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土地生态景观分类是土地分类的深化,土地生态景观分析能够更好地审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文章以天津滨海新区重点海岸带为研究区域,以高精度航空影像和GF-2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Naveh的景观分类系统完成了研究区的土地生态景观遥感调查。在遥感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斑块面积(CA)、斑块数量(NP)、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LPI)等12项景观格局指标对研究区的景观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1)工业及居住景观呈团块式聚集,农业景观和人工养殖景观破碎程度较高;2)研究区景观异质性明显,景观格局类型稳定性差且景观格局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工业及沿岸浅海区规划较好,然而荒漠景观分布面积较多且集中,需要重点规划和治理。研究表明景观格局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区景观的基本特征,对研究区今后的生态环境改善、旅游景观分析以及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岸带——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区,利用1990,1995,2000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6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类型空间格局重心变化3种指标模型,利用gis和地统计学,分析了我国北方典型滨海带1990—2010年4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程度、速度、扩张形式和时空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北方滨海带——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时期,水域面积减少了233.04km2,而建设用地逐年扩张,且其动态度达9.58%;同时水域、耕地和未利用地不断转为建设用地.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变化主要源于政策导向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岸带———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区,利用1990,1995,2000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6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类型空间格局重心变化3种指标模型,利用gis和地统计学,分析了我国北方典型滨海带1990—2010年4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程度、速度、扩张形式和时空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北方滨海带———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时期,水域面积减少了233.04km2,而建设用地逐年扩张,且其动态度达9.58%;同时水域、耕地和未利用地不断转为建设用地.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变化主要源于政策导向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岸带———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区,利用1990,1995,2000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6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类型空间格局重心变化3种指标模型,利用gis和地统计学,分析了我国北方典型滨海带1990—2010年4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程度、速度、扩张形式和时空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北方滨海带———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时期,水域面积减少了233.04km2,而建设用地逐年扩张,且其动态度达9.58%;同时水域、耕地和未利用地不断转为建设用地.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变化主要源于政策导向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根据遥感影像,对天津市滨海新区1994年至2006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分析,并制定滨海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滨海新区1994年至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滨海新区整体集约利用程度较低,除2005年为较集约外,1994~1999年为粗放利用,其他年份处于基本集约水平,尚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最后对滨海新区土地进一步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天津滨海新区(下称新区)近几年房地产开发中的住房投资过高,政府应关注当年的去化率。新区户籍人口大多拥有自住房,住房困难家庭较少。至2020年,新区人口密度和gdp总量均与住房销售面积正相关;塘沽依然是新区商品房销售热区,大港占比快速上升,汉沽交易量相对较少,这需要通过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划分四个m^2价格段、四种m^2户型面积分别进行预测,以百分比和m^2显示;以商品房、蓝白领公寓、社会租赁房各类住房总需求预测供应总量;以就业机会、交通便利性、配套设施完备及其他为主要选址因素,建立住房选址评价体系和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合成层次总权重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软件实现计算操作。实现新区预测住房供应结构应将核心区向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方向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区;将服务业与工业融合,使其高度关联;注重智能化、生态环保等一系列建设,使其与产业布局的区域特点相对接。
天津滨海新区(下称新区)近几年房地产开发中的住房投资过高,政府应关注当年的去化率。新区户籍人口大多拥有自住房,住房困难家庭较少。至2020年,新区人口密度和gdp总量均与住房销售面积正相关;塘沽依然是新区商品房销售热区,大港占比快速上升,汉沽交易量相对较少,这需要通过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划分四个m^2价格段、四种m^2户型面积分别进行预测,以百分比和m^2显示;以商品房、蓝白领公寓、社会租赁房各类住房总需求预测供应总量;以就业机会、交通便利性、配套设施完备及其他为主要选址因素,建立住房选址评价体系和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合成层次总权重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软件实现计算操作。实现新区预测住房供应结构应将核心区向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方向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区;将服务业与工业融合,使其高度关联;注重智能化、生态环保等一系列建设,使其与产业布局的区域特点相对接。
利用天津滨海新区1979、1987、1992、1997、2005、2008年6期的卫星遥感(tm)图像解译数据,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支持下,对该区域1979—2008年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8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而林草地面积急剧下降,农用地面积也呈增加趋势,湿地面积增加较不明显。该区土地利用景观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在人类开发活动的干扰下,景观多样性、均匀度降低,不均匀性增强,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加强,蔓延度水平差,连通性不好。该区建设用地较为集中,城镇化建设加剧,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明显干扰;尤其是湿地景观、农用地、林草地等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景观类型也基本呈现出破碎化、分散趋势,亟需加强生态保护。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构建景观廊道及安全格局等建议。
本文以笔者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用地进行控制测量和数字化地形测绘中的实践为研究背景,论文首先分析了任务的内容及工程环境,进而探讨了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的思路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出了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实施步骤,全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随着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即将浮出水面。其中“在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总体战略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区域定位,并实行差别化的区域调控政策,避免区域过载,实现区域协调”的方针,与规划中的滨海新区建设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宏观经济、居民收入、新区规划和重点工业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经济“第三极”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发展良机。
特区经济specialzoneeconomy2011年9月 瞭望环渤海 摘要:研究天津滨海新区房地产价格及其构成,判断房地产市场是 否存在泡沫,对滨海新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 析了滨海新区房地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房地产的泡沫产生进行了 判断,在政策调控层面上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空置率;预警系统 abstract:itisimportantofthehealthydevelopment fortianjinbinhainewarearealestatetostudythere- alestatepriceandcomponentandtoestimateifthere arebubbleintianjinbinhainewareareale
1 建设工程设计协议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建设单位(甲方): 设计单位(乙方): 签订日期: 2 目录 1、项目概况 2、设计依据 3、服务范围及成果要求 4、设计进度 5、成本控制 6、协议金额及付款 7、图纸及设计变更 8、乙方与外方设计单位关系 9、双方责任 10、违约责任 11、争议与仲裁 12、其它条款 13、协议生效与终止 15、附件 3 1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 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和天津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并结 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双方在设计过程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经 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补充协议。 1.1、项目名称: 1.2、项目地点: 1.3、建设规模:(1)9#地总建筑面积约258000m2,其中地上住
研究天津滨海新区房地产价格及其构成,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对滨海新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滨海新区房地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房地产的泡沫产生进行了判断,在政策调控层面上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介绍了土地承载力的概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滨海新区土地承载力进行了评价,从经济和资源环境2方面提出了提高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承载力的对策。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andcoverchange)最终会反过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区域,使用envi软件通过面向对象解译的方法分别对2005、2010、2014年的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得到3期的解译数据;然后,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的面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以建筑用地、未利用地的大幅增加及水域的锐减为主。2005~2014年9年间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量分别为13638.15hm~2、6926.94hm~2;植被和盐田的面积都是减少的,而植被减少的面积最多,减少的面积量为10673.28hm~2。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人口、政策驱动因子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本文基于天津滨海新区2005、2010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动态度等模型定量化分析了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通过ca-markov模型合理预测了研究区未来的土地利用格局,并将2015年模拟数据与2015年实际解译数据进行精度检验,根据扩展的kappa指数可知2个图层间的一致性程度较高,说明模拟的精度较好。进而对202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与2005—2015年相比,2015—2025年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耕地为主;其中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在原来的基础上将继续向外扩展,水域的面积将持续增加,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将持续减少,耕地面积将持续大幅度减少;土地利用的变化幅度较大。这表明研究区未来的土地利用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应提前做好相关应对措施。本文研究可为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文章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地域环境及文化进行分析,探讨天津滨海新区现有城市景观形象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取天津滨海新区的特色地域文化要素,并提出要将天津地域文化要素融入城市景观形象设计的诸要素之中,最后总结出天津滨海新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原则。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形象设计,有利于发掘城市文化的特色、提升滨海新区城市景观的总体形象设计,符合滨海新区城市定位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导致了能源消耗巨大,天津是经济大市,同样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能型社会的道路。节约型社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尽可能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
由天津海泰控股集团编写的《ht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日前通过专家评审,并一致推荐以该标准为基础编写天津市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企业标准编写组的汇报,对标准中的每项条款进行了仔细、翔实地质询和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的编制以国家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既结合了天津市特色的资源环境条件,又充分考虑了
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工程新港四号路地道综合管沟的设计中,尝试以大直径(dn3000)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pccp)作为综合管沟的管材,同时依托中央大道地道修建,利用津滨轻轨托换的工艺箱体对管沟进行连接。介绍了管沟断面形式、管线布置、基础做法、防水措施、接口处理、节点处理及配套设施等设计内容,为综合管沟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于2008年7~9月,采用样带取样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cca)对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类型及其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在排序轴上的位置反映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差异是形成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速效氮含量,而ph、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的影响较小。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在排序空间中的位置,也决定了群落物种组成这一基本的群落特征。优势种的排序结果与样方的结果极其相似,说明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
以天津滨海新区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固化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微结构特征,分析其固化机理.添加剂的加入使得其孔隙变小,结构变得比较致密,固化后土体强度得到了一定提高.此外,对土的宏观力学性质与微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天津南港工业区用地由填海造地生成,场地土为ⅳ类中软场地土,不能满足建筑物上部结构对地基土的需求,文章根据施工打桩工地情况,探讨桩型选择、桩基施工技术方案及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以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了诊断评价。首先从湿地生态特征、整体功能特征和社会经济3方面选取2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评价等级分为很健康、健康、一般、一般病态、疾病5级,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界定等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诊断,评价综合得分为0.48,健康水平处于疾病状态,主要表现在水质污染严重和水源保证水平低、景观破碎化、功能退化3个方面。
天津滨海新区八闽大厦采用类设计的模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塑造富有福建海丝文化特色的建筑形象。符号在其中作为了重要的手段,以符号暗喻建筑的内在含义,但是形式上并不完全模仿传统建筑,而是在结合建筑自身功能的同时对传统进行提炼和升华。
职位:公路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