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水电站工程建设勘察论证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承压水,其形成与特定的地质环境相关联,承压水的类型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等是需要研究的内容。以某峡谷区水电站坝址河床部位钻孔揭露的承压水为例,按揭露的出露状态进行了种类划分,根据种类和相应代表性钻孔观测资料论述其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承压水的关联特性。结果表明:各种类承压水的水位、水量在某一时间达到基本稳定后随时间动态变化不明显,随江水和大气降水动态变化影响亦不明显,温度、pH值变化不大,保持相对稳定但各自不尽相同;河床部位各钻孔承压水不属于同一承压水含水系统,分属各自的含水系统与循环通道。
bini水电站位于喀麦隆中北部的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台地上。在坝址的勘察过程中,发现地下水有一定的承压性质,且玄武岩中的多层凝灰岩夹层起相对隔水作用。论文对玄武岩地区承压水的发育性质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大渡河沙湾水电站勘探揭示,坝基岩体内发育岩溶承压水,其承压水头高。厂房深基坑形成后,承压水顶板最小埋深仅3.3m~8.8m,施工中承压水是否会抬动基坑底板,产生严重的基坑涌水问题,是该项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为此,施工中开展了承压水问题的专题研究工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
大渡河沙湾水电站勘探揭示,坝基岩体内发育岩溶承压水,其承压水头高.厂房深基坑形成后,承压水顶板最小埋深仅3.3m~8.8m,施工中承压水是否会抬动基坑底板,产生严重的基坑涌水问题,是该项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为此.施工中开展了承压水问题的专题研究工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
水库工程大坝坝址选择,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研究课题,在考虑满足大坝建筑物建基的地形地质及枢纽布置等必要条件下,还应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建材情况、工程占地、工程投资,最终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最佳的方案作为推荐方案。本文所介绍的南捧河大丫口水电站,在开展前期工作过程中,由于存在复杂的岩溶地质问题及坝基承载力问题,在坝址比选工作上曾经历了预可行性研究、坝址比较专题研究及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勘察时间长达18个月之久,最终以下坝址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作为最终实施方案。
构皮滩水电站坝址区软岩分布范围较广。软岩段围岩不稳定或极不稳定,自稳时间短,成洞条件差。根据软岩特性与计算分析,提出了\"短进尺、弱爆破、及时支护\"的开挖与支护原则,在运用各种试验与监测手段查明软岩的特性、分布及变形规律的基础上,施工中采取分层开挖、多期支护等合理的开挖程序与工艺,以及支护措施,成功克服了软岩成洞条件差、安全风险大等工程难题。
雷打滩水电站坝址区喀斯特研究——喀斯特是碳酸盐岩地区最常见的地质现象,在该地区修建水电站,须对喀斯特的存在、分布规律及特性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为工程的防渗处理等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以勘探资料及施工中所揭露的实际地质情况为依据,对...
介绍了汇源水电站地质概况,在充分收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水电站库坝区、引水线路、厂址及天然建筑材料进行了现场查勘,依据收集资料和查勘的地质情况,论述了汇源水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拟采用的坝型及运用工况,分析了坝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2003年某水电站坝基承压水水压发生十分罕见的大范围、大幅度异常突降,一夜之间承压水水位下降23.8m,自动化监测系统记录了突变全过程。文中根据自动化观测数据,分析异常期间大坝变形、扬压力、渗流量的变化以及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形变场与渗流场相互作用,提出坝基承压水水压与基岩岩块变形位移相互作用的机理关系,得到了实测数据的支持和验证。坝基承压水异常后,承压水水位与库水位的相关关系甚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97,标准差小于0.07m,回归方程满足真值方程的条件,对形变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和短时间形变回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工程概况及地形地质条件铜头水电站位于四川省芦山县,是青衣江干流宝兴河上最末一个梯级,系单一发电工程,目前已通过设计审查,尚未开工。该电站建成后将是雅安地方电网的骨干电站,担任系统峰荷。电站控制流域面积3047km~2,年平均径流量31.9亿m~3,泥沙含量少。
坝肩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是其岩体结构特征的研究。根据现场勘察和室内分析,苗家坝水电站中坝址区岩体中主要结构面有3组,另还有零星随机结构面。这些结构面的相互组合在左右岸深部岩体中均构成厚层状结构岩体,而在左右岸岸坡表层受不同结构面的控制呈现不同的表层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果对坝肩开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划分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计算及分析水电站坝址的地震危险性,可以给出不同年限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峰值和工程场地基岩加速度反应谱,为大坝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坝址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尽量避开活动断层。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大量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坝与活动断层的距离有越来越近的趋势。现行的gb50487-200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和gb50287-2006《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坝址的选择都规定———\"大坝等主体建筑物不宜建在活动断层上\"。文章以坝址与活动断层相距0.3~1.6km的新疆某水电站为例,以活动断层是否穿越大坝,即大坝是否存在抗断问题为选坝准则,来论述活动断层附近的坝址选择问题。
黄河天桥水电站坝下河床演变的分析张云霖,席锡纯(黄河中游水文局)黄河天桥水电站是开发黄河北干流的第一座实验性径流发电工程。它于1975年建成,位于义门峡出口唇部的水寨寺岛。坝下游8km左右岸分别为山西省的保德县城和陕西省的府谷县城,沿两岸散布着一些村...
结合苏子河胜利水电站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坝型以及工程总布置等特点,对上、下两坝址在地形地质、工程布置、主要工程量、装机容量、施工条件、库区淹没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下坝址,以期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针对玛尔挡水电站坝址岩体的特性,提出了岩体卸荷分带量化指标,并根据岩体卸荷宏观地质特征、裂隙率、洞壁波速比、透水率等指标,从定性定量角度对坝址岩体进行了卸荷带划分,并系统总结了坝址区岩体卸荷规律,丰富了同类工程岩体卸荷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对乐滩水电站坝址勘察及施工开挖揭露分析,坝址处于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区,厂坝基为弱风化~微风化岩体,允许承载力满足建筑物的应力要求;坝基抗滑稳定主要受混凝土与建基面岩体抗剪(断)强度控制,对少数坝块地基存在的较长软弱缓倾角结构面,已进行加固处理;坝基渗漏以岩溶裂隙性渗漏为主,局部有串珠状小溶洞渗漏,建议进行防渗帷幕处理是必要的。
乌江彭水水电站坝址岩溶发育规律在高倾角岩层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明岩溶发育规律,利用地下水文网、压水试验、连通试验、水化学成分分析、水温测量、ct电磁波检测等手段分析岩溶系统的水力联系,证明相对隔水性的可靠性及岩溶发育程度,查明坝址可能的渗漏通道,提出最优防渗线路,反映了彭水水电站在岩溶渗漏研究的水平。
以现场实测地应力资料为依据,结合震源机制解方法,对某水电站右岸实测地应力场进行了分析,拟合了地应力场的数学表达式,并推演研究了工程区域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某水电站工程区域位于高山峡谷地带,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应力场主要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水平方向的构造应力尤为剧烈;工程区域地应力场总体表现为竖直应力略小于自重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以构造应力为主,其值约为20mpa。
田3高水头厂房体系围岩岩体非弹性 变形区 区域的近似计算用四边形有限元来完 成,有限元模拟的强度特性为横切一各向异 性,而它是以袅隙组2号和3号延展成正常 断面为条件。不连续模型中心部分表示在图 2。 解题是用非线性物理模型进行的。在分 析应力状态时,对于横切一各向异性介质用 的是率尔的广义准则[4]。根据这条准则, 如果作用在2号和3号这二组裂隙面上的剪 应力超过允许的应力值,尽管是二组裂隙中 的一组裂隙.但是,研究点的应力状态则仍 然被认为是超极限的。利用类似的强度模 型,对有限元计算区进行近似的计算,推断 裂隙的连续特性是不明显的。当裂隙长度 (更精确的是该值的数学飙望值)大大超 过洞室的特性尺寸时,这种计算方案是很正 确的。在我们研究的范围内,裂隙长度(j) 却小于洞宣跨度的一个数量级。 要对裂隙的不连续特性
职位:市场销售中心经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