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5
三江源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美誉。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水文和气象环境复杂,丰富的水体资源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空间和生存条件,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许多种类至此已达边缘分布和极限分布,包括土著水生野生动物兽类3种、两栖类9种、鱼类49种。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建造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阐述了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目前的一些解决办法。进一步说明要有效的处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借助水利科学和生物科学,以及物理、化学等多学科工作者共同的努力。
水生生物对供水的影响和防治——目前由于城市的发达、工业的发展,地面水中几种水生生物(水生植物和沼贻贝)对供水的影响,已为国内外给水界上相当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水生植物中的藻类,更是国内外水处理技术中的关键所在。现国内几乎所有湖泊水库及部分河道供...
{r 《淡水渔业》1992年第4期 五强溪水利工程对沅江鱼类资源的影响’ 啦~l匾雪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 提要根据1989年沅江鱼类资锅[调查结果.报道沅江鱼类区系组成.五强误未成水库库区及 坝下江段渔业资源状况和产飘浇性卵鱼类的繁殖状况,并就五强溪水利工程对沅江鱼类资源的影 响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发展渔业对策。 关键词沅江.水利工程,鱼类资源 ~— 一●——— ’一 沅江是湖南省第二大河流.多年平均水 量为643亿立方米,大于黄河和淮河,与赣 江接近。沅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 降水充沛、气候温和及四季分明等特点。沅 江上游为河谷型河段;中游黔城至桃源为丘 陵、峡谷相问,河床多为卵石;下游为平原 浅丘河谷。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江水多年平 均含沙量仅为o.27公斤/米
金沙江一级支流牛栏江,贵州省从未进行过水生生物资源调查,2005年10月、12月,经2次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116种,浮游动物15种,底栖动物9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种,鱼类63种。对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预测了建库后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影响。
水库工程项目建设属于惠民工程,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省水资源比较贫乏,需要通过建设水库的方式来为灌溉提供水资源。文章以当前在建的都匀大河水库建设情况,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提出水库工程建设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何种影响,并提出一些评价方法。
阐述了兴建水库对水生生境、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高等水生植物、鱼类以及水生兽类的影响,介绍了评价水库工程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生态机理分析法和类比法。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南部,因其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而得名,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期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
2010年4月8日,湖南渫水石门县鱼类资源增殖保护站竣工并通过省级验收。该站是全国第二家水利枢纽鱼类增殖保护站,位于石门县维新镇水碾溪村,占地8.13公顷,利用滩涂8公顷。现已修建蓄水池、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生态立省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水利枢纽工程方案实施后,仍有长达半年多的"江湖"隔断时间,其水位将常年维持在16.0m左右,这将直接淹没16.0m以下的在天然状态下随着枯洪季节而变化形成的草滩、沼泽和浅水洼地等独特湿地自然景观,湖泊水域面积增大,洲滩湿地面积减少,从而对鄱阳湖水生生物环境带来不确定的影响。通过工程可能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鱼类及珍稀生物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工程实施后,一方面整个湖区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饵料生物资源量较建坝前会有较大的增加,水生维管束植物会发生结构调整和生物量变化,底栖生物有增大的趋势。枯水期的蓄水可使鄱阳湖多年平均浅层水面扩大;内湖水位稳定,有利于湖区鱼类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江湖季节性连通有利于保持长江与鄱阳湖物种遗传与生态的联系。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天然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等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水生态环境亦随之改变,不仅阻隔了洄游性鱼类及水生动物的生殖、索饵、越冬等通道,还降低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物种的多样性.针对乐昌峡水利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设计任务、放流对象规模与放流地情况,阐述了站址选择、总体布局、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原则.
近年来,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意义,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入手,根据现存问题就如何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提出了举措。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区需要建设大量的公路。这难免会对三江源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局部地形改变,这样将会形成许许多多的区域小气候,从而改变动植物的生存条件,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公路污染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噪声、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等,主要通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的破坏,导致
根据岩滩水电站河段近30年水生生物自然资源长序列数据,分析水电站建设对水生生物自然资源的影响,研究红水河流域渔业自然资源枯竭的原因。结果表明:岩滩水电站蓄水11年,库区浮游植物种类减少2.7%,单位体积生物质量为蓄水前的4.4倍;浮游动物种类增加97.9%,单位体积生物质量为蓄水前的16.1倍;底栖动物种类减少70.6%,单位面积生物质量为蓄水前的5倍;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增加80%;鱼类种类减少40%。岩滩水电站建设前后水域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水生生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结构差异显著,鱼类及底栖动物种类的生物多样性损害严重。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敏感性数值试验模拟\"三江源\"地区湿地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依据2000年美国eos/modis遥感数据解译结果以及1990年1∶100万青海省土地利用2种资料中三江源区湿地资源的分布状况,敏感性数值试验采用r1、r2两种湿地覆盖情景,分别代表三江源地区湿地资源较广布和湿地面积锐减后的两种情景,对三江源地区的降水和气温进行了长达15年的积分试验。结果表明,湿地减少对三江源区气温和降水的总体效应是使降水减少、气温升高。区域空间分布的分析表明:年降水量减少幅度较大的区域位于三江源区西部,15年平均减少40~90mm左右;年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最大的区域位于三江源区西北部,15年平均升高0.4℃以上。15年积分结果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减少后三江源区的增温效应会随着时间进程缓慢扩大,但降水在模拟的后6年不再有明显差异。
鱼类增殖放流是水电工程建设中鱼类资源保护与恢复的有效手段,正逐步应用于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但在具体落实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鱼类增殖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对水电工程鱼类增殖站建设运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鱼类增殖放流是水电工程建设中鱼类资源保护与恢复的有效手段,正逐步应用于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以糯扎渡水电站鱼类增殖站设计为例,概述了鱼类增殖站的工艺设计流程,主要的增养殖设施和设备,以期为其他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鱼类增殖放流是水电工程建设中鱼类资源保护与恢复的有效手段,正逐步应用于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但在具体落实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些问题.针对鱼类增殖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对水电工程鱼类增殖站建设运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水电工程将对所在河道鱼类产生不利影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将使部分喜在流水、岩石底质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的鱼类(主要为国家珍稀保护及特有鱼类)生存环境范围缩小,数量迅速减少。为此,从北盘江流域开发特点和保护要求出发,在有效保护国家珍稀保护及特有鱼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照、马马崖、董箐梯级水电站联合修建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设计方案,供水电工程鱼类保护设计参考。
探讨了内河航运枢纽工程对河流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繁殖的影响,以及水质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湘江大源渡航运枢纽工程拟建成河道不源渡水库为例,对鱼类的影响分析为重点,为工程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鱼类增殖站的物料平衡和水平衡研究,建立其养殖废水水质估算模型,探讨鱼类增殖站养殖废水的分析方法。废水中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与饵料重量(w)和进水量(q)的估算公式为ctn=0.01024w·q-1、ctp=0.00045w·q-1、css=0.277w·q-1。估算泸定鱼类增殖站养殖废水中,ctn=0.395mg/l、ctp=0.017mg/l、css=10.68mg/l;与实测水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ig.(双侧)>0.05,表明实测值与估算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2组数据具有一定的吻合性。该模型可以作为鱼类增殖站养殖废水水质的一种估算方法。
职位:给排水暖通空调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