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水杉

2024-06-18

水杉

格式:pdf

大小:8.2MB

页数:13P

水杉的简介 二名法命名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C.Cheng 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 250万年 前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绝迹,仅存水杉一种。 1948 年,中国的植物学家 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 400余年。 界 植物界 门 松柏门 纲 松柏纲 目 松柏目 科 杉科 属 水杉属 种 水杉种 中国保护级别 一级濒危 (极危 )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 35一 41.5米,胸径达 1.6-2.4 米; 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 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 叶交互对生,羽状二列,线形,柔软,几乎无柄,上面中脉凹下。 雌雄同株,雄球花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 20 枚,花药 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

水杉、池杉、落羽杉、柳杉区别[优质PPT]
水杉、池杉、落羽杉、柳杉区别[优质PPT]

格式:pdf

大小:381KB

页数:2P

水杉、池杉、落羽杉、柳杉区别[优质PPT]

水杉(20200928201633)
水杉(20200928201633)

格式:pdf

大小:76KB

页数:7P

国家一级珍稀植物水杉 提起孑遗植物莫过于水杉是最著名的例 子。早在抗日战争时间,植物学家路过湖 北磨刀溪发现了一株水杉大树,根据采得 标本对比研究,确认它就是化石中早已被 地质学家和古植物学家认知的古植物。这 一发现过程引起全世界植物学界的轰动, 水杉从此被称为“活化石”植物。原来水杉在 地质中生代白垩纪曾经广布北半球,冰河 时代绝大多数水杉灭亡,仅在中国湖北、 四川和湖南交界地区残留少量至今。除湖 北磨刀溪发现的第一株水杉外,其它分布 地区都相继被植物学家发现。为了加强对 水杉植物的保护,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 物。 水杉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0米,胸 径达2.5米。树皮条片状剥落。树主干直, 树冠塔形。小枝下垂。叶线形,长1.3-2厘 米,宽1.5-2毫米,交互对生并排成二列, 展开在一平面上成羽状。叶随着生小枝冬 令一起脱落。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

编辑推荐下载

水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格式:pdf

大小:493KB

页数:5P

人气:53

水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4.4

水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水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水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种胚、幼叶切块、茎段、根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种胚、无菌苗叶片、茎段和根作为外植体,在ms补加2,4-d、naa和6-ba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都能诱导得到愈伤组织,其中种胚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0%,茎诱导效果次之,诱导率为97.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有:ms+1.0mg·l-12,4-d+0.5mg·l-16-ba、ms+0.1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1.0mg·l-1naa、ms+1.0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2.0mg·l-1naa、ms+1.0mg·l-16-ba+2.0mg·l-1naa和ms+0.5mg·l-12,4-d+0.5mg·l-1naa。以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上植株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为62.5%。

立即下载
水杉枯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探

格式:pdf

大小:501KB

页数:3P

人气:53

水杉枯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探 4.7

水杉枯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探 水杉枯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探 水杉枯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探

水杉为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由于人为干扰等原因,目前水杉自然更新困难。枯枝落叶层是森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室内设置了0cm、1cm、2cm、3cm、4cm以及5cm6个枯落物厚度梯度,模拟研究枯落物厚度对水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厚度超过2cm时,水杉种子不能萌发;枯落物厚度1cm时水杉的萌发率为31.3%;水杉种子在不覆盖的情况下萌发率最高,为64.7%。同时,覆盖枯落物后水杉种子萌发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推迟10天左右。

立即下载

热门文档 水杉

世纪伟人邓小平与水杉的三次情结

格式:pdf

大小:81KB

页数:1P

人气:53

世纪伟人邓小平与水杉的三次情结 4.8

世纪伟人邓小平与水杉的三次情结 世纪伟人邓小平与水杉的三次情结 世纪伟人邓小平与水杉的三次情结

20世纪40年代,由中国著名科学家胡先骕和郑万钧共同命名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和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原生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的发现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

立即下载
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

格式:pdf

大小:21KB

页数:3P

人气:53

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 4.3

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

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了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包括引种地概况、整地、苗木选 择、栽植、培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该地区发展水杉提供科学 依据。 关键词水杉;引种;栽培技术;千岛湖 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是古老稀有的落叶大乔木, 在科学界被誉为“活化石”。水杉为落叶大乔木,树干高大通直,树基部膨大,幼 年树冠窄圆锥形,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变为广锥圆形,幼树树皮淡红褐色,老树树 皮深灰色或灰褐色,纤维质浅纵裂,长条片状剥落;叶对生,线形,扁平,柔软; 雌雄同株;球果有长柄;种子倒卵形,扁平[1-2]。水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 逆性强,病虫害少,材质较好,既是建筑、家具、造船的良材,又是好的造纸原 料,树形优美,是一种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千岛湖由1959年我国第1座自行设计建造的

立即下载
储藏湿度对水杉种子同工酶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365KB

页数:3P

人气:53

储藏湿度对水杉种子同工酶的影响 4.4

储藏湿度对水杉种子同工酶的影响 储藏湿度对水杉种子同工酶的影响 储藏湿度对水杉种子同工酶的影响

以不同储藏湿度下的水杉种子为材料,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水杉种子中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淀粉酶(amy)、atp酶(atpase)等5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50%湿度沙藏是最适合水杉种子储藏的条件;当储藏湿度不同时,pod、est、sod、atpase的差异显著,其中pod、sod和atpase随湿度的增加,其含量均先升高再降低,当湿度为50%时达到最大;est在20%和50%湿度条件下,酶带数和含量均较好;储藏湿度对amy无显著影响。

立即下载
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

格式:pdf

大小:870KB

页数:7P

人气:53

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 4.7

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 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 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

2008年是水杉发现60周年。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发现了植物"活化石"——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这一重要事件使日本植物学家三木茂(shigerumiki)1941年以植物化石为依据发表的水杉新属受到关注并得到实证,同时三木茂、胡先骕、郑万钧3人亦成为活化石单种属——水杉属的共同定名人(metasequoiamikiexhuetcheng)。1950年水杉被引种到日本,表现出极好的适应性,受到日本政界和广大民众的欢迎和喜爱并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对水杉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社会效应。本文对日本水杉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水杉的发现实际上是中、美、日三国科学家之间联动的过程,具有世界意义。文章最后建议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在水杉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

立即下载
水杉(20200928201630)

格式:pdf

大小:1010KB

页数:7P

人气:53

水杉(20200928201630) 4.6

水杉(20200928201630)

水杉(20200928201630)

立即下载

精华文档 水杉

水杉人工林建植50年后的分化特征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9P

人气:53

水杉人工林建植50年后的分化特征 4.7

水杉人工林建植50年后的分化特征 水杉人工林建植50年后的分化特征 水杉人工林建植50年后的分化特征

通过种群统计学、格局分析和树干解析等对50a生水杉人工林林分的分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个体林木占有相对多数(>50.4%);林木分化现象显著,特别是树高与材积的分化十分突出,林分已出现一定强度的自然稀疏;基于tstrat程式的林木分级结果表明,亚优势木占绝对优势(45.7%),其树冠构成该林分的主林冠;竞争指数依次为优势木级<亚优势木级<中庸木级<被压木级,各级的基尼系数基本上低于全林总计;优势木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在林分成熟期以前均大于标准木,且胸径速生期持续时间较标准木长;林分高度生长受压抑程度低于胸径生长;林木分布格局总体呈均匀型,与造林初始基本一致;优势木和被压木为聚集分布,中庸木和枯死木为随机散布,亚优势木的分布型则介于随机和聚集之间。林木种群分化既表现在个体大小的不均等性上,也表现在空间分布的非匀质性上。目前林分结构特征的主要成因可以归结为密度压力下的种内竞争。

立即下载
吸附法提取分离水杉总黄酮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664KB

页数:5P

人气:53

吸附法提取分离水杉总黄酮的研究 4.4

吸附法提取分离水杉总黄酮的研究 吸附法提取分离水杉总黄酮的研究 吸附法提取分离水杉总黄酮的研究

研究了我国重要经济植物水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实验证明用70%的乙醇渗漉提取水杉总黄酮的工艺是经济实用的。正交实验显示用吸附法分离水杉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吸附剂选择,洗脱剂乙醇浓度,吸附剂用量及洗脱剂乙醇用量。将d140树脂用于水杉总黄酮的分离,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立即下载
水杉孑遗居群AFLP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

格式:pdf

大小:1.4MB

页数:11P

人气:53

水杉孑遗居群AFLP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 4.7

水杉孑遗居群AFLP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 水杉孑遗居群AFLP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 水杉孑遗居群AFLP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

本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孑遗居群aflp遗传变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水杉孑遗居群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根据6对aflp选择性引物扩增的46个多态性位点,选择了其表型频率在25%~75%的27个aflp标记,运用等样本频率方法和等地理距离间隔方法分别对39株和37株原生母树进行了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i值计算。结果表明:水杉孑遗居群缺乏空间结构,绝大多数aflp位点变异为随机分布的空间模式,但也有少数位点存在显著性随机相关,在4~8km地理距离间隔显示负相关,说明该间隔可能是水杉孑遗居群的部分基因交流的有效屏障。水杉原生母树分布存在12~28km的明显距离间隔空挡,说明人类从迁入该区域起就影响着水杉孑遗居群的原始生境,导致其生境片断化、景观破碎,进而形成岛屿状分布格局,并引起了水杉残留居群的随机遗传漂变。根据本研究结果,结合水杉孑遗居群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了水杉孑遗居群濒危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为水杉的有效保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立即下载
不同季节水杉叶总黄酮含量变化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389KB

页数:3P

人气:53

不同季节水杉叶总黄酮含量变化的研究 4.4

不同季节水杉叶总黄酮含量变化的研究 不同季节水杉叶总黄酮含量变化的研究 不同季节水杉叶总黄酮含量变化的研究

水杉含有丰富的黄酮成分。用超声提取法制备同一来源、不同季节水杉叶总黄酮样品,以芦丁作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含量范围为0.970~1.556%,其中以6月份样本的含量最高。初步揭示了水杉叶总黄酮含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立即下载
微波提取水杉种子总黄酮工艺研究

格式:pdf

大小:109KB

页数:2P

人气:53

微波提取水杉种子总黄酮工艺研究 4.8

微波提取水杉种子总黄酮工艺研究 微波提取水杉种子总黄酮工艺研究 微波提取水杉种子总黄酮工艺研究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系统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4因素对水杉种子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进而筛选水杉种子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70%,微波时间4min,固液比1∶30(g∶ml),微波功率595w为水杉种子总黄酮最优提取条件,此时总黄酮得率为3.079%。

立即下载

最新文档 水杉

邳州部分路段水杉死亡原因探析及复壮措施

格式:pdf

大小:482KB

页数:4P

人气:53

邳州部分路段水杉死亡原因探析及复壮措施 4.4

邳州部分路段水杉死亡原因探析及复壮措施 邳州部分路段水杉死亡原因探析及复壮措施 邳州部分路段水杉死亡原因探析及复壮措施

近几年邳州市部分路段水杉出现死亡症状。从水杉生长环境的变化、发病水杉与正常水杉生长状况的比较两个方面分析其死亡原因,并提出复壮措施。

立即下载
水杉赤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探索初报

格式:pdf

大小:162KB

页数:2P

人气:53

水杉赤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探索初报 4.6

水杉赤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探索初报 水杉赤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探索初报 水杉赤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探索初报

水杉赤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探索初报

立即下载
水杉锯末对三价铬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

格式:pdf

大小:184KB

页数:4P

人气:53

水杉锯末对三价铬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 4.7

水杉锯末对三价铬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 水杉锯末对三价铬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 水杉锯末对三价铬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

用酸碱电势滴定法和静态实验对木屑表面的带电状况﹑cr3+的吸附规律及其吸附反应焓进行了研究,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cr3+前后的木屑表面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屑的等电点(phzpc)为3.2,ph大于时表面带负电;木屑表面的羧基离子是带电的主要官能团,也是吸附cr3+的主要基团;羧基与cr3+之间为1∶1的配位吸附。

立即下载
不同林龄和坡位水杉人工林生长状况的比较

格式:pdf

大小:681KB

页数:6P

人气:53

不同林龄和坡位水杉人工林生长状况的比较 4.7

不同林龄和坡位水杉人工林生长状况的比较 不同林龄和坡位水杉人工林生长状况的比较 不同林龄和坡位水杉人工林生长状况的比较

对南方山地不同年龄和不同坡位水杉人工林的生长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7a生水杉胸径速生期出现时间比32a生水杉提前4a,其持续时间也延长2a,表明27a生水杉人工林生长状况明显好于32a生林分;不同林龄水杉林树高速生期持续时间均为6a,但27a生水杉人工林树高速生期出现时间提前11a;27a生水杉人工林蓄积量比32a生水杉林多1.4075m3,其年均蓄积量也比32a生多;下坡的水杉人工林生长状况最好,中坡其次,上坡最差。

立即下载
利川土壤-水杉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格式:pdf

大小:317KB

页数:3P

人气:53

利川土壤-水杉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4.8

利川土壤-水杉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利川土壤-水杉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利川土壤-水杉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为全面弄清利川市水杉母树管理站水杉幼苗中重金属的富集现状,对利川土壤和水杉中cd、cr、cu、pb、zn等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利川土壤有重金属污染。单污染指数法得出cd具有轻度污染,其他4种无污染。多因子综合指数法得出整体污染等级为轻污染。水杉中cd、cr的次生相富集系数较高,其他3种较低。重金属元素在水杉不同器官中含量具有zn>cr>cu>pb>cd的基本规律。水杉根部各种重金属含量均大于茎叶中的含量。

立即下载
中山杉抗水杉小爪螨危害试验初报

格式:pdf

大小:181KB

页数:3P

人气:53

中山杉抗水杉小爪螨危害试验初报 4.7

中山杉抗水杉小爪螨危害试验初报 中山杉抗水杉小爪螨危害试验初报 中山杉抗水杉小爪螨危害试验初报

采用盆栽及大田试验,在中山杉上接种水杉小爪螨,观察调查小爪螨虫存活及产卵情况。结果表明,中山杉不受水杉小爪螨的危害,具有抗水杉小爪螨的能力。

立即下载
林带内水杉嫩枝扦插技术

格式:pdf

大小:62KB

页数:1P

人气:53

林带内水杉嫩枝扦插技术 4.4

林带内水杉嫩枝扦插技术 林带内水杉嫩枝扦插技术 林带内水杉嫩枝扦插技术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稀有珍贵树种.其树形优美.树干高大通直,生长快.是亚热带地区平原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速生的用材树种。水杉的育苗主要有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但因其种源较少.所以扦插繁殖是繁殖水杉的重要手段。扦插繁殖按其插穗的木质化程度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这里着重介绍在林带内集中进行的嫩枝扦插方法。

立即下载
巨大节毛菌在水杉上的发现

格式:pdf

大小:492KB

页数:未知

人气:53

巨大节毛菌在水杉上的发现 4.3

巨大节毛菌在水杉上的发现 巨大节毛菌在水杉上的发现 巨大节毛菌在水杉上的发现

以采自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的水杉树上的巨大节毛菌标本为材料,对其子实体形态,菌丝和孢子等进行了形态学上的描述,初步判定其属于巨大节毛菌。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析,建立同源进化树,与其它种类的真菌的亲缘关系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的标本材料与genbank中基因号为gq355959的巨大节毛菌最相近并被聚类到一起,同源相似性为87%。

立即下载
水杉的压痕硬度与压痕蠕变特性

格式:pdf

大小:556KB

页数:4P

人气:53

水杉的压痕硬度与压痕蠕变特性 4.4

水杉的压痕硬度与压痕蠕变特性 水杉的压痕硬度与压痕蠕变特性 水杉的压痕硬度与压痕蠕变特性

采用仪器化压痕试验对水杉进行压痕硬度、压痕蠕变测试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压痕的裂纹,结果表明:直径为6mm的半球形钢压头压入水杉端面、径面、弦面深度3mm时心材和边材的压痕硬度差异不明显,端面的压痕硬度最大,与径面、弦面差异明显,径面与弦面的差异不显著;荷载越大,压痕变化量越大,蠕变前期的压痕深度变化速率亦越大,但最终均趋于零。此外,相同荷载下,早材和晚材的压痕蠕变差异明显;端面与径面、弦面的裂纹形态及产生机理不同。

立即下载
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

格式:pdf

大小:297KB

页数:4P

人气:53

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 4.3

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 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 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

研究了水杉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机理。方法:测定加入不同抑菌剂后的大肠杆菌液中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水杉种子挥发油、总黄酮及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使大肠杆菌菌液的还原糖含量升高、蛋白质含量升高、电导率明显提高,其中以提取物的作用效果相对显著。结论: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效果优于水杉种子挥发油、总黄酮,在天然产物抑菌剂开发方面前景广阔。

立即下载

文辑创建者

我要分享 >
徐燕

职位:BIM开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水杉文辑: 是徐燕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水杉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PC版访问: 水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