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综述
构筑山区绿屏
京津风沙源治理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重点通道绿化建设
京冀生态合作
森林资源安全建设
林权制度改革
区县巡览
编织平原绿网
平原治沙
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
农田林网建设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区县巡览
营造城市绿景
休闲公园建设
道路绿化
社区绿化整治
屋顶绿化与停车场绿化
国庆绿化
郊野公园建设
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
区县巡览
重塑河流山川
流域综合治理
河流水系整治
生态水网建设
农业节水灌溉
雨洪资源利用
区县巡览
培育绿色产业
特色林果业
花卉种苗业
生态旅游业
养蜂业
林下经济
生物质利用
绿色、有机农产品
区县巡览
发展生态文化
林业碳汇行动
义务植树
公园文化活动
野生动植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建设
区县巡览
附录
附录一:政策法规
附录二: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主要指标
附录三:200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大事记2100433B
本年度报告在延续以往报告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山川河流、生态文化等新内容。总体上分为综述、构筑山区绿屏、编织平原绿网、营造城市绿景、重塑河流山川、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文化与附录8个板块。
本报告编写工作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区县经济处(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组织,由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具体承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市水务局、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农业局、市环境保护局等相关部门及16个区县发改委提供了丰富的图文资料,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
传染病的出现,若说与环境及生态息息相关,人们未必想到个中的关系。 港大发现花面狸(俗称果子狸)身上的冠状病毒,与引起人类SARS有关。在此之前,马来西亚的「立百病毒」、纽约的「西尼罗病毒」,甚至本港的...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研究
我国虽占地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但前些年我国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导致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森林资源更加稀少.对我国生态环境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有不利影响。因而,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这将对林业的平稳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正>北京市朝阳区位于北京市的东部,西与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相毗邻,北连昌平区、顺义区,东与通州区接壤,南与大兴区相邻,全区面积470.8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城近郊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全区现行行政区划,有23个街道办事处,20个乡。近年来,在朝阳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201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综述
201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思路与重点
总报告篇
山区绿屏谱新篇
平原绿网添绿意
城市绿景拓空间
河湖水系现碧波
绿色产业促增收
生态文化上水平
专题篇
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接近尾声
沟域经济:创新山区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区县篇
东城区:深挖潜力拓展绿色生态空间
西城区:以优质生态环境创造城市美好生活
朝阳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打造绿色宜居朝阳
海淀区:“四个坚持”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丰台区:以园博会为契机,推进京西生态建设
石景山区:努力打造生态绿色石景山
通州区:生态环境建设扮靓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
顺义区:青山绿水展风采 生态顺义更精彩
大兴区:积极推进生态建设,服务城南发展
昌平区:争做北京的绿明珠
房山区:积极打造现代生态休闲新城
门头沟区:坚持生态立区,推进景区化建设
平谷区:打造山水宜居新城、生态休闲绿谷
怀柔区:夯实绿色生态屏障护卫首都
延庆县:全力打造绿色北京示范区
密云县:以“绿山、净水、富民”引领生态环境建设
附录篇
附录一:政策法规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
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森林防火办法
附录二:201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大事记 2100433B
《2012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报告》作者为了全面反映201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展示首都生态环境稳步改善的良好形象,特编写了此书。本报告在延续往年报告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又有两个创新。一是为突出2011年生态环境建设的亮点,增加了专题篇,选取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山区沟域经济”两项专题。二是为体现各区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增加了区县篇,把各区县生态环境建设的特色与亮点整合到了一起。
本书力求从多角度对2009年广州城市发展的总体运行情况作全面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010年,亚运场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建设整体面貌实现“大变”;广州大力推进“三旧”改造, “移民”问题将比较凸现;大型项目将成土地供应重点,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住房保障建设有望提前实现目标;建设低碳型城市,将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潮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