并验证其加固效果,根据现场测试对强夯置换作用后,土层内会产生较大的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固体基本与基岩接触,加固体间的土体承载力特征值可达到240kpa,满足设计要求。
上海天佑监理公司温福铁路(浙江段) 监理安全实施细则 部门:xxx 时间: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 上海天佑监理公司温福铁路<浙江段) 监理安全实施细则 工程监理规范》、《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路环境保护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为强 化监理工程部安全管理,确保对现场安全生产有序监控,特制定本实施细则,希 认真贯彻落实。b5e2rgbcap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 建设 2、有关温福铁路的具体办法、规定、指示、实施细则、设计文件、技术资 料及有关会议、文件要求等。 二.监理工程部安全机构及人员。 1、监理安全机构 监理工程部的安全管理体系见下图: 2
以武汉市黄鹤路市政道路工程为例,介绍了强夯置换碎石墩法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检测方法,探讨了强夯置换设计与施工中各项参数的选择问题,并结合工程实际加以验证。
强夯碎石墩是近年来发展利用的一种软基处理新技术,以其工期短、施工简单等特点在软基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对其加固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为此文章结合处理公路软基的实际工程应用,利用有限元法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设计施工参考。
高速公路软基强夯置换碎石桩处理 摘要:结合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采用强夯置换碎石桩处理的施工实践,探讨了作用机 理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强夯置换碎石桩;试验分析 1作用机理 强夯置换碎石桩是在夯坑内回填碎石,采用巨大的夯击能量将块石夯穿被加固土层并 使块石沉底形成桩体,最终形成由碎石桩、桩间土及碎石垫层组成的复合地基。由于桩体的加 筋作用,地基中应力向桩体集中,使其分担了大部分基底传来的荷载;同时桩体的存在也使得 土体中由于强夯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快土体固结,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2工程应用 某高速公路,沿线地下水位高,上部土层以低液限粉土和低液限粘土为主,下部为粉 细纱和中砂,广泛存在可液化土和软弱土。为了解决软弱地基和可液化土的问题,经多方论证 后确定对k37+000~+200软土地基采用强夯置换碎石桩的方法处治。 3施工方案 3.1起重设备和夯锤选
通过强夯碎石墩施工过程中夯坑变形观察和超孔隙水压力测试,对京沪高速铁路枣庄一段路基4.4m~8.3m厚软弱黏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夯碎石墩施工的冲击作用下,土层内产生了较大的超孔隙水压力,但1天内能消散95%。在强夯碎石墩的动力固结和动力置换作用下,软弱地基得到了有效加固。
为了研究碎石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将碎石墩复合地基与灌注桩基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灌注桩基中桩土应力比明显大于碎石墩复合地基中墩土应力比,且灌注桩基中桩土相互作用的密切程度要明显小于碎石墩复合地基中的墩土相互作用,即灌注桩基中荷载大部分由桩体承担,碎石墩复合地基则表现出更强的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复合地基的承载模式;此外,通过研究墩体直径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发现置换率一定、路堤较高时,墩径越大复合地基沉降越小,可有效减小路堤坡脚外侧的隆起量,提高路堤稳定性。
新形成的填海造地区域存在着淤泥固结时间短、含水量高、软土层厚度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特点,在此区域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如采用传统的重力式挡墙、地下连续墙、复合土钉墙支护和板桩式支护等支护形式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本文介绍了一种更为经济、环保节能、快速及技术可靠支护方法——强夯挤淤碎石墩(墙)支护方法,将强夯挤淤碎石墩技术很好的应用于基坑支护工程中,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强夯挤淤碎石墩(墙)复合地基作为地基处理方式之一,获得了较快发展,而作为基坑支护方式尚未得到应用。本文以作者亲历的工程为例,将强夯挤淤碎石墩(墙)技术较好的运用于基坑支护工程,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达到了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在地基土层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强夯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问题,提出了加固饱和粉土、粉质粘土地基的强夯置换碎石桩法。某建设场地分别采用强夯法与强夯置换碎石桩法进行了现场对比试验研究,对强夯地基与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了圆锥动力触探和载荷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法处理效果好,桩体密实、强度高,桩间土的承载力也较直接强夯的地基承载力提高了13kpa,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达到208kpa,满足了设计要求。
浅谈高速公路软基强夯置换碎石桩处理的试验分析 摘要:结合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采用强夯置换碎石桩处理的施工实践,探讨了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强夯置换碎石桩;试验分析 1 作用机理 强夯置换碎石桩是在夯坑内回填碎石,采用巨大的夯击能量将块石夯穿被加固土层并使块石沉底形成桩体,最终形成由碎石桩、桩间土及 碎石垫层组成的复合地基。由于桩体的加筋作用,地基中应力向桩体集中,使其分担了大部分基底传来的荷载;同时桩体的存在也使得土 体中由于强夯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快土体固结,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2 工程应用 某高速公路,沿线地下水位高,上部土层以低液限粉土和低液限粘土为主,下部为粉细纱和中砂,广泛存在可液化土和软弱土。为了解决 软弱地基和可液化土的问题,经多方论证后确定对k37+000~+200软土地基采用强夯置换碎石桩的方法处治。 3 施工方案 3.1
采用拟静力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连续强夯碎石墩室内模型试验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强夯碎石墩连续挤入淤泥层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碎石墩的快速侵入土体,墩头附近的超静孔压迅速增长,随后快速消散;土体超静孔压影响范围一般在其两倍半径范围之内,较远处孔压变化较小。研究成果为强夯置换的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强夯碎石墩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问题.文章结合某公路施工建设项目,探讨在高速公路施工中使用强夯碎石墩复合地基的设计要点以及施工技术,并评述了强夯碎石墩复合地基应用于具有较高塑性指数的高含水量软土路基的可行性,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1 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站前工程ⅱ标 强夯碎石墩 施工总结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一局集团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 2 强夯碎石墩施工总结报告 d1k29+770-d1k29+910段作为中铁十一局集团织纳铁路一分部强夯碎石墩 首件工程,通过施工该首件工程,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确定了最佳夯击次数, 为强夯工程大面积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工程概况 d1k29+770-d1k29+910位于大龙场中间站,原地面采用强夯碎石墩进行地基 处理,碎石墩长3~10m,桩径1.5m,间距2.6m,呈三角型布置。 施工时间:2013年7月10日至2013年8月10日。 二、施工总结 (1)施工准备 1、组织准备 施工负责人:赵双平;技术负责人:李新龙;质检负责人:杨
强夯置换碎石桩法是将碎石回填至夯坑内部,并利用巨大的夯击能量把块名压入土层底部,块石沉底形成桩体,能够形成一个由碎石垫层、桩间土和碎石桩共同构成的复合地基,从而起到加速土体固结,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作用,以此满足公路建设施工要求.
职位:室内设计师助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