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结合郑州市农业路下穿铁路编组场咽喉区立交桥的工程实例,介绍在不影响既有铁路安全运营的条件下,采用纵横梁技术成功解决了架空既有线路宽度达38m,顶进纵深越14股道达78m的框架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在铁路复杂咽喉区顶进大孔径框架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结合郑州市农业路下穿铁路编组场咽喉区立交桥的工程实例。介绍在不影响既有铁路安全运营的条件下,采用纵横粱技术成功解决了架空既有线路宽度达38m,顶进纵深越l4股道达78m的框架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以山东省德州市三八路下穿京沪、石德铁路立交桥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在车站咽喉区顶进框架桥的设计特点。在道岔稳定性、接触网设备迁改、基坑支护及降水止水、既有桥拆除、路桥过渡段注浆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
以某省道下穿铁路框架桥的设计与施工为例,对石质基底顶进式框架桥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实施经验做出了总结,以期对类似框架桥的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
详细叙述了在铁路咽喉区大跨度桥的顶进施工方案,着重强调了线路加固技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对线路加固进行了验算。
详细叙述了在铁路咽喉区大跨度桥的顶进施工方案,着重强调了线路加固技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对线路加固进行了验算。
框架桥顶进施工是在既有铁路线路不停运的情况下,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桥顶入铁路路基下方,从而形成一个交叉的立交桥。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大同市装备园区经二路北延道路建设工程下穿京包铁路立交桥工程为例,对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1 大孔径框架桥顶进施工的技术方法 摘要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及地下工程交通网日益形 成。为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营,且又不致影响在建工程的正常施工,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下穿 或上跨铁路的桥涵结构,其中铁路既有线顶进桥涵由于其造价低廉,工艺简单,自然而然 地成为横跨铁路之首选。 关键词轨道加固顶进施工技术方法 本桥位于巴新铁路工程zh-12标段,中心里程为dk321+155.46,设计孔径为1-12.0米, 与线路中线斜交角度为45°,既有线采用φ1.5m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防护。本桥下钻既有 赤大线,采用顶进法施工,并架设横抬梁防护既有赤大线路。框构桥就位位臵的四个角顺 路基方向各设一排7根防护桩,直径φ1.5m,桩中心距1.75m,桩长20米,总计28根。 防护桩群设臵成一直线,与既有线路平行。桩上梁总长56米,梁与桩顶一次整体浇注。 1施
京九铁路k274+951处,为一长46m的框架桥(穿4股正线及2股专用线),采用中继间法顶进施工。文章介绍线路加固、框架分节预制、施工降水、框架顶进(含设备)、中线与高程控制等施工技术。
公路跨穿铁路时由于道路红线宽度、线位、横纵坡、周边环境等制约因素,常使用顶进框架桥的形式通过铁路。顶进式框架桥的优点是对周边环境和铁路影响小同时在施工时不会中断铁路运营。结合天津某工程实例,阐述顶进式框架桥在软土地区路基填土稳定性差、地下水位高并对结构有腐蚀性、地基承载力差等特殊条件下设计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结合唐山市西南环路下穿津山铁路立交桥的工程概况,简述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基承载力较差、土层边坡稳定性较差的地质情况下,既有营业铁路线下顶进框架桥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设计问题,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本框架桥位于圆曲线上且斜交角度大,桥址处布设管线密集且类型复杂,施工期间要求既不中断既有道路交通又要确保老桥拆除和新桥顶进期间的铁路运输安全,为此在常规顶进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对顶进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采用边孔顶进与中孔现浇相结合的施工工艺降低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增设抗横移桩等措施增强了架空便梁的横向稳定性,并采取措施实现施工期间及正常运营期间的电气化柱的安全过渡。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操作简单,适用性强。
在铁路线路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穿插既有线路进行的施工,既要保证既有线路运行的安全,也要满足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既有线正常行车,并成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所有规定的工程量,而采取的一种框架桥现场浇筑,并顶进框架涵到位的施工方式。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湖路下穿北环铁路框架立交桥工程为例,在地质、水位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对既有线顶进框架桥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本文通过介绍龙岩城区至高新园区城际快速通道下穿铁路框架桥施工过程,详细阐述了施工中对不良地质、不同孔径预制与顶进等问题的解决方式及施工控制要点,以期为未来其他项目提供参考。
针对小曲线半径铁路处顶进大斜交框架桥的特殊案例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大斜交角度框架桥受力特点,结合其受力特点进行钢筋布置;通过特殊的纵横梁设计解决双线小半径曲线铁路线路架空的问题,并对架空结构进行检算。由于框架桥顶进方向与架空横梁方向不一致,考虑了抗扭设计,为双线小半径曲线铁路下的顶进框架桥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结合复线铁路平交道口改建为下穿立交的工程实践,介绍了框架桥(涵)顶进过程中顶推后背的技术要求和各项技术指标分析及加固计算,选择安全可靠、工程进度快、经济效益高的后背加固方法进行施工。
职位:测量员,测量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