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针对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20,统计分析27个试验级配的压实功与关键筛孔通过率关系后,得出1.18mm通过率对压实功影响最大,0.075mm通过率居其次,细料级配及含量(包括填料)极大地着影响压实功。平均压实次数随1.18mm和0.6mm通过率的增加都有减小的趋势,若两个筛孔通过率进一步增大而进入Superpave相应细集料级配限制区时,压实次数应更少,混合料更容易压实压密,将对抗车辙性能不利,禁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级配设计时应尽可能保证细集料关键筛孔通过率在限制区下方。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 沙渠林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碎石沥青sac—16的产生背景、组成原理和发展概况, 着重 介绍了它在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的应用概况和取得的显著技术效益它的空气率 为3.7% ~5.0%,表面构造深度平均0.69~0.92mm,达到既密实、表面构造深度又大的 目的。 关键词:多碎石空气率表面构造深度 高级道路上的沥青面层通常分两层或三层,分两层时可分别称表面层和底面 层; 分三层时可分别称表面层、中面层和底面层。 除承载能力外,半刚性路面的行驶质量或使用性能主要取决于沥青面层。要 求沥 青面层裂缝少,辙槽轻、平整、抗滑性能好和经久耐用。沥青面层能否达到这些 使用 要求,与所用沥青、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性质、以及沥青面层的厚度(辙槽)有密 切关 系。本文仅介绍沪宁高速公路表面层所用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
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压实过程的影响因素,并考虑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的级配和特点,提出了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压实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以便在施工中保证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的现场压实度,实现其优良性能。
用贝雷法级配参数对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级配组成进行了分析,同时与sma、美国texas洲的cmhb以及superpave级配做比较,最后对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结果表明:早期提出的sac级配易产生离析现象,且细料部分级配不合理,这是多碎石沥青混合料发生早期破坏的原因之一。还根据贝雷法和superpave级配,对sac的级配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技术要求。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是我国自主研究开发成功的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它从1988年诞生到目前,已经历了16年。在这个艰难漫长的岁月中,它像一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幼苗,冲破重重阻力逐渐成长,现已趋向成熟。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从最初只用sac16做抗滑表层,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在高速公路上使用sac10~sac16做表面层,使用sac20和sac25做中面层,以及使用sac25和sac30做底面层的系列矿料级配。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级配,自1988年至今已在1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上使用。其中95%的路段采用了sac-16,其余的采用了sac-13。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是粗集料断级配的沥青混凝土,它既能提供要求的表面构造深度,又具有较小的空隙率,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而且不增加工程造价。
该文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的路用性能,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研究了添加木质素纤维对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后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和料。
文章结合宁海公路管理局的工作实际--为贯彻实施“科技兴交”战略,大力推进“四新”技术,努力搞好科技创新工作,交通科技项目《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的研究与应用》经宁波市交通局批准立项(甬交科[2004]148号),经过近六个月的不断研究、试验和试铺应用,掌握了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型的级配范围、技术指标和施工要点,以求交流、推广应用。
抗车辙性能的正交试验表明,随着粗料含量增加,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骨架结构增强,抗车辙性能增强,正交分析中水平效应值为0时对应的粗料含量即为悬浮结构与骨架结构的分界点,约为66.5%。定义粗集料间隙率vca与混合料中粗集料间隙率vcamix为撑持度c,平均车辙深度基本上随c值的减小而减小。按体积设计法计算时,空隙率为4%时能形成骨架结构,但经现场压实空隙率达到7%后,骨架结构已被撑开,因此考虑现场压实条件下设计采用的空隙率应更低。
sac是一种级配类型介于ac和sma之间的多碎石沥青,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沥青抗滑表层。文章对设计参数的选择及施工控制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superpave体系的密级配沥青碎石设计思路,并结合老集高速公路的应用实践,讨论了大碎石柔性基层的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等问题。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是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中的一种。它从1988年诞生到目前经历了20多年。在这个艰难漫长的岁月中,它冲破重重阻力,像一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幼苗,逐渐成长,现已趋向成熟。至今已在2000多公里高速公路上应用。作为解决高速公路抗滑性能不足的养护措施。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在湖南以往的高速公路建设中进行过试验,但没有大面积铺筑,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对sac13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湖南省莲易高速公路路面改善工程进行了实践。
广西南宁(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衡阳至昆明主干线在广西境内的一段,该工程采用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上面层采用sac13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结构,级配为骨架密实结构。采用sbs—id改性沥青,骨料为辉绿岩碎石,粗集料应接近立方体的形状、洁净、无风化和杂质,采用两次破碎工艺,用反击式碎石机破吞并符合相集料的技术要求,细集料采用石灰岩人工砂。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路面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单位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部位评定日期年月日 项次检查项目质量标准检查记录 1 △1路床(槽) 面清理和处 理(无路基填 筑) 路床(槽)面没有不合格土,树根坑、 坟墓、水井泉眼、地质探坑等进行开 挖、清理至原状土质,按设计要求的 填筑材料及配合比、分层厚度进行填 筑夯实,地质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要 求 2△1取样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3路基 碾压密实,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 平整度满足要求,质量评定已合格 4 △1砂、碎石、 沥青等原材料 及配合比 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 摊铺、碾压施 工方法和程序 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6 保护层铺设、 碾压方法 符合设计要求 7 表面泛油、松 散、裂缝和离 析 表面无泛油、松散、裂缝和离析,局 部稍差,不超过总检验面积的
为研究预拌沥青碎石对钢桥面铺装结构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依据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实体工程,开展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室内试验研究。首先设计gmal0和smal3级配沥青混合料,然后制备不同预拌沥青种类(ah70^#,sbs)、不同预拌沥青掺量(0.2%,0.4%,0.6%,0.8%)、不同粒径(5—10mm,10~15mm,15~20mm)的单级配碎石,分析不同粒径、撒布量、撒布方式、预拌沥青种类与掺量对单层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和组合结构(sma+gma)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拌碎石撒布可显著提高g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在其他相同条件下,撒布粒径10—15mm的预拌碎石对提高g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最为明显,高达30%左右;随着预拌碎石撒布量的增加,g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改善作用逐渐增强,撒布量在10—12kg/m。改善效果最佳;碎石撒布方式和预拌沥青的类型对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动稳定度影响较小;随着预拌沥青掺量的增加,g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改善作用先增强后减弱,预拌沥青掺量0.2%-0.6%较为合理;干拌碎石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中的的隔热效果优于预拌沥青碎石的;预拌沥青碎石的撒布改善了组合结构的高温抗车辙性能,车辙深度降低10%左右,车辙动稳定提高25%左右;组合结构70℃车辙动稳定度指标更能真实反映南方湿热高温环境下钢桥面铺装结构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为研究预拌沥青碎石对钢桥面铺装结构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依据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实体工程,开展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室内试验研究。首先设计gma10和sma13级配沥青混合料,然后制备不同预拌沥青种类(ah70#,sbs)、不同预拌沥青掺量(0.2%,0.4%,0.6%,0.8%)、不同粒径(5~10mm,10~15mm,15~20mm)的单级配碎石,分析不同粒径、撒布量、撒布方式、预拌沥青种类与掺量对单层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和组合结构(sma+gma)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拌碎石撒布可显著提高g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在其他相同条件下,撒布粒径10~15mm的预拌碎石对提高g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最为明显,高达30%左右;随着预拌碎石撒布量的增加,g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改善作用逐渐增强,撒布量在10~12kg/m2改善效果最佳;碎石撒布方式和预拌沥青的类型对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动稳定度影响较小;随着预拌沥青掺量的增加,g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改善作用先增强后减弱,预拌沥青掺量0.2%~0.6%较为合理;干拌碎石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中的的隔热效果优于预拌沥青碎石的;预拌沥青碎石的撒布改善了组合结构的高温抗车辙性能,车辙深度降低10%左右,车辙动稳定提高25%左右;组合结构70℃车辙动稳定度指标更能真实反映南方湿热高温环境下钢桥面铺装结构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近年来,车辙病害一直困扰新疆沥青路面的正常使用。为改善这种现状,新疆当地公路部门通过课题研究与试验,首次成功解决了gac-25型沥青碎石混凝土配合比在重载交通下的车辙病害问题。课题研究位于新和县境内的国道314线,研究路段为15公里,此路段为平原微丘区,1999年路网工程改造完成,设计远景交通量为5000辆/昼夜,但自交付使用以来,路面车辙病害日趋严重。
以石灰岩碎石为主的沥青混合料成为路面建设的主要材料,在多年的应用实践中,人们对这种碎石拌和料有了较为丰富的认识,因而得到了最普遍的应用,石灰岩碎石以其存量大、分布广、易于破碎加工并与沥青有着较高的粘结性等优点成为沥青拌和料中的主要矿物集料。
针对心墙沥青混凝土中粗骨料的选择问题,本文用天然砾石和破碎砾石作为粗骨料,细骨料均采用天然河砂制备两种沥青混凝土试件。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分别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水稳定性、拉伸、单轴压缩、小梁弯曲、渗透、静三轴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用天然砾石做粗骨料仅在抗压、抗弯强度比用破碎骨料低。天然砾石可以作为本次配合比优选的粗骨料。
对导电沥青混凝土分别位于全部面层、上面层、中面层的面层结构的融冰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比较3种电热层布置方式对融冰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3种方式的生热速率和到冰层的传热路径长度的不同,导致3种电热层布置方式的融冰速度的排序为:上面层式>全面层式>中面层式。
温度对沥青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摘要:沥青商品混凝土为骨料与胶凝材料的混合物,具有施工 便捷、防渗性强,在水工建筑业应用广泛。沥青商品混凝土的材料力 学特性受胶结材料温度、材料配比的影响,但可通过实验对材料配比 做选择,而温度则难以控制。当前,沥青商品混凝土引起的温度应力 是工程界研究对象。 关键词:沥青商品混凝土;力学特性;温度影响分析 一沥青商品混凝土材料配比与制备样品 (一)配比材料 二实验装置与办法 (一)实验装置三轴压缩仪型号为,sy250-2.5,可实验 10×20cm与15×30cm商品混凝土与粗料土,p=250kn为轴向最大出 力,围压和反压力为0-2.5mpa,100mm为轴升量程,应力-应变控制 为仪器加荷。 (二)实验办法 三分析实验结果 (一)应力-应变受温度的影响试件(10.5%的沥青含量)在 温度不同、围压相同前提下的实验分析
渝市政竣-98 沥青混凝土压实度汇总表 工程名称:编号: 序 号 检测桩号检测日期 取样位置 (左中右) 实测干容量 (g/cm3) 标准密度 (g/cm3) 压实度 (%) 监理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重庆市城市建档案馆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职位:研发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