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三峡水库水位调节坝二期土石坝振冲加密试桩方案——文章根据砂砾卵石地基,结合相关规范及技术文件、现场试验,对整个试桩过程全面记录.总结编写该文以取得在砂砾卵石地基上进行深层振冲加密地基处理的相关参数。
三峡水库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的兴建,给流域内洄游性鱼类的繁殖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拟修建鱼道作为沟通鱼类洄游的一项重要补救措施。首先论述了国内外现有鱼道工程的运行效果及先进技术,并结合水位调节坝工程特点,确定采用竖缝式鱼道型式。系统介绍了鱼道设计条件拟定、鱼道布置、池室设计、进口及诱鱼补水设计、出口结构、过鱼观测室设计及鱼道水工模型试验等情况,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鱼道设计方案。
水库岸坡滑坡稳定性主要受库水位涨落的影响。由于库区水位变化可概化为二维非稳定流,地下水位变化可采用有限元模拟。三峡水库正常运行时的水位涨落速度在0.6~4.0m/d、高程145~175m之间变化,通过有限元法对库区的马家沟滑坡模拟表明:库水位和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同步升降,水力梯度很小,因此水位涨落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是浮托力作用。在此条件下,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表明,随着水位上升,滑坡稳定性降低,水位上升到165m时,稳定性达到最小,水位再上升则稳定性增大,当滑坡完全淹没在水下时的稳定性高于未被淹没的情况,滑坡最终的稳定性按最小稳定系数评价。
以三峡水库向家淌滑坡为例,运用geo-studio系列软件,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分析该滑坡在日降幅增加条件下的变形情况。通过分析位移-时间场,得出该滑坡工程治理措施在日降幅增加条件下的有效性即位移集中区。结合稳定性-时间曲线分析得出该滑坡所承受日降幅阈值为1.6m/d。通过对库区水位日降幅增加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变形分析,可为三峡库区的科学调度及安全预案编制提供依据。
·卫生管理· 三峡水库坝区库底卫生清理措施及评价 张令要 岳木生 詹发先 谭梁飞 岳金亮 王谷生 彭清华 【中图分类号】r1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2483(2009)0620103203 三峡工程是国家枢纽工程,做好三峡水库库底卫生清理 工作,对维护坝区人群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96年起,国务院三峡工程建 设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和湖北省卫生厅陆续在三峡库区开 展了库底卫生清理工作。2008年三峡工程建设基本结束, 现将1996~2008年,三峡水库坝区库底卫生清理工作进行 系统分析与评价,以期推广应用。 1 卫生清理方法 三峡工程于1997年开工建设,同年开展一期库底卫生 清理;2002年开展二期库底卫生清理,2003年完成二期蓄 水;2005年
三峡水库开县消落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调节坝工程中的泄水闸建在深厚砂卵石基础上。由于泄流单宽流量大,下游消力池消能防冲设计难度大。为解决下游消能防冲问题,通过采取优化设计及模型试验论证,在消力池前段加趾墩,消力池尾坎设置为差动式,海漫采用以1∶20坡比的水流垂直扩散方式,并设加糙墩等多种措施后,泄水闸消能防冲达到了良好效果。
受三峡水库蓄水拦沙影响,坝下游河道将发生长距离、长时期的调整,并引起河势调整、崩岸增加、枯水位下降、荆江三口分流减少等河道反应,需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介绍了国外关于均衡河流与优良河道形态的描述,引入传统五行系统观,分析了比降、流速、床沙、悬沙、水深5个因子的循环激励与制约关系,阐述了河流演变系统自动调整与再平衡过程.为应对河道反应,提出了河道整治与崩岸治理、水库优化调度、河道监测与分析研究等对策,探讨了河道治理原则和典型河段治理思路,建议采用护底加糙、口门改道、潜坝限流等整治措施,以期为坝下游河道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
为研究库水位升降对涉水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距三峡大坝坝址56km处的谭家河滑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库水位升降速率对于滑坡渗流场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gps监测结果,判定谭家河滑坡为典型浮托减重型滑坡。采用geostudio2007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seep/w模块模拟库水位在145~175m之间波动的瞬态渗流场,将渗流场结果应用于slope/w模块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库水位升降速率与边坡地下水位线和稳定性之间的规律,对研究浮托减重型滑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涉及面极广,影响深远,库尾段恰位于西南重镇重庆市,其水面线变化规律及其回水末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正确了解其回水末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2004,2005年原型观测资料,研究了三峡水库围堰发电期135m蓄水位时的库区沿程水位、水面线变化规律,初步确定了各流量级的回水末端位置。
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在我国是1项全新的工程项目,对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工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背景和概况,阐述了其必要性,分析评价了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峡水库汛末蓄水改变了长江中下游的水文过程,对鄱阳湖水位存在潜在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鄱阳湖水位与汉口流量、5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流量的函数关系,并假设该函数关系在三峡水库运行前后保持不变。通过三峡水库运行后引起的汉口流量改变值,得到鄱阳湖水位的变化量。拟定3种不同的蓄水方案,分析了鄱阳湖水位受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大小及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受蓄水影响,起蓄时间10月1日、9月15日和9月1日对应的星子站水位降低值分别为2.23、1.37和1.05m,都昌站分别为2.10、1.29和0.99m,康山站分别为1.38、0.9l和o.68m。水位影响随起蓄时间的提前而减弱,空间上呈北高南低的格局。从消除或减免三峡水库蓄水对鄱阳湖的影响角度,建议优化三峡水库汛末蓄水调度方式,并做好与鄱阳湖5河支流水库调度之间的协调。
以统计学为基础,通过对历史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三峡蓄水前后沙市河段航道水位变化现象,找出其变化规律,可为今后长江沙市河段的航道维护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水库土石坝设计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土石坝的概况,并通过对水库土石坝病害整治设计的经验,主要介绍了碾压式土石坝在除险加固设计时的坝坡抗滑稳定计算、坝坡加固设计、大坝渗漏整治设计的几点体会,并对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三峡库区消落带概况 水库消落带,即水库的水位涨落带,是指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水库淹没土地露出水 面的一段特殊区域。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了使三峡水库长期保持大部分有效库容, 水库采取了“蓄清排浑”的运行方案,即在每年汛期(6~9月)长江上游来沙量最大之前, 将水库水位降至145米,并开闸放水排沙,而在汛期后(10月)开始蓄水,将水位升至最高 175米,以拦蓄清水发挥水库效益。这样,在库区两岸就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米、面积近437~ 446平方千米的巨大消落带。这一巨大消落带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所在的26个库区区县, 其中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面积约306.28平方千米,岸线长达4881.3千米。 二、三峡库区消落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污染 三峡库区消落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奉节、巫山等三峡核心景区内的消落带,由于 库岸坡度
汛限水位优化调度在进一步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的同时必然影响水库淤积发展过程,进而影响航运状况。文中运用一维及二维非恒定流非均匀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汛限水位优化调度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及航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汛限水位优化调度方案后,三峡水库的淤积发展过程将加快,但是,在三峡水库运行的前100年内,这种淤积差别并不大。优化调度对各个河段淤积的影响程度不同,从绝对量来说,水库下段受优化调度影响最大,一度出现的淤积量差别是最大的;从相对量来说,水库变动回水区下段及常年回水区上段受优化调度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下段。从变动回水区航运情况看,优化调度对铜锣峡以下河段航运的影响不大,对铜锣峡以上河段,由于受上游水库修建及来水来沙减少造成的冲刷的影响,优化调度的影响也并不明显。
一、三峡库区消落带概况\r\n水库消落带,即水库的水位涨落带,是指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水库淹没土地露出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
水库土石坝的坝坡稳定分析——土石坝安全鉴定对于已建多年的水库的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若坝基或坝肩存在渗漏现象,将会严重影响坝体的稳定。针对土石坝上、下游边坡的稳定分析,详细介绍了条分发法和marc软件的原理和具体使用,供土石坝的安全稳定性分析参考。...
振动水冲法加密技术在三峡工程二期围堰中的应用——为确保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深槽防渗墙施工槽孔稳定,水下抛填的低密度风化砂应达到一定密实度.采用振动水冲法加密技术对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深水抛填风化砂进行加密,最大振冲深度达30m,使振冲后风化砂达到中密至...
三峡工程茅坪溪土石坝防渗设计——茅坪溪土石坝是三峡水利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型.是目前国内兴建的第1座沥青混凝土心墙高土石坝,其技术难度很高,且无成熟经验借鉴。具体介绍了大坝防渗系统的布置、结构型式,各种不同防渗型式之间...
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水库蓄水前必须进行库底清理。长江三峡工程今年6月即将实现135米水位蓄水,蓄水前的库底清理工作,是依法按规范进行水库建设的体现,是保证枢纽工程及水库运行安全的需要,也是防止水库水质污染、保护库区及下游人群健康的需要,因而是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工
每年汛期与蓄水期三峡水库近坝段水域会有大量漂浮物聚集;为探索三峡水库近坝段水域(坝前及以上约12.7km长的河段)水面漂浮物对水质的影响;2018年开展了漂浮物覆盖水体水质跟踪监测和漂浮物浸泡试验;并以20142018年的漂浮物产量和近坝段水域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漂浮物会提高坝前覆盖水体的氮类营养盐水平和有机污染物浓度;引起河湾漂浮物覆盖水域氨氮(nh3-n)浓度升高;致使氮类营养盐组成的变化和由于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比值(cod_(mn)/toc)的差异变化对水体产生有机污染.除nh_3-n外;坝前水域受漂浮物影响程度大于河湾区域;漂浮物对河湾水质的影响在蓄水期更为明显;漂浮物覆盖水体垂直方向上2m内水质因子无明显分层现象;相比综合类漂浮物;植物类漂浮物对水质的影响更迅速和明显;漂浮物仅在其覆盖的水体小范围内对氮类营养盐指标造成影响;漂浮物产量的增加会增大近坝段水域水体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cod_(mn))浓度;形成一定的影响规律.因此;合理布置清漂作业点;高效及时地开展漂浮物清理工作;短期内优先打捞植物类漂浮物;合理实施水库调度以减少漂浮物聚集量与缩短滞留时长;加强漂浮物影响水体的水质监测对近坝区河段水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职位:灯光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