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个著名的德国厨柜品牌,创立于1927年。德国ALNO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的普富伦多夫(Pfullendorf),靠近瑞士和奥地利。由最初一个小手工作坊,发展为德国规模最大的厨房产品制造商,也是欧洲最专业的厨房生产商。并于1995年在德国上市,成为德国唯一的厨房产品制造商上市公司。目前,ALNO集团在德国拥有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日生产量820套,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点,产销量居德国和欧洲第一。品质优良,获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E-1欧洲绿色环保标准认证,ISO4001安全生产合格证。欧洲GS安全五金件认证及多项荣誉认证,并连年取得欧洲工业红点设计、创新设计、德国厨房设计制造大赛的多项顶级大奖。
德国ALNO(艾诺)集团旗下拥有五个子公司,分别是ALNO 、IMPULS 、PURIS、PINO 、WELLMANN。(其中WELLMANN即威尔曼厨柜,在被艾诺集团收购之前也曾是欧洲最大的厨柜生产品牌之一。)整个ALNO(艾诺)集团的厨柜销售一度占具德国厨柜市场总份额的36%,其中以ALNO(艾诺)知名度最高,也属五个品牌中最高端的系列。这个品牌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建有品牌专卖展示厅。在厨柜行业内知名度非常高。
比较高了。 1. alno白色橱柜  ...
德国 ALNO (阿尔诺)集团创始于 1927 年,是全球最大的厨柜生产商,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厨具生产线,...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南公路附近 上海市宝山区金罗店建材市场2区5/6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大道站路70号 ALNO(艾诺)厨房产品已有80多年的国际产销经验,注重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坚持实用、环保、养生、健...
钢管数控仿形锯锯片TiAlN涂层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钢管数控仿形锯切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用常规的硬质合金锯片,因其锯齿硬度偏低,耐磨性差,致使锯切寿命比较短。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对合金锯齿进行TiAlN涂层,可以明显地提高锯齿刃口的耐磨性和耐热性,改善锯片的切削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双重辅助氮化添加剂低成本制备AlN粉体材料
采用镁粉(Mg)和氯化铵粉末(NH4Cl)做双重辅助添加剂,铝粉与氮气为反应物,采用直接氮化法制备出低成本的氮化铝粉末样品。采用XRD和SEM分别进行了物相分析与形貌观察,并分析了Mg和NH4Cl的双重辅助氮化作用。结果表明,Mg和NH4Cl是两种低残留添加剂,在氮化过程中,能有效阻止铝粉溶化结块,得到的反应产物为含有极少量残余铝成分的蓬松多孔状的氮化铝粉末,其表面堆积Al N晶须。然后通过酸洗工艺去除未反应完全的残余铝粉,酸洗后的反应产物为纯度高、颗粒细小、粒度均匀的Al N粉末。
惠达卫浴、理想卫浴、法恩莎卫浴 冠名
2017年7月11日,德国高端橱柜品牌ALNO申请破产,但向经销商保证业务保持不变,同时ALNO所有在德国和国外的子公司不受影响。ALNO AG的董事会要继续2017年初实施的重组措施,确保扭亏为盈。
ALNO作出申请破产这一决定,是由于高额的财务负债和利息支出,以及与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谈判失败。德国的破产程序可以使负债累累的公司减少或消除所有债务,让公司为员工们尽最大的努力。
此前5个月,Zeyko、Allmilmoe、Nolff、Nieburg四个德国知名橱柜品牌相继申请破产,Poggenpohl于2016年12月被低价售卖。
消息来源于 kbb review
【蓝科技】宋扬 德国报道
德国申请破产的高端橱柜品牌ALNO(ALNO),有望被中国企业接盘,而在此之前,美国惠尔浦(Whirlpool)曾是其股东,但由于持续亏损,不得不出售其持有的全部股份。
这家被中国市场冠以“高端制造”的企业,或有望被中国“金主”收入囊中。据德国媒体《经济周刊》10月26日报道,有来自ALNO的内部消息称,一家中国公司递交了文书,意图收购风雨飘摇的ALNO集团。
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企业,为什么申请破产?又为何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
在德国连续亏损 在中国却变身高端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一些厨电(橱柜)制造业非常青睐与中国合作。原因在于,中国消费者对“德国制造”似乎有天然的信赖并且热衷消费德国品牌,甚至认为这是身份的象征。
殊不知,中国消费者对德国品牌的认知,和德国消费者的认知有时会出现明显误差。比如,以中国企业正在洽谈收购的ALNO集团为例,中国消费者会认为这是一家高端品牌,而德国本地消费者的评价则是,这是曾经的高端品牌。如今,却因为各种债务而被德国消费者抛弃。
ALNO曾是德国著名的高端厨电品牌,于1927年诞生于德国,本是一家木匠作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以生产整体厨房为主的企业。
1995年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也是德国橱柜生产商中唯一一家上市企业。但公司上市后却经营不善,由于快速扩张、经济衰退等原因,ALNO上市后长期亏损。
2015年3月,中国的大自然家居以577.5万欧元认购ALNO9.09%的股份,成为ALNO的第三大股东。2015年11月,香港信兴集团以570万欧元认购了ALNO 9.1%的股份。
此后ALNO继续亏损。2016年ALNO获得两千万欧元贷款,同时ALNO最大的股东,美国惠尔浦(Whirlpool)出售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
2017年7月ALNO集团宣布破产,9月起停工。10月,ALNO的子品牌被分别出售。旗下廉价厨房品牌Pino,在过去几年中的财务状况远远好于它的母公司,被德国厨电领军企业Nobilia收购。
ALNO集团斯堪的纳维亚分部被一家来自卢森堡的集团收购;另一子品牌Wellmann也在寻求收购。10月24日,ALNO因无法支付工资,裁员400人。这家90年历史的企业,终于还是被拆分,一步步走向终结。
ALNO的破产停工在德国已经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供应商无法收回货款,被裁掉的员工在寻求赔偿,而已经支付了定金的消费者,则要一直等待下去了。
有趣的是,尽管ALNO破产闹得沸沸扬扬,当我们用中文在百度搜索ALNO时,却鲜见关于ALNO的负面新闻。消费者似乎并不知道ALNO早已深陷危机,依然兴致勃勃地在各大网站上对比几家“德国高端橱柜”的优缺点。
当然,我们或许可以说ALNO是曾经的高端品牌,但至少,目前的现状在德国本土并不会有回暖起色,而且也不在是高端厨电代名词。不过在中国,依然把ALNO当成德国制造的高端厨电品牌。
其实,这背后折射出来几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一是中国消费者对德国制造有天然的崇拜和狂热消费趋势,总认为德国品牌或德国制造就一定是好的品牌,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也是对中国自有品牌的信任缺失;二是中国厨电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应该加快国际化步伐,从而将自有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三是中国资本通过并购德国品牌,意味着获得进入欧洲市场准入证,但更需要在欧洲打造中国自有厨电高端品牌;四是通过中国资并购德国品牌返哺到国内,试图通过消费者对德国制度的信任而获取高额利润。
为什么德国五家橱柜企业先后破产?
ALNO的衰败不是偶然现象。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已有五家德国知名橱柜企业相继破产。是什么使得德国老牌橱柜生产商纷纷陷入危机?
西方一些老牌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往往过于保守。德国许多橱柜制造商,希望制造出质量高,寿命超长的产品。一些德国顶级厨房设施,甚至可以伴随主人一生。
老派德国人也期望买到经久耐用的商品。为此德国厂商充分发挥了本民族优良的作风,精益求精,在设计和做工上下足了功夫,且必须私人定制,使得产品的价格非常昂贵,生产速度慢。
然而欧洲消费者的喜好却在最近几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对于橱柜的要求也不再是经久耐用了。年轻人穿着ZARA、H&M,使用宜家的家具,快消品伴随着他们长大。
而他们对于橱柜的要求则变成了价格低廉,随时可以更换。他们喜欢自己走进连锁店为自己设计一套安装方便的橱柜。未来某一天,当他们厌倦了那些看了很多年的柜子,便可以再去挑选一套时下流行的产品。且德国年轻人以租房为主,高价买回来的订制橱柜在未来搬家时也会成为负担。面对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德国很多老牌企业没有及时调整策略。
我们并非批评德国企业过于精益求精,相反我们应注意到,欧洲消费者似乎并不担心平价商品的质量。这从另一个角度可以映衬出,德国商品的品质普遍比较高。平价品牌的橱柜也可以用上十几年,才让消费者可以真正依据自己的需求去选购。
相反,中国消费者没有可以信赖的平价品牌,因而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一定会购买“海外高端产品”,为的便是给辛苦买来的房子,配上一套质量好一些的设备罢了。
早年间在外国人的眼中, “中国制造”一直甩不掉廉价、次品的标签。近年来中国产品的品质有所提高,国外消费者开始接纳中国产品,反而国内的消费者日益不信任国产产品了。这其实是早年中国企业盲目挣快钱给中国消费者留下的心理阴影。
如今,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却苦于有钱买不到物有所值的国产商品,于是纷纷将目光投向“进口高端”,这也给了很多打着“洋品牌”大把挣中国消费者钱的机会。
如何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当然不能只依靠收购外国品牌。如今,当中国企业意识到,国内消费者偏爱进口高端品牌时,便出国将那些品牌收购回来,或者出资入股,这对于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确是路径之一,但不是中国品牌的唯一路径。
目前的中国企业依靠充足的资金和庞大的应用市场,即使没有自主创新、没有完美的产品,短期内也可以发展得很好。但如果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声誉,优化制造业链条上的每个基础环节。从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到资源分配、市场公平、严格品控等等。
(艾诺在德国柏林的消费者评价不高)
为何德国厨电(橱柜)对中国资本情有独钟
ALNO并不是个案,而是具有代表性。
尽管ALNO还未有定论,处于保密阶段,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资本对德国厨电品牌加快了并购步伐。
2017年10月,来自中国江苏的尼盛集团(Nison)收购了德国高端橱柜品牌SieMatic,一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由于多年经营不善,申请破产后进入了并购程序的ALNO。
联想近两年来中国对德国企业密集的收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也开始追求高品质的产品了。
中国企业收购德国高端厨电品牌,可以说是十分有前景的买卖。像SieMatic这样的品牌,一套三口之家的厨房设备价格最低在一万欧元左右,稍加科技含量的中端产品售价可达五万欧元,而一套适合十人左右大家庭的厨房售价可达十七万欧元。
对于德国家庭而言,SieMatic也绝对称得上奢侈品。由于价格过于高昂,欧洲消费者逐渐开始舍弃高端厨电,一些历史悠久的品牌要么难以为继,要么必须寻求新的出路。如SieMatic便希望借此次收购的机会,开拓中国市场。
对这些高端品牌来说,中国似乎也正是理想之地。“德国高端”这四个字对中国消费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尽管价格昂贵,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
从厨房的刀具、锅碗瓢盆,到炉灶、油烟机,只要挂上“德国高端”的牌子,中产家庭勒紧腰带也要配上这样一套设备。
现在,在所有品牌都想在中国分一杯羹的时代,也有些非高端品牌,利用中国消费者对德国品牌的信赖,试图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利润。
比如2017年4月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零售商Aldi,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廉价商品超市,来到中国摇身一变打起了“轻奢”的旗号,叫人瞠目结舌。
至于是哪一家中国资本并购了德国ALNO,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共性的现象,中国企业试图并购德国品牌,打上“德国高端”来获取更高的利润无可厚非。但这种做法可能在中国能大获成功,但在德国本土或欧洲市场,即使中国资本并购,让ALNO在当地成功复盘的概率可能会很低,或至少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并购ALNO,除非是把中国当成大本营撬动中国市场,否则,还把德国市场当大本营,就可能存在很多未知数。
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蓝科技(www.lankeji.com)文章可见微信公众号(chinalankeji)、新浪微博/博客(@中国蓝科技)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界面、一点资讯、ZAKER、北京时间直播号等十多家知名平台。商务合作、投稿邮箱:403546203@qq.com。
九牧厨卫、欧派卫浴 冠名
厨卫资讯消息 据德媒报道,由于没有找到投资者,一度引以为豪的高端橱柜制造商alno正式关停,宣告其90年历史生涯也走到终点。
破产管理人马丁·霍曼(MartinHörmann)关闭了alno的运作,结束了数百名员工在Pfullendorf的艰苦工作,在高峰时期,这个工厂曾雇用了2000多名员工为其工作。
alno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管理不善的企业案例,即便定位在奢侈品厨房,厨房行业的业务确实做得很好也不能挽回其日益下滑的业绩。
2017年7月,德国高端橱柜品牌ALNO申请破产。本周五,alno破产管理人通知Pfullendorf总部的剩余员工,工厂即将关门。破产管理人霍曼表示,没有一个利益相关方提交了购买报价,没有一个投资者愿意为持续的业务运营提供必要的“大量资源”。因此,alno现在“被迫在短时间内停止业务并开始关闭”。
10月初,Alno子公司廉价厨房品牌Pino被出售给德国橱柜领军制造商Nobilia。ALNO集团斯堪的纳维亚分部则被一家来自卢森堡的集团收购;另一子品牌Wellmann也在寻求收购。10月24日,ALNO因无法支付工资,裁员400人。
ALNO的破产停工在德国已经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供应商无法收回货款,被裁掉的员工在寻求赔偿,而已经支付了定金的消费者,则要一直等待下去了。11月初,曾有消息表示,中国资本在Pfullendorf考察alno,并有报价的意向。
BWC中文网表示,今年上半年,已宣布的中企对德企并购交易总价值高达108亿美元,这一数值高于之前多年之和。中国投资者大约以每周一家的速度收购德国公司。在当年年初的短短一个多月之内,中国企业就已公布了82宗海外兼并收购交易,总金额高达730亿美元,相比2015年同期,交易量增长了约49%,涉资总额更是达到了之前的10倍多。
德国制造接受中国企业的投资,可以弥补自身资金不足,扩大生产,增加出口。对中国企业而言,注资德国企业,可以实现精密技术等领域的升华,和更长足的发展战略。之前有投行调侃称,中国企业几乎快要买下整个德国了。虽然此前有消息称,外媒:中国资本正在接触无力偿债的厨房制造商Alno,不过不过目前看来被中国资本收购的可能性已经很低。据悉,大部分员工将在11月份离职,由60名员工组成的团队则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处理收尾工作,此外剩余资产也将被抛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