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文中在压缩机型号相同、毛细管节流长度和形状不变、室内换热器及室外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对室内、外侧铜管套翅片换热器的流路布置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根据实验测试数据表明:室内、外换热器做蒸发器时采用顺流,做冷凝器时采用逆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和热泵系统的性能,使得单冷空调能效更高,该设计分析为铜管套翅片式空调器性能研究、提高能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空调行业普遍采用的翅片管换热器的研究情况,通过对平片、波纹片、开缝及百叶窗片强化翅片管换热器的研究进展介绍,指出了目前翅片管换热器研究的不足,展望了研究方向。
如何选择散热器翅片管换热器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通过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换热器的性能曲线,此外还对换热器内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从实验和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实验所得传热因子较模拟结果有12%范围内的减小,而阻力因子...
本文通过对r407c制冷剂房间空调器换热器分别采用顺流和逆流两种布置方式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比较,指出,采用逆流布置方式能够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而且,换热器排数越多,采用逆流布置方式也就更容易接近真正的纯逆流,换热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本文通过对r407c制冷剂房间空调器换热器分别采用顺流和逆流两种布置方式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比较,指出,采用逆流布置方式能够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而且,换热器排数越多,采用逆流布置方式也就更容易接近真正的纯逆流,换热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风冷翅片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以铜铝复合翅片管为研究对象,结合翅片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给出其传热过程的物理模型。通过流固界面传热耦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进行模拟,对翅片管在不同风速、风温下的翅片管换热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
利用evap-cond软件对高温冷库中吊顶式空气冷却器的翅片换热器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支路数以及不同流路布置方式(顺交叉u型、逆交ku型、顺交叉s型)对换热器换热量、制冷剂压降及过热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给定的空气冷却器换热器参数,支路数为10的顺交叉u型为最佳的组合,为空气冷却器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为了得到u型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单元数计算式,以u型翅片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翅片管换热模型,推导出了逆流和顺流2种流体流动趋势的传热单元数计算式(ntu计算式).分别采用推导出的传热单元数计算式(ε-ntu法)和前人推导出的平均温差关系式(lmtd法)计算u型翅片管传热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温度为45~60℃,热水流量为30~110kg/h时,由ε-ntu法和lmtd法计算出来的翅片管传热系数相差很小.所推导出来的u型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单元数计算式是合理的.
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就某窗式空调器的冷凝器发卡管的布置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调整过热气体管路、气液两相管路和过冷管路的数目,增强冷凝器的换热能力,降低冷凝压力,实现空调性能的优化。根据试验测得的冷凝器换热管温度,分析造成3种管路布置方式测点温度变化的原因。
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就某窗式空调器的冷凝器发卡管的布置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调整过热气体管路、气液两相管路和过冷管路的数目,增强冷凝器的换热能力,降低冷凝压力,实现空调性能的优化。根据试验测得的冷凝器换热管温度,分析造成3种管路布置方式测点温度变化的原因。
内展翅片管及其换热器的应用——介绍了内展翅片管及其换热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实验、应用情况,对内展翅片管换热器与普通光管及传统的外翅片管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针对特殊的气———液热交换场合使用内展翅片换热器的合理性。
带毛细管调节制冷剂流量的翅片管换热器仿真——通过开发已知入口参数计算壅塞特性的毛细管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带毛细管的多支路换热器仿真模型中,引入相应的换热器各支路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辅助方程,给出一种适合带毛细管调节制冷剂流量分配的换热器的仿真模型和...
热泵型屋顶式空调机组参数 1.热泵型屋顶式空调机组(k-1、k-2)应按本图相关要求订货,壁板厚 50mm。 2.机组配套提供型钢底座,并设置减振垫。 3.机组露天放置,须考虑相关防护措施。 4.风机应采用低噪音型,且做减振处理。机组主要参数如下: l=40000m/h,机外余压1000pa。制冷量:287kw; 制热量:292kw;耗电量:132kw; 冷凝再热量:150kw。 5.机组内带检修门的功能段设低压防潮灯及控制开关。 6.机组自带冷凝水排水管(设存水弯)。 7.机组自带控制柜。控制要求如下: (1)机组自带远程启停及运行控制面板,引至控制室,应能显示室 内温湿度及送风状态的温湿度。 (2)机组进、出风口带手动对开式多叶调节风阀。 (3)k-1,k-2的控制要求: k-1空调机组新风管设有新风电动风阀2个k1-x1和k1-x
随着能效要求的提高,空调器使用的两器越来越大,流路设计越来越复杂。高效、快速、省时省力的完成流路设计,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换热器的效率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由此换热器的仿真软件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greatlab仿真软件的控制方程及设计所做的假设,并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对仿真软件在实际应用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行了说明。
通过三维层流数值模拟,与平片计算结果对比,设计了适用于低流速和re数(迎面风速1-3m/s,对应re数901-2702)下的空调蒸发器用管翅式换热器的开缝翅片形式。研究表明:在上述迎面风速和re数范围内,开缝翅片性能曲线和平片性能曲线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交叉点,对应re数称为转折re数,在交叉点前的速度和re数范围内,平片换热器的综合性能优于开缝翅片,而在高于转折re数后,随着迎面风速的增大,开缝翅片的综合换热性能将越来越优于平片;依据“前疏后密”原则适当减少开缝翅片换热器开缝的条数,可以有效降低转折re数,并显著改善低流速和re数下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另外,再次验证了场协同理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协同性与换热器换热量间的必然联系。
冷热流体哪一个走管程哪一个走壳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难以有统 一的定则,但总的要求是首先有利于传热和防腐,其次是要减少流体流 动阻力和结垢,便于清洗等。一般可参考如下原则并结合具体工艺确 定。 1)饱和蒸汽宜走壳程,因饱和蒸汽比较清洁,表面传热系数与流速无 关,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2)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一般以壳程为宜,因在壳程re>100即可达到湍 流。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流动阻力损失允许,将这类流体通入管内并采 用多管程结构,亦可得到较高的表面传热系数。 3)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宜将表面传热系数大的 流体通入壳程,以减小热应力。 4)需要被冷却物料一般选壳程,便于散热。 以上各点常常不可能同时满足,应抓住主要方面,例如首先从流体的压 力、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来考虑,然后再从对阻力降低或其他要求予以 校核选定。 一般可参考如下原则并结合具体工艺确定。 1、腐
在列管式换热器的使用过程中,常因个别管子有缺陷而出现双向介质相互泄漏的现象。对于标准冷换设备,可利用标准工装进行试压查漏。而非标准的冷换设备,则需专门制作一套试压工装,以便准确查出管子的漏点。然而,专门制作的工装造价高,使用效率低,一套工装要花上万元,也许只用一
根据某空调换热器翅片制件的形状尺寸,从提高散热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考虑,对翅片的片型进行了选择并确定了其结构尺寸;通过对空调换热器翅片制件的冲压工艺性及冲压工艺方案的分析,确定了包括6次拉伸、冲孔、二次翻边、切边、分条和切断及空工位在内的21工位级进冲压的工艺方案;对制件排样图进行了设计,并最终设计出了一副合理的空调换热器翅片用多工位级进模。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分析,目的一是提高传热效率的分析,二是降低设备加工制造成本的设计分析。优化设计是使能量最大限度被利用,最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
对试验使用条缝翅片换热器及r410a工质的空气源热泵空调器的除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除霜过程中热泵样机的制热量、输入功率、室外换热器进出口温度及压力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热泵样机的除霜损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室外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降低,热泵机组在除霜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及从空调房间中吸收的热量增大,尤其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除霜过程中的损失增大更快。由于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大霜层增长速度加快,除霜过程中的损失占结霜/除霜循环总耗能及总制热量的比例增加,因此热泵机组结霜/除霜循环的平均制热量及cop迅速减小。与使用平翅片换热器的热泵机组除霜性能的比较表明,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条缝片换热器热泵机组的结霜/除霜循环平均性能衰减速度要快的多。
职位:公路专业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