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资讯http://www.***.***
重庆**http://www.***.***
11 specialattentionvol.412/2009.1b 环境保护 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是确保环境因素在决策过程中能得到充分考虑的有效 手段。政策、计划、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在美国、加拿大、欧 盟成员国等许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1]。中国2002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也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 sea制度。中国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方 面开展了一些sea研究与实践[2],而对于灾后重建规划的环 境影响评价,则尚未开展过。 为了指导汶川地震灾区的灾后城镇重建工作,根据《国 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灾区 地方政府共同组织编制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城镇体系 规划》。为了在灾区城镇重建规 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好地 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优越性 摘要: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汶川地震给四川造成了 巨大的损失,两年的时间内灾后恢复重建就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重大胜利。论文在总结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社会主义优越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遇难人数近7万人,受伤人数 高达37万多,房屋大量倒塌,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 乎被夷为平地,致使五百多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这是建国以 来强度最高、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给地震灾区人 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场灾难, 前所未有的地震强度和威力打破了国内的宁静,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深深的震惊 与哀伤之中,对国家
在对5.12汶川地震灾区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特点,探讨了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震烈度相一致,与断裂带密切相关,并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或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灾害链。灾后重建必须注重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科学规划选址,合理避让地质灾害高风险地段;对重点高陡边坡灾害须进行必要的岩土工程加固,山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要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预防工程诱发灾害。研究结果可为灾区岩土工程减灾防灾以及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查报告—都江堰模式 受汶川大地震影响,都江堰市大面积受灾,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 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对口援助下,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都江堰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农房重建、生态 重建等为重点,积极探索都江堰重建新模式。 一、城镇重建——“壹街区”模式 大地震导致都江堰城镇受灾严重,大量房屋损毁,灾后重建的第一重任就是要着力解决 都江堰受灾市民的安置问题。在城镇住房重建中,融入援建市的建筑风貌和当地特色,是都 江堰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的一大亮点。为了城镇灾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积极探索“新市镇” 城市发展机制,使灾后重建从单一城市功能的应急恢复向系统提升转变。此外,在重建过程 中,都江堰注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带给灾民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省委、 省政府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援和灾区人民的艰苦奋 斗,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果,灾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实现灾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充分证明社会主 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科学规划是灾后科学重建、科学发 展的基础。四川省在灾后重建中,将悲痛化为机遇,结合灾后实际, 及时调整全省城镇布局,对地震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进行重组 和重新布局,适度调整重灾区城镇规模,科学确定重点重建、适度重 建和限制重建的区域,打破常规加快灾后重建规划编制。 一、房屋重建 (一)农房重建—体现民族风格,发展旅游产业 汶川县震前共有农村居民18377户。“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全 县农房倒塌13700余户,3800多户遭到严重损毁,农房重建是该县 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在农房重建的过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 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导致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 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面对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自 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困难局面,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充满挑战。 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重 建美好家园,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特别是2008年9月19日国务院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 体规划》,明确了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建目标等内容,并将完成重建目标的 时间确定为“3年左右”,使灾后恢复重建正式进入实质性
1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奇迹的昭示 2010年02月01日21:36:04来源:新华网 已经封顶的北川新县城安居工程(2月1日摄)。 山东省对口援建北川新县城的40万平方米安居房项目即将让北川的受灾群众 实现“住有所居”。该项目包括154个单体,3000余套安居房,总投资达8亿多元, 目前已全部实现主体封顶,所有安居房主体工程都已通过了质检部门的验收检查, 将全面转入装饰装修阶段,预计5月1日前竣工交付使用。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新华网成都2月1日电(记者刘欣欣、丛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 天。不到两年时间,四川地震灾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片片曾是废墟的 土地上,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学校书声琅琅,车间机器轰鸣。 今天,当我们重新走过那些曾经令我们心酸流泪的重灾区时,我们不禁被一个 又一个重建奇迹震撼了。奇迹的背后,昭示着什么呢? 2 重建奇迹:
在汶川震后的重建家园过程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策略,尊重自然规律,切不可在未全面把握致灾机理的情况下,一味追求重建的高速度及政绩工程。尤其应当高度关注灾后重建中的非工程性问题,即可持续发展的救灾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重建及国民安全教育等。\"灾后重建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有赖于新观念的启发,其学科体系至少涉及城乡规划、社会学、灾害学、现代生态恢复理论等内容,从文化重建的角度看,也涉及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诸学科。
1 综合概述 一、编制依据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2、《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 意见》国发,2008?21号。 3、《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 意见》国发,2008?22号。 4、《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灾后重建规划实施方案编 制的紧急通知》(安府办发[2008]66号)。 5、《汶川地震四川省水利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大纲》。 二、拟调整后的安县行政区域概况 根据《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将安昌镇和永安镇及黄土镇部 分村划归北川县管辖的请示》(安府[2008]41号),安昌镇 和永安镇及黄土镇的常乐、红岩、红旗、顺义、温泉、东鱼、 等村共计41个村拟划归北川县管辖,今后安县辖15个镇、3 个乡、234个村、23个社区,幅员面积1204.7平方公里,人 口42.56万人。 三、水利设施震损情况 为与以前
第11卷第1期防灾科技学院学报vol.11no.1 2009年3月j.ofinstituteofdisaster-preventionscienceandtechnologymar.2009 收稿日期:2008-11-25 作者简介:关云鹏(1983–),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地质工程方面的研究。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工程地震问题分析 关云鹏1,李巨文2 (1桂林工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摘要: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震害和发震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灾害的经验,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中存在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和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 防工作,提高工程结构防震抗震能力,为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关键词:汶川地震;工程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技术标准 一、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文本要求 第一章地震灾后概况 第一节灾后经济社会概况 第二节灾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一、灾毁土地的数量、分布及损毁情况 二、灾区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二章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测算 第一节灾后用地测算的思路及方法 一、城乡建设用地 二、独立选址及基础设施 三、临时安置用地 四、灾后重重建用地需求总面积 第二节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测算 一、灾区各项建设用地至2015年的总规模测算 二、城镇村恢复重建用地测算 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用地测算 第三节灾后建设用地复垦整理 一、灾后建设用地复垦整理规模测算 二、灾后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测算 第三章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任务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指导原则 第二节规划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目标 二、规划任务 第四章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时序安排与布
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震害和发震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灾害的经验,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和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工程结构防震抗震能力,为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5.12汶川地震灾害造成灾区内大量公路交通设施损毁、多条公路一度断通,公路基础设施产生了灾难性破坏。交通部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在行业内迅速开展其他灾后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的同时,与四川、甘肃、陕西3省共同抓紧编制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规划》。
从灾后重建工程的建设规模、投资金额、延续周期及项目类型等四个方面,探究灾后重建工程进度的系统性、紧迫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等工程进度特征;依据多国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结论,探讨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程工期影响因素,其结果表明:工期主要影响因素是资金、物资、环境、管理;并对灾后重建工程的进度管理提出相应措施建议,以期为重建建设工程的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职位:给排水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