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采用Ni作为中间层材料,研究了水平射流钻头(16Mn钢钻头体与R0CTEC100/BP05硬质合金喷嘴)真空扩散焊接工艺,探讨了中间层材料Ni的形态、厚度、元素扩散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冷轧Ni箔是理想的中间层材料,其最佳厚度为15μm,接头的抗剪强度达到了714MPa。
针对水平射流钻头钎焊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真空扩散焊接工艺,研究了焊接温度、焊接压力和焊接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焊接工艺参数;水压试验表明,用真空扩散焊接制造的水平射流钻头焊缝致密性好,在70mpa压力下无泄漏。
针对水平射流钻头钎焊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真空扩散焊接代替钎焊制造水平射流钻头的新工艺。利用正交优化试验方法研究了水平射流钻头真空扩散焊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焊缝抗剪强度的影响,并确立了相应的关系式,分析了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焊缝抗剪强度的独立影响和交互影响。水压试验表明,用真空扩散焊接制造的水平射流钻头焊缝致密性好,在70mpa压力下无泄漏。
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固有的热应力会损害接头的连接强度、高温性能及抗热震性能,选择或设计合适的中间层是降低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热应力的有效手段。概括介绍了异种材料接头热应力缓冲中间层的基本类型及其降应力原理;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复层中间层、吸能夹层中间层、复合材料中间层及功能梯度中间层等四种热应力缓冲中间层的研究现状,并对各中间层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综合考虑异种材料焊接工艺的难易程度、经济性、连接质量及适应性,认为复合材料中间层和含吸能夹层的复层中间层最具发展前景。
采用电镀纳米镍中间层,对钛合金ta17与不锈钢ocr18ni9ti进行扩散焊焊接试验研究。利用能谱对焊接接头的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镀纳米镍层作中间层能有效防止钛合金中的ti、v、al等元素与不锈钢中fe、ni、c等元素的相互扩散和迁移,很好地抑制了金属间化合物tife、tife2及脆性相tic的形成。通过计算接头处扩散层的激活能可知纳米镍的扩散性能比镍箔的好。
分别用自制i01,i02和i03ni基合金作中间层对10cr9mo1vnb钢管进行tlp连接,分析了不同中间层对10cr9mo1vnb钢管tlp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合理的工艺参数下,用i03作中间层tlp连接10cr9mo1vnb钢管,接头组织与母材的接近,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超过母材;在中间层的选用过程中,除化学成分要接近母材外,降熔元素的含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手工自蔓延焊接(mshs)技术因在野战应急抢修方面的独特优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应用经过配方优化后的燃烧型焊条对q235钢进行立焊焊接时,其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燃烧型焊条的焊接特点,通过金相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焊条倾角对其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条倾角的变化,焊条的熔敷效率、母材的熔深及接头的抗拉强度等均出现相应的变化,同时接头焊缝微观组织形态也随焊条倾角的改变而出现形貌上的相应变化。
分别采用常规工艺和阶梯状工艺的方法,对添加ni+nb复合中间层的tc4钛合金与1cr18ni9ti不锈钢真空扩散焊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分析(eds)对接头的组织结构、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测试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断口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通过添加ni+nb中间层成功阻止了fe-ti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接头界面过渡区组织自不锈钢侧依次为fe-cr-ni固溶体、ni-nb反应层、剩余nb及nb-ti固溶体。阶梯状工艺下接头的结合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工艺下的接头,在阶梯状工艺上限温度900℃条件下接头抗拉强度达到了396mpa,断口分析表明,接头断裂于ni-nb形成的反应层,该反应层是由ni3nb和少量ni6nb7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的混合层,为接头过渡区关键环节。
提出利用磨料水射流钻头解决在硬岩中钻孔速度慢的问题.通过磨料水射流钻头工作原理分析得出喷嘴结构制约了冲孔速度,是决定钻头破岩效率的关键因素.运用均匀设计法和fluent数值模拟对影响冲孔速度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磨料水射流钻头喷嘴的最优结构参数和实验参数,得出了喷嘴结构参数与泵压和磨料浓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实验室岩石钻进实验表明,优化后的磨料水射流钻头硬岩钻进速度是原三翼钻头的5.6倍,是对照组1的1.25倍,是对照组2的1.18倍,表明在硬岩中钻进具有显著优越性.
钻杆接头螺纹退刀尺寸是指外螺纹接头的台肩面到螺纹消失前第一个完整螺纹之间的距离。gb9253.1-88规定退刀尺寸应小于或等于12.7mm内螺纹,钻杆接头内螺纹的锤孔尺寸为16±2mm,以保证内、外螺纹啮合良好。经检测发现,从日本nkk公司进口的所有φ127mm钻杆接头外螺纹退刀尺寸都大于12.7mm,镗孔尺寸为16~18mm。而apispec7k规定钻杆接头内螺纹最小镗孔尺寸为15.9mm。鉴于此,建议对我国的有关标准作相应修改,与api标准保持一致。
采用纳米ni粉、纳米ni镀层、ni箔作中间过渡层,对ta17近α型钛合金与0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脉冲加压扩散连接,接头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175,212,334mpa。在金相显微镜下,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定了连接接头各区域内的微区成分和物相。结果表明,纳米ni粉致密度不够高,纳米ni镀层质量不够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接头强度的提高;ni箔中间层的存在成功地阻止了fe与ti之间的互扩散,避免了形成脆而硬的fe-ti系金属间化合物。
信息技术 132 柔性化的mes系统接口中间层设计 【摘要】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支持opc、ftp、webservice等主流 接口标准,自主开发设计介于发动机制造执行系统(ptmes)和车间工业自 动化设备(plc/工控机)之间的柔性化接口中间层,上位it系统与下位自动 化设备实现轻量化、可配置、松耦合的数据实时交互,可适应大型整车企业 多基地、多产线扩张时,发动机制造执行系统的快速集成部署。 【关键词】制造执行系统;接口中间层;soa;opc 引言 nse是上汽集团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小排量、高 性能系列发动机。nse生产线大量应用了自动加工设备。企业自主开发 的发动机制造执行系统实现了计划管理、加工控制、生产监控、质量保 证、物料拉动等主要功能。随着上汽集团自主开发的nle、sge等型号 的发动机将陆续投产,面对不同设备厂商提供的各型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支持opc、ftp、webservice等主流接口标准,自主开发设计介于发动机制造执行系统(ptmes)和车间工业自动化设备(plc/工控机)之间的柔性化接口中间层,上位it系统与下位自动化设备实现轻量化、可配置、松耦合的数据实时交互,可适应大型整车企业多基地、多产线扩张时,发动机制造执行系统的快速集成部署。
选用不同的fenicrsib非晶箔合金作中间层,氩气保护,对12cr1mov和tp304h钢管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tlp)连接,分析了不同中间层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工艺参数为1230℃和1240℃,保温3min,压力4mpa时,用fenicrsib(b)和fenicrsib(a)中间层连接的接头,其室温下的抗拉强度等于或超过基体,而fenicrsib(c)中间层连接的接头性能最差。
射流钻头的破岩性能对井眼深度和大小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径向水平井常用的2种射流钻头——多孔喷嘴和混合射流喷嘴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对它们的破岩规律和破岩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冲击时间、喷嘴压降、喷距和围压对2种喷嘴破碎效果的规律基本相同,混合射流喷嘴的最优喷距不明显,多孔喷嘴的最优喷距为5~6倍喷嘴当量直径,多孔喷嘴的破岩性能要优于混合射流喷嘴,同时混合射流喷嘴在破碎孔径大小方面优于多孔喷嘴。本文可以为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射流钻头的选择提供试验依据。
采用v+cu复合夹层,对钛合金tc4与不锈钢1cr18ni9ti扩散焊接头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v+cu复合夹层可以有效地防止ti与不锈钢中fe,cr,ni,c的相互扩散和迁移,消除了ti-不锈钢接头中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接头的性能与软质中间层ci的相对厚度有关。
通过对t91/p91窄间隙热丝tig焊试验,对比研究了焊接接头各区包括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的显微组织,以及各项力学性能比如常温拉伸、高温拉伸、硬度及冲击性能,从而探究窄间隙热丝tig焊对t91/p91钢焊接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组织均匀,主要为回火马氏体;抗拉强度达到了母材水平甚至比母材更强;焊缝区域硬度分布比较均匀,硬度值高于热影响区和母材;焊缝的冲击韧性也与母材相当。研究结果表明,窄间隙热丝tig焊可以改进t91/p91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焊接接头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使用需求,从而获得了较高质量的焊接接头。
用扫描电镜组织观察、能谱微区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20钢—液相h62黄铜—304不锈钢液固相扩散结合区的组织.结果表明,通过碳钢、不锈钢与黄铜液相中间层的液固相扩散,低碳钢与不锈钢可以获得良好的冶金结合;在黄铜/不锈钢界面,液相黄铜中cu,zn原子沿固相晶界的扩散比较显著,形成网状黄铜包围奥氏体晶粒的组织;在碳钢/黄铜界面,固相向液相中的溶解比较明显,形成岛状富铁相分布于黄铜基体的组织;富铁相中含有较多的cr和ni元素,冷至室温仍为奥氏体.
针对钻杆接头反台肩处存在的外加厚过渡不全及几何缺陷,在静态纯弯曲条件下,用电阻应变片测试了所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通过弯曲疲劳试验对钻杆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缺陷对钻杆寿命影响很大,在台肩深度相同时,缺陷半径越小,钻杆寿命越短.对钻杆接头缺陷的检验标准与钻杆的分级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可调对接头,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进行调节和对接的部件,通常应用于各种管道、线路的连接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管道或线路之间的灵活对接,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采用真空钎焊方法对3a21铝合金进行了试验,针对固态高纯镁在真空下加热挥发的特性,试验研究了炉膛中放置不同质量的活性元素镁对铝合金真空钎焊接头性能的影响。采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和金相显微镜获得并分析了接头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比较炉膛内放置三种不同质量镁的钎缝抗剪强度,当单位体积镁质量达到235g/m3时其强度最高,达到78mpa;金相组织显示,真空钎焊接头中主要强化相为mg2si,单位体积镁质量达到235g/m3时钎缝区宽度最小,约0.06mm;通过获取不同产品在325℃以上的停留时间,可定量掌握炉膛预置固态镁质量。
采用铜(纯铜及含稀土元素钇的铜)+铌的复合中间层进行了钛合金与不锈钢板的真空热轧焊接试验,测试了接头拉伸强度,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rd、能谱对连接界面的微观结构、断口形貌及中间层材料铜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接界面结合良好,无未焊合或开裂处;焊后未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在铌-钛合金界面处存在一厚度约为2.5μm的过渡层,而铜-不锈钢、铌-铜界面的过渡层厚度约为1.9μm;焊后铜晶界处产生了空洞,断口形貌显示出现了沿晶开裂的现象;稀土元素r的加入可以细化铜的晶粒,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时含有稀土元素y的铜层中未形成空洞,随着钇在铜中的质量百分含量由0.01%增加到0.02%,细化晶粒的效果更加显著,与采用纯铜作为中间层材料时的抗拉强度(326.9mpa)相比分别提高了51.3mpa(铜中含钇0.01%,质量分数)和61.7mpa(铜中含钇0.02%质量分数)。
目的:探讨在铸造纯钛表面电火花沉积技术制备中间层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纯钛试件平均分为4组,分别用硅、锆及钴铬合金电极通过电火花沉积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中间层,对照组不作沉积处理,喷砂后测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参照is09693(1999)amd.12005(e)标准在试件中份烧结ti-22瓷粉,测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对钛瓷结合界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能谱分析。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硅电极组中间层的结构。结果:喷砂后各组试件表面粗糙度差异无显著性,硅电极组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最高,为(33.38±3.67)mpa,较其他3组结合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3组间钛瓷结合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各组试件钛瓷结合界面均未见明显氧化层,硅电极组可见中间层与钛基材间有约15~20μm的过渡层。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提示硅电极组中间层中有tin、ti5si3及tisi2生成。结论:通过电火花沉积技术用硅电极在铸造纯钛表面制备中间层可提高其钛瓷结合强度。
职位:园林工程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