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营改增” 极大地惠及部分行业, 而针对特殊性质的融资租赁金融服务业, 企业的税赋反而增加, 机电设备融资租赁业属于租赁服务业的一员, 享受不到退税优惠, 一样面临着税赋的直接增加, 基于机电设备融资租赁商品特性与商品交易方式的特殊性, 增值税发票开具处于停滞状态, 在产权上给出租人带来很大的风险, 机电设备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特殊性, 体现在给出租人带来产权风险的售后回租业务上.
融资租赁由于其法律关系不同于普通租赁,税法对融资租赁的规定也与普通租赁不同。融资租赁中有形动产融资租赁作为现代服务业下的税目之一,于2013年由原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即\"营改增\"。本文从有形动产融资租赁的业务特点入手,根据\"营改增\"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了\"营改增\"对有形动产融资租赁财务的影响及执行中产生的问题。
\"营改增\"下,融资租赁业作为\"营改增\"试点行业之一,受到财政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营改增\"给融资租赁业售后回租业务带来重复征税的问题,\"即征即退\"政策虽然存在税收优惠,然而在实际税负计算中,企业可能无法享受到真正的优惠。对于\"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所面临的情况,财政税务相关部门应该认真审视遇到的问题,完善\"营改增\"后增值税抵扣环节,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优化改进\"营改增\"中税负计算方法,真正实现降低税负。
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证券融资共同为社会资金供应的三大主要渠道,并且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社会资金供应渠道,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融资租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正式进入我国,在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中国融资租赁业一直呈几何级倍数增长,融资租赁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一国的税收环境,目前在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正在进行,研究关注于这场税制改革对融资租赁企业税负的影响。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中国现行的两大税种,除建筑行业外,中国国家经济第二产业征收增值税,营业税占第三产业大部分。自2012年开始,近4年的\"营改增\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全面实施增值税打通了制造业的服务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大部分行业税负减轻,然而由于融资租赁业的特殊性,“营改增”后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给融资租赁业造成了一定负担,本文认为可以从完善税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等方面予以改进。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中国现行的两大税种,除建筑行业外,中国国家经济第二产业征收增值税,营业税占第三产业大部分。自2012年开始,近4年的“营改增”,实现了试点区域由点到面,结构性减税效应日趋显现。融资租赁公司在“营改增”的政策环境下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对“营改增”的现状和政策以及融资租赁业的现状分析,发现“营改增”实施过程中给融资租赁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针对不利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2012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开始在部分行业中实施。营改增政策,实质就是原来缴纳营业税的企业更改为缴纳增值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值税抵扣额度较多的行业十分有利,因为它可能会给企业降低较多的成本;另外,对于基本无增值税抵扣业务的企业来说,政策的实施前景并不明晰。本文希望对营改增涉及行业进行简要分析,将政策的正面影响最大化,尽可能降低企业负担。
“营改增”给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其会计处理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全面“营改增”对融资租赁业务的征收范围及纳税对象变化基础上,结合案例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直接租赁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企业的税负变化进行了解析,以期能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和税制的完善提供有益建议。
我国自2016年5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
分析“营改增”对融资租赁业务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具体是在解析“营改增”实施前后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方式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条解析完善融资租赁行业“营改增”实施工作效率的措施。希望能够协助融资租赁企业相关人员能够认识到“营改增”对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不断采用应对措施,提升企业经济运行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营改增\"试点推行至全国后,融资租赁业务税负普遍提高,发展受阻。真正化解\"营改增\"导致的融资租赁困境,根本对策在于完善税收政策、健全税收制度,统一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监管部门,促进融资租赁业务的稳健发展。融资租赁公司则应与税务机关保持密切而良好的联系,增强风险管理和盈利规划。
伴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在轨道交通融资租赁业务体系内,要践行营改增的新政策,积极整合管理流程和要点,健全完整的服务机制,确保相关税款管理工作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的实际价值.本文集中分析了营改增关于轨道交通融资租赁业务的具体要求,并对其产生的影响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伴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在轨道交通融资租赁业务体系内,要践行营改增的新政策,积极整合管理流程和要点,健全完整的服务机制,确保相关税款管理工作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的实际价值。本文集中分析了营改增关于轨道交通融资租赁业务的具体要求,并对其产生的影响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本文从融资租赁增值税税收政策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研究,挖掘现行增值税政策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发现增值税政策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政策扶持,同时也找到政策给行业带来的挑战,提出融资租赁公司的应对策略,以使其找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突破点,为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破出一片蓝海寻找契机。本文通过对融资租赁直接租赁与银行贷款成本的比较,找到直接租赁业务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差别优劣,以供承租方在设备使用和融资方面多层次的比较与选择;同时,也针对承租方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资金筹措中涉及的成本费用以及可以在其企业的增值税全链条中进行有效的抵扣分析,为承租企业更大效率地能享受增值税税收的抵扣政策,对其企业提高管理和盈利水平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1年底我国开始在上海等地区实行营改增试点,融资租赁业也被纳入了试点范围,随后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文章通对比了营改增前后有形动产融资租赁公司的纳税情况,提出了营改增税制下租赁公司可能碰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随着财税[2016]36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的正式实施,融资租赁行业相应的税收政策上的变化也使该行业得到了实质性地受益。以下本文就此次36号文关于融资租赁行业的相关条例与之前条款的变化入手,分析新政策给融资租赁行业税收带来的变化和具体影响,旨在为融资租赁行业的税收筹划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2013年8月1日\"营改增\"由试点地区推向全国后,有形动产融资租赁业务的增值税政策历经两次变更,税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分析了有形动产直接融资租赁及融资性售后回租租赁两种方式下,不同阶段的税收政策适用及出租、承租双方的增值税税负情况,以期为企业融资租赁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所谓“营改增”就是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推行“营改增”的试点地区和范围的,随着“营改增”在全国不同行业中范围的扩大,最后的四个行业,即: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也在2015年底前被纳入到“营改增”的范畴中。2016年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关键一年,这意味着我国将彻底告别营业税。本文将就“营改增”的实施对企业融资租赁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努力探寻避免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
自融资租赁这种融资方式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发展缓慢,而税收政策的不健全、不完善是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现行实施的\"营改增\"税收政策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有利有弊,首先对\"营改增\"前融资租赁业务的流转税政策进行了解析,其次结合具体案例研究分析了\"营改增\"给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税负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营改增\"后融资租赁行业产生的税负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宁波、厦门、深圳等省市陆续开展了营改增试点。国务院决定自2013年8月1日起,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本文通过对营改增前后税法规定进行比较,分别从出租人角度和承租人角度分析营改增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
在税务改革方面,营改增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关乎我国不同行业长远发展.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建筑行业特殊化,急需要客观分析各方面不利影响,科学解决营改增下各类问题,优化建筑行业环境,加快建筑行业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营改增\"是国家税制的一项重大改革,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展到建筑业,建筑业实施增值税,对建筑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导致建筑企业的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上下游的整个产业链产生重大影响.利用税负平衡点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业产生的影响,如何做好建筑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筑业\"营改增\"应对策略.
职位:化工业务经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