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
通过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的实施,结合探矿工程资料,系统总结了郝家河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定位规律。采用地层、岩相、构造、岩性、地球化学组合的找矿方法,配合1:2000构造地球化学填图,1:5000矿田构造填图等勘查技术,在矿床SE向延伸地段揭露到铜矿体,新增333级铜资源8.2万t,平均品位1.06%,伴生银资源量227t,品位23.3×10-6。该矿带SE向延伸地段仍具找矿潜力。
云南思茅地区广泛分布有民乐宋家坡铜矿、大平掌铜矿等诸多矿(床)点。前人对该区内的地层、构造、沉积岩、矿床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然而,对老黄寨地区铜矿的研究,则鲜有成果问世。本研究结合区内铜多金属勘查工作,对老黄寨砂岩型铜矿的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及控矿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区内下一步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脉地田心铜矿床位于云南省漾濞县,是一个受断裂控制明显的小型铜矿床,矿体分布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下段.矿体呈脉状产于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中,含矿岩石类型简单,以褪色蚀变砂岩为主.矿体规模为小型,矿石氧化率为73.61%-92.64%,属高氧化率矿石.初步推测矿床成因为与“滇西红层”中的层间断层构造蚀变带密切相关的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床.
利五巴铜矿位于三江成矿带反"s"型大地构造中段金沙江构造带与兰坪盆地结合部位,位于古—中元古界雪龙山变质岩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石榴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碱长片麻岩破碎带中。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结合前人三江地区研究成果及成矿理论认为,该铜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型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位于非洲大陆中部赞比亚与刚果(金)之间的世界著名铜矿成矿区域俗称中非铜矿带,该矿带北段刚果(金)加丹加省沙巴型铜多金属矿床,均赋存于晚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的罗安组中段中段的砂岩、白云质砂岩层、硅质板岩层和滑石质白云岩中.其矿体呈多层状,厚度大品位高,延伸稳定,严格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属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
在对虎寨口铜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矿床的成矿因素,给出了几点找矿标志,供该区域的找矿工作参考。
西南天山新生代山前盆地中的伽师铜矿是新疆近年发现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砂岩型铜矿,矿体产于古近系灰白色含岩屑钙质细砂岩中,呈与地层整合的板状、层状。矿石中硫化物主要为辉铜矿,矿体深部出现斑铜矿,极少量黄铁矿、闪锌矿等,硫化物多交代砂岩中胶结物或碎屑颗粒形成胶结结构,矿石发育稀疏浸染状、团块状、结核状等多种构造。矿石的硫同位素3δ4sv-cdt在-33.4‰~-24.6‰之间。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376~18.607、207pb/204pb=15.612~15.655、208pb/204pb=38.475~38.747。铜的硫化物矿化表现为含铜盆地流体(地下水)交代砂岩而沉淀,铜矿体形成于古近系细砂岩成岩晚期,矿石硫来源于细菌还原硫酸盐,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金属元素来自沉积盆地周围的蚀源区。
1矿床地质概况普朗铜矿位于普朗-红山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受印支期壳幔型中酸性斑(玢)岩控制,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自上而下可分为曲嘎寺组(t3q)、图姆沟组(t3t)和喇嘛哑组(t3lm)。火山岩主要是晚三叠世卡尼期至诺利期的以安山岩为主的钙碱系列玄武岩-安山岩组合。普朗复式岩体主要侵入于图姆沟组的砂板岩和安山岩中,
2004年 矿 床 地 质 mineraldeposits第23卷 第2期 文章编号:0258-7106(2004)02-0176-15 中蒙边境及邻区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ξ 聂凤军 江思宏 张 义 刘 妍 胡 朋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摘 要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中蒙边境及邻区分布的斑岩铜矿床(点)划分为3种类 型:①加里东期经典型斑岩铜矿床(点);②海西期经典型和火山岩型斑岩铜矿床;③燕山期深成岩型和火山岩型斑 岩铜矿床。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9个矿化集中区,并讨论了区域地壳演 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研究区内的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加里东期、海
中新生代河源相或泻湖相等蒸发环境下的沉积型多金属矿床,特别是铜矿是世界同类矿床的重要类型之一,西南天山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广泛发育此类矿床,目前共发现砂岩型铜矿床(点)60多处,不少矿床中伴生有金、银等有益元素。
铜带省(copperbelt)铜矿床位于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该带是世界上大的成矿带之一,因其丰富的铜矿资源和高的铜产量而闻名于世。在该铜矿带集中了世界上很多大的砂页岩型铜矿床,均赋存于姆瓦群和加丹加超群中固定的、稳定的沉积层位中,其铜矿资源储量较大。本文在介绍该矿带上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及找矿潜力,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及地质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四川省荥经县石滓乡铜厂沟铜矿位于攀西裂谷北段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接触带,北北西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交汇附近。通过对该铜矿的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该矿床是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秦归山铜银矿床位于三江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衔接部位,是云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铅锌成矿区之一,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的分析,推断矿床成因为后期热卤水对含矿层中铜矿物进行溶滤转移在断层破碎带中富集成矿,属后期热液型脉状铜银矿床。
古伦沟铅锌铁矿大地构造位置为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沟弧带金、铅、锌、铜、钼成矿带与巩乃斯石炭纪裂谷带,南邻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晚古生代弧后盆地金、铜、铁成矿带。古伦沟铁铜多金属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灰白色薄层状微晶灰岩裂隙中及花岗闪长岩中,成因类型为后期热液型矿床。
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西坡成矿带上,燕山早期花岗岩外接触带附近断裂为成矿有利部位。北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矿液运移通道,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为成矿物质的充填、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矿体赋存空间即为断裂构造,严格受构造控制。维拉斯托矿区锌铜多金属矿围岩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及花岗闪长岩,矿床的形成为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是滇西北中甸红山—雪鸡坪多金属成矿带上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区域经历了复杂而又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详细探讨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厘定了矿床成因及成矿标志。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曲嘎寺组、图姆沟组灰岩、中酸性火山岩,碳酸盐岩过渡层是矿区重要的赋矿层位;②矿区构造发育,角岩、矽卡岩接触带多发育层间裂隙和构造角砾岩破碎带,是有利的赋矿部位;③矽卡岩型铜矿(化)体(v_1~v_4矿体群)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较稳定、矿化均匀,钼矿体(v_(11))含矿岩性以石英闪长玢岩、二长花岗岩为主,厚度变化较大且品位较低;④矿区于印支期发育矽卡岩型铜矿体,至燕山期被含钼成矿热液进一步富化,形成热液叠加—改造的斑岩-矽卡岩型cu多金属矿床;⑤矿区地表露头、侵入岩、构造、物化探异常及矿化为有利的找矿标志。
矿区位于西坪向斜之北翼,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银鱼沟群一套中浅变质岩系,次为新太古界登封岩群和中元古界汝阳群和古生界寒武系部分地层,区内褶皱复杂,断裂构造相对简单,岩浆活动频繁,铜、铁矿点较多,成矿条件极为有利。矿区内共发现4条铜矿化带,矿化带受控因素主要
通过对垣曲县篱笆沟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认为本区的变砂岩型铜矿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外,其边部都有较大规模的变基性火山岩分布,都受到后期热液的改造和叠加成矿作用,褶皱构造的转折端是该类型铜矿的主要控矿构造,这些找矿标志为本区寻找变砂岩型铜矿指明了方向。
云南省澜沧铅矿接替资源勘查工作总结 一、矿床地质 大地构造位置,矿区处于三 江褶皱系昌宁—孟连裂谷带南部 的澜沧裂谷中,区内出露地层主 要有泥盆系、石炭系及二叠系。 泥盆系为一套轻微变质的砂页岩 和板岩;下石炭统为一套海相基 性火山岩,中、上石炭统及二叠 系为一套灰岩、白云质灰岩。 区域构造断裂发育,整体构 成一个南北向的大型地堑系。因 受北西向的黑河和北东向的孟 (连)—澜(沧)两大主干断裂 的走滑作用,形成近南北向略向 东突出的弧形断裂带,老厂矿床 即位于该带北端。 区内的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 燕山—喜山期的花岗岩、花岗闪 长岩、辉长岩、辉石云煌岩及同 化混染石英钠长岩等。本次工作 在矿区深部经工程揭露到喜山期 花岗斑岩,并在该区首次发现了 厚大的斑岩型钼(铜)矿床,开 创了三江南段地质找矿工作新局 面(图1)。图1云南省澜沧老厂矿区区域地质与矿产简图 (一)、矿区地质
舒家店铜矿位于繁昌火山盆地边缘,舒家店短轴背斜轴部脊轴转折部位;矿床主体主要赋存在靠北西接触带岩体中,地表没有出露;北东向破碎带为矿区主要控矿构造;主要金属矿物与岩石蚀变具有一定的关系;矿区采集的含黄铜矿、辉钼矿和黄铁矿石英脉均化法测温结果为280~373℃,属高、中温热液范围;黄铁矿、石膏中硫同位素的测试结果指示,硫主要来源于地壳下部深处;舒家店铜矿为高、中温热液矿床。
云南中甸红牛铜矿床位于三叠纪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云南三江地区新探明的铜矿床之一,目前探明铜金属资源量已达中型以上规模。本文通过详细的矿体特征、蚀变分带、矿化分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红牛矿床围岩蚀变及矿化分带在垂向和水平方向都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矽卡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大理岩、石英二长斑岩化学组成的影响,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推断深部的斑岩体可能有巨大成矿潜力。
云南个旧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卡房铜矿是个旧矿田主要的产铜区。卡房铜矿主要的矿床类型有两类:玄武岩层中或玄武岩与大理岩层间的似层状矿体以及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夕卡岩化、阳起石化和金云母化。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卡房铜矿夕卡岩中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石榴子石端元组分以钙铝榴石-钙铁榴石为主。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从主成矿期到后成矿期,流体温度有显著降低(从260~360℃到160~280℃),而流体盐度则基本保持不变(从1.74%~12.51%到1.74%~11.93%)。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而晚期成矿流体可能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层中的大气降水相混合。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卡房铜矿似层状矿体中硫化物的硫来源于三叠系玄武岩,而燕山期花岗岩和三叠纪玄武岩共同为卡房铜矿接触带矿体提供了成矿所需的大部分的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卡房铜矿似层状矿体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三叠系玄武岩,而接触带矿体的铅可能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
第33卷第2期化工矿产地质vol.33no.2 2011年6月geologyofchemicalmineralsjun.2011 内蒙古库伦旗不金可铜矿床地质特征 赵玉海*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4 提要不金可铜矿床赋存于石炭系上统白家店组大理岩矽卡岩带中,现地表已控制二个矿体,长 约200~600m,宽约2~3m,控制斜深达100m,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铜矿矿石 和氧化矿石(孔雀石);cu品位0.46%~8.08%,tfe品位为4.92%~25.70%。在已控制矿体部分的外 围,特别是白家山组地层中与花岗闪长岩接触带仍存在扩大规模的潜力。 关键词矽卡岩型铜矿床内蒙古不金可 中图分类号:p61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296(
职位:建筑电气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