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本文致力于研究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的作用机制,从住房需求方程出发,构建了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分析模型,并利用1995年1月-2004年7月北京市城八区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应的确是影响住房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土地供应很大程度上通过影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房价的预期而作用于当前房价的变化。
土地是住房开发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中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这一所有权制度决定了城市土地供应被地方政府完全垄断。在这一现实基础上,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6个大中城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住房市场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时,垄断造成的住宅用地供应量不足会导致增加土地供应量非但不能拉低房价,反而会起到助推房价的作用。只有当市场需求增加较为平缓时,增加土地供应才能有效降低住房价。因此,要抑制住
以上海市为例,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基于预期的房地产价格模型分析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是:土地供应能通过预期作用对住房价格产生负影响;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01。研究结论为:为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措施是可行的;稳定土地供应有助于稳定房价;土地囤积将减弱住房价格对土地供应变化的时效,应抑制土地囤积行为。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住房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弊得失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心的焦点话题,对社会民生也举足轻重,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却很缺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对经济适用房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根据本文理论模型的分析,如果期望经济适用房能对商品住宅价格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要有很多必要前提。最关键有两个:首先,经适房的供应要对商品住房供应不产生过度的挤占,其次是通过替代效应来削减中高收入群体对商品住房需求。但第一个前提在现实中越来越难实现,第二个前提则只有在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之后有余力时候才能考虑,否则就有违保障的出发点。本文结论是,保障性住房要回归保障低收入家庭的本质,要与商品住房体系做实质切割,对其抑制房价的效应不应有过高期望。
住房价格是关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十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住房调控政策,对住房价格进行调控,并且调控力度不断加强.本文重点分析住房调控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主要从银行信贷政策、限购、税收等角度展开研究,并对国家政府出台住房调控政策提出了建议.
以lancaster的新消费者理论和rosen的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构建了hedonic价格模型的分析框架。以保定市住房为样本,对建模中的变量选择、函数形式设定及模型检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中心化方法消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异方差稳健性ols回归分析,估计了楼龄、住房面积、所在楼层、行政区位和挂牌时间等特征的参数。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表现良好,上述特征对住房价格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对我国2004-2012年10个指标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并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考察了住房价格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土地交易价格、城镇人口、家庭人均收入、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是影响我国城市房价的重要因素。城市住房价格与地价、城市基本面因素基本一致,调控住房价格应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结合起来,协调一致;货币政策数量工具较之价格工具更适合对住房价格水平进行引导,定向降准同样适合于房地产调控。
如何认识住房价格与住房价格基本稳定——自2003年以来,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一直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工作的目标。由于住房供给的总体均衡状况和结构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住房价格,因此房价基本稳定是房地产市场宏...
本文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评价中国住房价格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并通过2003年至2012年间中国房地产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对住房价格上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十年间全国房价收入比偏高,房价增长过快,住房价格宏观调控效果明显。货币供应量、五年期贷款利率、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额以及土地开发面积等因素能显著地解释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本文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评价中国住房价格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并通过2003年至2012年间中国房地产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对住房价格上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十年间全国房价收入比偏高,房价增长过快,住房价格宏观调控效果明显。货币供应量、五年期贷款利率、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额以及土地开发面积等因素能显著地解释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始终不减,出现炒房热,泡沫经济等不良现象。我国政府对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其中就包括土地供应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本文将从土地供应政策入手,分析政策下房地产市场价格受到的影响,探讨在土地供应政策下,房地产市场如何进行相应调控。
笔者以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消费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开发商住房投资的影响途径为基础,通过对2000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除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住房投资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一致的持续正向响应以外,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过程。因此,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分析房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效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质量调整是编制住房价格指数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利用hedonic回归控制质量不变是国外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文章讨论了混合时间虚拟变量法、邻期时间虚拟变量法和特征价格指数法等三种常用hedonic住房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在实证分析中,瓦尔德检验拒绝了混合和邻期函数参数稳定性的假设。通过比较上述三种方法计算的价格指数的差异,发现虽然部分邻期函数参数不稳定,但其计算的环比价格指数与费雪特征价格指数相近。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编制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卡斯-席勒住房价格指数为代表,对中美住房价格指数编制的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国的住房价格指数提出了建议。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学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土地供应量和土地市场化水平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
为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促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与消费,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价格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 [1998]23号)、《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意见》(鄂政发[1998]65号)、 《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物价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促进住房建设和消费意见的通知》(鄂 政发[1999]29号)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湖北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促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与消费,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国发[1998]23号)、《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意见》(鄂政发[1998]65 号)、《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物价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促进住房建设和消费意见的通知》 (鄂政发
2015年2月,中国城市住房(一手房)价格288指数为1079.5a,较上月下降1.0点,环比下跌0.06%,跌幅较上月缩小0.04个百分点,全国一手房价格指数连续十一个月出现下跌,同比跌幅扩大至1.62%。
全装修住房是住宅建设发展的大方向,它的好处确实多多:从社会角度而言,避免二次装修对建筑体的破坏和建筑材料的浪费:从城市的环保角度而言,省却了大量因二次装修带来的钢、塑、木、陶瓷、电线等抛弃物以及能源浪费和噪音、粉尘和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从家庭角度而言,省心、省力、省时间、又益于身心健康;从开发商角
住房价格指数,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把握住房市场价格发展变化规律和现状特征,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熟悉住房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对于应用和编制住房价格指数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住房价格指数编制过程中质量调整问题为重点,对现有住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讨论了指数编制方法的选择原则,对我国住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提出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一路攀升。笔者认为,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对住房的需求量过大,建筑成本升高,大量民间资本参与炒作、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和开发商的开发销售措施等。因此,调控住房价格应当目标明确,大力兴建经济适用房和完善廉租房制度,为民间资本开辟投资新途径,同时要加强对外资的监管。
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商品房价格。结合1998年至今的m2货币供应量,以计量经济学为工具,建立了一个商品房价格的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并对其有效性做了全面的检验。
本文利用香港比较完整的房价、消费和薪金数据,运用误差纠正模型分析了房价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反映了香港地区(1982年—2006年)消费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同时也为内地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职位:幕墙材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