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基于作者已进行的试验研究并基于控制工后沉降的目的,在常规桩筏基础上,通过在桩顶设置预留净空或可压缩垫块,在路基处理中提出了利用部分路基填土荷载对土进行预压,然后再使桩主要承担荷载的设想,实现对桩身上部及桩端下土提前进行压密以减小工后沉降。在对京津城际轨道CFG桩地基处理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在桩顶与筏板之间引入净空,通过桩顶与筏板接触的常规桩筏基础的桩土相互作用及沉降发展的对比,研究预留净空桩(或可压缩垫块)基础在路基中应用时对工后沉降的控制机理。已进行的试验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桩顶与筏板接触上之前,土承担主要的荷载。桩顶预留一定高度的净空可以使桩身上部及桩端下土提前进行压密,减少桩端贯入量,并使部分土固结产生的沉降提前发生,并达到有效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
基于弹性解的可压缩单桩位移变形特性研究——在randolph和wroth等学者进行的运用剪切位移法分析桩土共同作用的研究基础上,运用线弹性分析方法,对砂性土地基条件下的可压缩受压单桩进行了受力点位移与所受荷栽关系研究,得到了相应的位移变形特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可压缩智能垃圾箱的研究意义,进而从压缩结构、压缩控制系统和红外线感应3个方面介绍可压缩智能垃圾箱主要设计,为垃圾处理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文章采用了神经网络对路堤沉降历时曲线进行模拟分析并进行工后沉降的预测。文中采用分层总和法和terzaghi固结理论分析了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参数,通过分析和大量的模拟表明采用填筑高度和观测时间作为输入层参数,并采用单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机可以很好的描述同一断面的沉降历时曲线。
粉喷桩复合地基及软岩填料路堤的沉降控制研究——研究目的: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验证红层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及软岩填料路堤的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设计控制标准的要求,以指导设计与施工。研究结论:通过试验段的实验研究表明:红层软岩填料的压实系数应控制在0...
研究目的: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验证红层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及软岩填料路堤的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设计控制标准的要求,以指导设计与施工。研究结论:通过试验段的实验研究表明:红层软岩填料的压实系数应控制在0.93以上,且路堤填完后至少6个月才能铺轨。在此条件下,粉喷桩复合地基路堤顶面的工后总沉降能够满足设计控制标准(沉降15cm,沉降速率4cm/年)的要求。验证设计采用粉喷桩(桩间距1.0m,桩直径50cm)复合地基及软岩填料填筑路堤是可行的。该成果对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0123 456789)*+:;0, ?-+@abc89d7,"efghi# jklmno-#pqr45,st?-u vepqw45o-xklypqst, ?-"z[\]#^_,‘abcd$%&’# e45faggh(ai!jqk,lm nebcop$#pqqqe’q#wrst u,vwxyezvw$&qzvw{‘w |$%qzvw}~w"?-e 1#qkw pq,.#=,.o" ](l,\% )*+),+)-&&klh!-5rs !&&45fa"&&pqai .&&rs #./(+!011+22&&rs¡¢#2/3 4+45&&rs£¤¥¤,¦.§¨67&&45©9 879:7+;7&&45,©mbc 8-+:-+;-&&
在考虑软土地基的固结和土体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的数值方法对加筋路堤的受力性状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筋可以减少路堤的均匀和不均匀沉降,并能增加路堤的稳定性
在考虑软土地基的固结和一体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的数值方法对加筋路堤的受力性状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筋可以减少路堤的均匀和不均匀沉降,并能增加路堤的稳定性。
介绍了智能节水阀门的工作原理,针对控制元件在与土壤水分交换时速度慢的缺点,采用使控制元件与空气进行水分交换的方法来提高控制元件的湿感灵敏度,从而有效地进行灌溉作业。
建筑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限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佳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若出现偏差,便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几何控制机理研究——针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几何线形控制,基于自适应控制原理分析了影响大桥的线形控制的一些因素和立模标高的确定方法,最后结合船岭岽特大桥施工过程监控,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施工过程的几何线形...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城乡公路网的建设也不断加大,然而多年来,在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公路路基与桥台台背路堤沉降问题无论在北方或南方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对桥台台背路基沉降原因、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便准确地掌握公路桥台工程的有关特性,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建立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多层土工格栅与单层土工格栅情况下软土表面沉降、软土表面竖向应力与加筋体应变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软土表面的沉降仅与土工格栅的总强度有关,而土工格栅的层数对软土表面的沉降影响不大;对比单层与三层加筋体模型结果可知,三层加筋体能更明显地减小作用在软土中心的竖向应力,从而使得两桩之间的竖向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在土工格栅总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多层加筋体底层土工格栅的最大应变是单层加筋体的1.38~1.50倍.
天然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与地基可压缩土层——土的先期固结压力越大,地基土被压缩量越小、沉降也越小。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等于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应力时,土层不产生压缩。土层先期固结压力小于土层自重压力与附加应力之和时土层被压缩产生固结沉降。由土层的先期...
考虑土体侧胀性的路堤沉降计算探讨——土体侧胀性是引起地基沉降的重要因素,一维分层总和法的理论基础是侧向完全限制的压缩试验,故沉降计算结果中不能反应出土体侧向变形的影响。为了提高软基路堤沉降的计算精度,针对均质、非均质路基情形,通过大量非线性...
桩承加筋路堤中褥垫层对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有直接影响,并进而对沉降产生影响。根据有限元对桩承加筋路堤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认为,褥垫层对沉降的影响值得考虑,随着褥垫层模量、厚度以及摩擦角的增加,地基沉降是减小的。而加强褥垫层对桩顶局部压入作用的限制,则是通过褥垫层实现减小沉降的关键。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工后沉降控制的效果对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实测沉降资料,对高速公路路堤填筑的沉降速率控制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桥头和一般路段路面结构层的施工控制标准分别为0.3cm/月和0.5cm/月。实践表明,该标准对控制高速公路的工后沉降量有着理想的效果。
土拱效应分析是桩承式路堤设计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总结分析已有现场测试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能考虑路堤填筑过程与地基土固结相耦合的土拱效应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从路堤开始填筑直到地基土固结完成整个过程中土拱效应的发展变化历程,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吻合。利用该计算模型对台缙高速公路工程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及桩身中性点位置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桩土应力比迅速增加,路堤填筑完毕直至地基土固结完成这个过程中,桩土应力比虽然有所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不大,与路堤刚填筑完毕时的桩土应力比相比,后期桩土应力比的变化幅度不大于15%;(2)在路堤填筑及地基土固结过程中,桩身中性点位置经历了先逐渐向下移动、尔后向上移动、再向下移动、最终趋于稳定位置的过程。该研究成果可为桩承式路堤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桩承式加筋路堤技术相对于传统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形式,近几年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与复合地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与复合地基,两者容易混淆。本文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区分这两种基础形式,进而更合理地利用它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根据伊洛河河谷平原的河滩相软土地基沉降观测结果,用指数法和双曲线法,并配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析,推算了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及固结参数,运用于沉降计算,发现结果比室内试验更与实际接近。对路堤填筑过程中实测沉降资料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填土高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临界填土高度为2.5m。
介绍高速公路高填土路堤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从沉降和稳定性两方面进行分析,依托包茂高速公路(桂粤界至茂名段)高填土路堤设计,对高路堤沉降及稳定性控制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从基底处理、堤身设计、堤身材料和压实度、排水和监测等角度综合设计。
针对阿尔及利亚贝贾亚高速公路可压缩土的地基处理设计,重点介绍了法国或欧洲规范下排水固结预压法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包括沉降、固结度计算以及预压荷载卸载时机等在内的主要环节,分析了中法规范体系下排水固结预压法的若干异同点,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
职位:高级项目管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