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河南省开封市的山陕甘会馆是河南会馆建筑中一颗璀璨的明星,里面的装饰内容多姿多彩,图案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吉祥图案有关的类型,论文通过对会馆内装饰纹样和图案的寓意结合佛教元素,探讨清代商贾的崇佛思想与装饰艺术的融合.
在辉县山西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中,大量的运用了中国民间吉祥图案,主要有植物、神物等,造型上包括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语义上通过谐音、借语、象征等手法,充分体现了商人求财、求福、求平安的美好愿望以及理想而浪漫的生活追求。
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传统民俗文化和比德审美意识等方面,诠释陈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所蕴含的意境和内在文化精神,旨在从古建筑及其装饰艺术中提取若干文化符号,对当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形成借鉴作用,从而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
本文就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设计装饰的艺术文化内涵进行专题分析探究,分为四个构成场景进行归纳,并按照会馆先后次序依次展现,着力挖掘蕴涵在民间建筑群中的艺术文化特色,其表现的中国古代商人求上、求学、求财、求福、求禄,讲究诚信,讲究进退,讲究门面的经商理念;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儒、佛、道结合的哲学观念;精湛的建筑装饰艺术等。
本文从探析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中蕴涵的民间传承文化的教育内涵出发,以四个表现场景为依托,分析其所表现的流传于民间的丰富德化教育内涵,包括处世观念、经营哲理、求上、求学、求财、求福、求禄,讲究诚信,讲究进退,讲究门面的经商理念,儒、佛、道哲学理念融合状态、表现形式等,以挖掘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在当时的德化教育作用,为当今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有力的艺术语言论据。
上海三山会馆位于上海市南浦大桥中山南路1551号,坐北向南。会馆始建于1909年,竣工于1914年,是晚清时期福建省旅沪水果商人集资兴建的一座商业会馆建筑群,主要用于祭祀天后妈祖、交流商业信息和研讨商业活动。
山陕甘会馆建筑形制 山陕甘会馆总面积为3870.29㎡,建筑面积为1882.51㎡,主要建筑面积(包括大殿、配殿、 钟鼓楼等)为887㎡。它同我国古代建筑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一样,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 沿着纵轴线进行设计的。它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建筑主要建筑(照壁和拜殿等),次要建 筑(戏楼和牌楼)。两侧建附属建筑,从南向北,以此为左右翼门,钟鼓二楼,东西配殿和 东西跨院。会馆大院共分为五部分,戏楼、牌楼把会馆分为前中后三个庭院,东西跨院又各 自成为一个完整封闭性的院落。地势北高南低,由南向北依次增高4%。 木雕、砖雕、石雕号称“会馆三绝”。 1.照壁 照壁位于会馆中轴线南端,对会馆起屏蔽作用。沿街东西向,长16.45米,厚0.65米,高 8.95米,青砖砌成,下有高1.24米的青灰石须弥座,台基上下分为上枋、下枋、束腰、圭 角、上枭、下枭等
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的色彩特征是从建筑装饰色彩的整体表现上、使用装饰颜色上、以及装饰色彩的本质上体现出来的。其装饰色彩在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审美观念、装饰风格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的色彩作为物化的、精神的反映,在其形象化的过程中,实践着、丰富着伊斯兰教的教义,使装饰色彩的实践变成了生命的意识和精神的寄托,具有伊斯兰教典型的色彩象征性。这种象征性,所表现出来的装饰色彩的生命意识和装饰意味,既符合装饰美的形式法则,又符合色彩艺术的创造本质。
对《营造法式》中的装饰纹样和彩绘用色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指出了《营造法式》的本质是中华民族的建筑精华与中国文化中礼制精神的统一;传统礼文化中交织着政治与伦理因素;阐释了《营造法式》彩画作中色彩代表的符号意蕴;解析了《营造法式》中龙、凤、麒麟、獬豸、象、熊、仙鹿、天马等纹饰代表的政治符号意蕴;以及海石榴华、化生、麒麟、鱼、鸳鸯、柿蒂纹、琐子、羊等纹饰代表的伦理符号意蕴;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断提高,佛教已不仅仅只是一种信仰,更多是运用艺术装饰来研究表现佛教艺术文化,从而达到佛教装饰的效果.艺术字是通过对传统文字及图案的研究设计来诠释出新的文字艺术效果.我们每个人对梵文文字的见解不同,所雕刻出的文字也会略有不同.我主要是对梵文文字的字体加以研究,从而达到艺术装饰效果,是一种蕴含图案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变形.艺术字能从梵文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梵文的笔画和结构进行合理的变形装饰,书写出美观形象的艺术字.艺术字经过变体后,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是一种字体艺术的创新.我想要把佛教与书法的艺术相融合在一起,我相信佛教文化的传播将更众所周知,然而我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所以想要与书法结合表现出来,在结合自己对佛教以及梵文的理解表现出自己所书写的文字形式.以雕刻的形式把文字表现出来,具体而不失韵味在其中,使整个画面极其富有装饰性意味,画面突显佛教主题结合梵文文字的表现,其装饰效果很强.
窑脸仿木,即利用砖石材料,依据木结构营造技艺,模仿木结构构件,镶嵌在砖石窑洞上面,从而达到装饰功能。从窑脸仿木的发展历程、分布类型、工艺做法、价值特色等方面对窑脸仿木装饰艺术进行了剖析,彰显了仿木构艺术的魅力所在,证明了中国传统营造技术的神圣地位。
开平碉楼其丰富的建筑群落和独特的建筑装饰特色是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相结合,它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成就,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体现了在侨文化的影响下,开平人民对当时西方建筑风格的追崇和对自己家乡热土的热爱。文章通过研究开平碉楼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加工工艺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分析开平碉楼的装饰艺术特色,发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岭南文化有着特别的意义。
多元文化现象反映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中,主要表现为受中亚、西亚诸国以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样式的影响;同时,萨满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现象,均在其建筑装饰中积淀下来。这种多元文化现象使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形成了与内地,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伊斯兰教建筑装饰形式。说明任何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不能够因为改信另一种宗教后就被其断裂的,它的连贯性、持续性、融合性反映在建筑装饰上就形成了艺术的多元性、独特性。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与世界近十亿的伊斯兰民族都遵循一个圣典--《古兰经》,所以其建筑装饰艺术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伊斯兰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色。新疆近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历史上曾经信仰过萨满教、佛教等多种宗教。不同民族的习俗、奇异的地域环境.长期的多元文化融合和积淀,给这些民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富有变化的多民族、多文化色彩的新疆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与审美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 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 布地域最广、风格最为鲜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其中,中国传统 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其重要的一支,且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影响。 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建筑从简单的遮风避雨发展到 融入了民族文化审美元素进行装饰,56个民族在民居的建筑装饰形 式有不同的特点,形成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 的一部份,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又一笔丰厚遗产。研究中国民居建筑装 饰的整体风貌。是对我国建筑装饰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人们采用 象形、会意、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装修造型,图 案及雕饰题材,凭借艺术语言来寄托对于幸福、美好、富庶、吉祥的 向往和追求,这些图案和造型丰富
晚清马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与 人文情怀 马玉山 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约20公里处的安阳 县蒋村乡西蒋村,庄园的主人是清末头品顶戴、广西、广 东巡抚、光禄大夫马丕瑶。马氏庄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 年(1885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布局严谨、规 模宏大,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000年9月25日马氏庄园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官僚府 第。如果说乔家大院浓缩了晋商文化的精髓,那么马氏 庄院则聚集了封建官僚大型府第的精华。 一、概况 马氏庄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至今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分南、中、北三个 区六路计21处院落组成。马氏庄园最辉煌的时候是 曾经作为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行宫。1902年, 因遭受庚子国变而仓皇出逃西安的慈禧和光绪,在签 定辛丑条约后回京
职位:造价助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