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1、事故经过2008年8月11日上午11:50分左右,我市某家医院的一台病床电梯从5层开始溜车,至3-4层之间时限速器——安全钳动作,从而避免了一起电梯事故的发生。当时,电梯中大
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电梯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其中,大众认知、维护保养和管理的问题多多。发生故事原因多种多样,怎样避免类似问题出现是我们大众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
2010年,某塑料制品厂发生一起简易货运升降电梯伤人事故,造成1名在电梯内装卸货物的工人当场死亡。经现场查勘,认定该事故系设备出现故障后,操作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章操作,使设备故障扩大化所致。
35http:www.***.***电梯工业 随着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如雨 后春笋般地迅猛增长,电梯作为 现代文明象征,机电合一的特种 设备已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和人 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便捷运输工具。 当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 梯生产基地和电梯使用国家,为 此,对电梯安全检测已是我们检 验检测机构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近年来,世界各种品牌的电 梯纷纷登陆中国,在如此庞大电 梯市场的冲刷下,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相关 的配套文件,特别《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条例》、《电梯监督检验规 程》等法规对电梯的有序管理起 到了有效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但 是,特种设备的检验机构因成 立时间较短,工作量大,检测环 境复杂,配套的法律、法规不齐 全,检测手段尚落后等原因,都 将给检验检测工作埋下了多种不 安全因素,致使检验检测中的人 身伤亡事故屡屡发生。在沉痛的 教
中小学楼梯事故分析与防治——近几年,在全国发生的中小学生拥挤踩踏验算。事故中,83%发生在楼梯问,事故多是由楼梯间内学生拥挤导致栏杆倒塌引起的,故楼梯栏杆设计时不能仅在建筑设计中做构造处理,更应对共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刚度验算。
中小学楼梯事故分析与防治 作者:黄德才,董明海,王志骞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刊名:建筑技术 英文刊名:architecturetechnology 年,卷(期):2004,35(4)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7条) 1.gbj99-1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2.焦新坚决遏制中小学校楼梯间拥挤伤亡事故2002 3.张爱静;刁丽杰;张维军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梯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2000(03) 4.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99sj403楼梯建筑构造 6.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7.gbj1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87 引证文献(2条) 1.冯鹏.齐玉军.叶列平.陈必光.王绥明gfrp栏杆的受力性能及其结构安全性研究[期刊论文]-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
电梯冲顶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江苏省江都市某宾馆有一台9层的客梯。2008年5月10日上午,1名乘客从宾馆1层 乘电梯上8层。进入电梯轿厢后,他按下了“8f(8层)”的信号,电梯关门后向上运行,但到 了8层后电梯并未停车,继续向上运行,越过顶楼9层后发生冲顶,直至电梯对重框压实 在缓冲器上,轿厢瞬间下蹲引起安全钳动作刹车。电梯冲顶瞬间,该乘客因为受到向上的 惯性作用,头部径直撞上了电梯轿厢的顶部,随后又由于向下的重力作用,人重重地摔在 电梯地板上。事故发生后,这名乘客受伤严重,被宾馆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而宾馆的电梯 门系统、对重缓冲器也受到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近2万元。 事故原因 接到事故报告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人员立即会同电梯厂家及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工作人员来到事故现场,组成事故调查小组,展开事故调查。 调查人员首先对该宾馆的工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一) 案例1:某机械厂金工车间主任准备从3楼到1楼去找车间检验员来检验一批零件,按了几 次召唤按钮,电梯显示装置的灯不亮,只听到井道内有电梯行动的响声,原来此刻电梯正在 检修,故而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没有将指层灯开关打开,后来多次听到3楼呼叫,就把 电梯开往3楼。当电梯从上往下运行将到达3楼时,驾驶员停下电梯拉开层门50cm左右 准备相告不能载客,想不到该主任见3楼层门徐徐打开就立即跨了进去,结果从轿厢底部坠 落底坑,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 (1)管理上有缺陷。电梯驾驶系特种作业,该厂对电梯驾驶员没有进行严格正规的技术培 训。电梯的安全使用规程虽有,但没有挂出,乘电梯比较混乱,导致事故的发生。(2)违 章作业。电梯司机在电梯未到位,轿厢门开着的情况下,弯腰用手拨动门锁打开了3楼厅门, 导致该主任误以为轿厢到位而一脚踏空跌入井道致死。 案例2:本市某街道刃具厂有一台按钮选层
1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一) 案例1:某机械厂金工车间主任准备从3楼到1楼去找车间检验员来检验一批零件,按了几 次召唤按钮,电梯显示装置的灯不亮,只听到井道内有电梯行动的响声,原来此刻电梯正在 检修,故而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没有将指层灯开关打开,后来多次听到3楼呼叫,就把 电梯开往3楼。当电梯从上往下运行将到达3楼时,驾驶员停下电梯拉开层门50cm左右 准备相告不能载客,想不到该主任见3楼层门徐徐打开就立即跨了进去,结果从轿厢底部坠 落底坑,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 (1)管理上有缺陷。电梯驾驶系特种作业,该厂对电梯驾驶员没有进行严格正规的技术培 训。电梯的安全使用规程虽有,但没有挂出,乘电梯比较混乱,导致事故的发生。(2)违章 作业。电梯司机在电梯未到位,轿厢门开着的情况下,弯腰用手拨动门锁打开了3楼厅门, 导致该主任误以为轿厢到位而一脚踏空跌入井道致死。 案例2:本市某街道刃具厂有一台
管理制度的缺失、人的不规范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一种事故树分析原理,以电梯事故的顶层因素为起点,逐层分析诱发电梯事故最小事故神经元(引发事故的最小因素或部件),客观分析出与真实事故诱因相近的电梯事故调查结果,为电梯事故调查结论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奠定基础。
通过对一起高层住宅电梯遭受雷击事故的现场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气原因是雷害生成的首要条件,地闪观测资料证实有雷电发生,地理环境显示建筑物位于河流附近而且是高层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天面,三种外部条件是外因,内部原因是:在高层建筑物已安装了外部防雷装置且符合国家标准及电梯的供电线路也安装了多级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情况下,电梯的控制系统最容易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损坏导致电梯控制箱内的电路板、变频器损坏出现停止运行。
通过对一次spd检测实例中发生的停电事故的分析,提出了安装和检测spd的注意事项,对检测人员及检测流程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最新整理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事故是指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人 员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 对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 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 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于 涉及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电梯)的不安全状态往往会发生事故隐患甚至事故 发生。事实上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经常给人们带 来各种各样的伤害,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系统分析电梯使用中存在 着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最大限度的保障电梯的安全使 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电梯使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xx)中
电梯在正常运行时发生的蹲底或冲顶事故原因 1、电气安全装置失灵 a、强迫减速装置失灵。当电梯失控冲向井道顶端或底部时,首先经过的是强迫减速开 关,如果这一开关失灵或减速继电器出头粘连不释放,电梯到达端站前不能减速,即轿厢仍 以恒速运行直至蹲底或冲顶; b、位置开关失灵。如果强迫减速开关未能使电梯减速、停止,特别是当电梯以满载下 行越出底层位置后,下限位开关失效,不能断开控制电路使制动器抱闸,即使极限开关有效, 电梯也将发生蹲底事故。因此电梯到达极限开关位置后,轿厢撞板与缓冲器顶面的距离仅有 150mm~200mm。 在这有限的距离内能否平稳地制停轿厢?从运动学上考虑,制停距离主要决定于运动物 体的惯性的制动力的大小,设定制动力恒定不变,那么惯性越大,则制动减速越慢,制动距 离越长。对满载下行又未经减速的电梯来说,要想制停轿厢,不发生蹲底事故是不可能的 c、开关失灵。在强迫减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aaaaaa 电梯厅门事故原因综合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时间:2013-7-1216:08:56 根据目前国内外电梯事故有关的统计资料显示,现在所有的电梯事故中,80% 发生在电梯的出入口―厅门处,即剪切、挤压、坠落重大伤亡事故。而且这类事故对 当事人有较大的伤害,大部分危及生命。因此应对电梯厅门事故进行分析,使所有从 事电梯维保人员对厅门处事故从思想上重视,工作上认真负责,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杜绝这类事故的发生. 排除方法: 在电梯维修期间发生的这类事故,多数是由于检修人员不按规范进行检修工作。如开 启厅门而不设立危险标志或派人看守,短接安全回路行车等造成厅门处事故。这方面 可以通过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等手段来控制。但一 台正常运行的电梯,导致电梯出入口伤害事故的因素也很多,具体有以下原因。 (1)导致剪切、碰撞事故
2007年1月19日10时40分左右,正在某医院护理病人的苏女士,在一层大厅准备上楼,按下了电梯上行呼梯按钮,当电梯到达一层开门后,步入电梯的一瞬间,电梯突然向上快速溜梯移动,将苏女士整个身体夹在电梯轿厢地坎和一层厅门门楣之间,造成苏女士身亡。
随着地铁客流量的不断增加,电扶梯被地铁的广泛运用,电扶梯客伤事故也屡有发生。本文以我国一线城市地铁扶梯客伤数据为例,分析探讨电扶梯客伤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对“电梯事故”的报道,使有关人员对乘坐电梯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慌。但是经调查和走访,这些报道本身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关人员未对电梯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也未向专业人员进行求证。另外,还有可能是受到某些广告的影响。
日本:政府拨专款改造老电梯日本人在电梯安全上秉承"软硬兼施"的原则。硬件方面,日本政府要求各大电梯厂商严把质量关,同时,鼓励厂商研发更为安全的电梯设计。由于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从2009年开始,《建筑标准法规》要求新安装的电梯必须加装安全抗震设备。设备可以确保电
2007年9月.深圳某小区高层电梯突然在下部行程停止运行.电梯导向轮脱离原来位置.导致钢丝绳脱槽,引起设备事故。现将该电梯事故现场的情况及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我们的分析意见.供同行参考(所有判定结论均不能作为任何方面的证明)。
职位:给水排水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