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奥氏体钢

奥氏体钢是正火后具有奥氏体组织的钢。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Ni、Mn、N、Cr等)能将使正火后的金属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火电厂化水设备、蒸汽取样管常用的1Cr18Ni9、1Cr18Ni9Ti等钢均属此类。这类钢有较好的抗氧化和耐酸性能,能长期在540~875℃下工作,但容易产生晶界腐蚀的脆性破坏。 

奥氏体钢基本信息

奥氏体钢性能特点

磁性:具有顺磁性,故可作为无磁钢。

比容:在钢的各种组织中,奥氏体的比容最小。

膨胀:奥氏体的线膨胀系数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膨胀系数高出约一倍。故也可被用来制作要求膨胀灵敏的元件。

导热性:除渗碳体外,奥氏体的导热性最差。为避免热应力引起的工件变形,不可采用过大的加热速度加热。

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塑性、低的屈服强度,容易塑性变形加工成型。可作为高温用钢。

查看详情

奥氏体钢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奥氏体不锈不锈管材

  • DN40 等级:合格品
  • m
  • 正同
  • 13%
  • 浙江正同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奥氏体不锈不锈管材

  • DN300 等级:合格品
  • m
  • 正同
  • 13%
  • 浙江正同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奥氏体+马氏体+共晶高温刃具磨具堆焊焊条

  • 焊芯直径:3.2(mm)/D406
  • kg
  • 13%
  • 大连金创焊业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篮球架

  • 篮球架伸臂2.25m(可定制)篮圈上沿离地面高3.05m
  • 达创
  • 13%
  •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分析仪

  • 491型
  • 13%
  • 鄄城光明仪器有限公司-科源仪器设备厂(菏泽)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自发电一焊机

  • 305A
  • 台班
  •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304奥氏体不锈

  • 304奥氏体不锈
  • 1m²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08-17
查看价格

奥氏体316不锈钢钢丝绳

  • 1、规格:Ф10奥氏体 316不锈钢钢丝绳
  • 7492.9m
  • 3
  • 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山西太钢集团3.酒泉钢铁(集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4-07
查看价格

奥氏体不锈

  • S30408
  • 150t
  • 5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5-31
查看价格

奥氏体304不锈格栅

  • 天沟防尘网:采用不锈格栅,规格:40×40×30×3mm,材质:奥氏体304不锈,详见附图
  • 92.2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11-13
查看价格

奥氏体不锈

  •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grade X2 CrNi 19.10 type with controlled nitrogen content
  • 15t
  • 2
  • 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9-24
查看价格

奥氏体钢特点

奥氏体钢主要用于过热器、再热器。所有奥氏体钢可以看作是由18Cr8Ni(AISl302)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15%Cr、18%Cr、20%~25%Cr和高Cr高Ni类。15%Cr系列奥氏体钢尽管强度很高但抗腐蚀性能差应用较少。在普通蒸汽条件下使用的18%Cr钢有TP304H、TP321H、TP316H和TP347H,其中TP347H强度高,通过热处理使其晶粒细化到8级以上即得到TP347HFC细晶钢,提高了蠕变强度和抗蒸汽氧化能力,对于提高过热器管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外许多超超临界机组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在TP304H基础上通过Cu、Ni、N合金化得到18Crl0NiNbTi(TempaloyA-1)和18CrgNiCuNbN(Super304H),强度得到了提高,经济性很好。20%~25%Cr钢和高Cr高Ni钢抗腐蚀和蒸汽氧化性能很好,但相对于强度来说价格过于昂贵,因而限制了其使用。新近开发的20%~25%Cr钢,包括25Cr20NiNbN(TP310NbN)、20Cr25NiMoNbTi(NF709)、22Crl5NiNbN(TempaloyA-3)和更高强度级别的22.5Crl8.5NiWCuNbN(SAVE25),通过奥氏体稳定元素N、Cu取代Ni,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相对低廉的成本。

查看详情

奥氏体钢基本信息

奥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是最近几十年不断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的一类钢。其中奥氏体不锈钢产量和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钢号也最多。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十分优良的材料,它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化工、海洋工程、食品、生物医学、石油化工和其他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硬度偏低(HV200~HV250)、耐磨性较差,使用受到限制。Adcock是第一个研究钢中加入氮的作用的学者。在1926年,由于战争导致镍的短缺,激发人们研究用氮取代部分镍来稳定奥氏体。由于高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高性能材料。在奥氏体钢中加入氮,可以稳定奥氏体组织、提高强度,并且提高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局部腐蚀,如耐晶间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所以奥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查看详情

奥氏体钢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奥氏体钢简介

常温下组织为奥氏体的钢是奥氏钢。奥氏体钢无磁组织结构,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耐腐蚀性能优于430和其它马氏体钢,耐热性能较好。如:1Cr18Ni9Ti。

形成原因:碳钢中有三个基本相,即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合金元素加入钢中时,可以溶于此三相中形成合金铁素体、合金奥氏体及合金渗碳体。当钢中加入镍、锰、碳、氮等元素时,这些元素可使A1和A3温度降低,使铁碳相图中S点、E点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奥氏体区域扩大。其中与γ-Fe无限互溶的元素镍或锰的含量较多时,可使奥氏体区域扩展到室温,因此在室温下钢组织仍以奥氏体单相存在。

查看详情

奥氏体钢成分与性能

由于缺乏在低温下钢的性能数据和适宜在低温下工作的材料,早期的这些高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1973年开始在美国国防部先进计划署支持下由国家标准局执行了一项超导电机用低温材料的研究。自1977年开始在美国能源研究和发展署的支持下,国家标准局又执行了一项有关核聚变装置的超低温材料的研究。在这两个研究项目中主要是在已有的镍铬奥氏体不锈钢中选择一些钢种进行实验研究。如AISl304(18Cr-8Ni)、304L(超低碳18Cr-8Ni)、310(25Cr-20Ni)、Nitronic40(21Cr-6Ni-9Mn)、Nitronic33(18Cr-3Ni-12Mn)、Nitronic50(22Cr-13Ni-5Mn)等钢种。近十年来,清洁的新能源核聚变反应堆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了Fe-Mn-Cr钢的广泛研究。这是因为采用Fe-Mn-Cr钢代替Fe-Ni-Cr钢作为核聚变反应堆的结构材料,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时也具有优良的抗肿胀性能,特别是可以显著减少长期残留有害的放射线污染,这为核聚变反应堆的维修和废物处理提供了方便。通过研究,认识到这些传统的镍铬奥氏体不锈钢不适合制造大型超导设备及装置所需的高性能低温结构材料。归纳起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传统或改良的镍铬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太低。

(2)钢的奥氏体组织稳定性比较差,因为这些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舰)都在室温上下或低于室温不多,所以在比较低的温度下部分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改变了材料的强度、韧度和磁性等性能。

(3)增大镍和铬的含量可以增加奥氏体组织稳定性,但会使钢在低温下出现磁性,并且不会对强度有较大的贡献。

(4)在核聚变装置中有可能由于镍而产生半衰期很长的放射性同位素。

(5)镍元素比较贵,是紧缺资源,并且镍降低Neel(TN)温度。

为制造以上这些现代高技术仪器、设备和装置,需要开发在各种条件下所使用的新型结构钢材料。主要的性能技术要求如下。

(1)高的屈服强度。由于强磁场、高应力等环境因素的作用,结构材料受到很大的载荷,材料必须具有高的屈服强度。

(2)优良的塑韧性。许多设备是在低温、超低温下工作,安全可靠性非常重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塑韧性(特别是低温下的塑韧性),以防止发生低应力脆性破坏。

(3)无磁性。一般要求导磁率低于1.02。通常只限于具有奥氏体组织的钢。在诸如受控热核聚变、磁浮高速列车、超导电磁推进船等大型超导设备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要求无磁性。因为若带来磁性,则在结构材料自身中会产生电磁力并影响整个磁场的分布,产生涡流而发热。

(4)材料组织要稳定。如果在使用的温度和工作环境中材料的组织不稳定,会发生相变,就会降低韧度、产生磁性从而改变磁场的分布、造成体积变化和变形从而导致产生局部的高应力。

超低温(低达4K)结构用途的钢必须满足对强度和韧度的要求。尽管努力改善高强度铁素体钢的韧度,并使它适用于低温用途,但最终所选的显微组织仍然是奥氏体,因为它韧度优良。通常奥氏体Ni-Cr不锈钢是优先选用的材料,如美国300系列的AISl304、AISl310、AISl316等钢种,低碳的如日本的JIS的SUS304L、SUS316L等钢种。但通过研究发现这些镍铬不锈钢因屈服强度太低、组织不够稳定而不适用于制造许多低温设备及装置所需的超低温钢。

奥氏体钢是最适于制造这些在低温、无磁性等特殊环境下服役的结构件。其中奥氏体不锈钢是最重要的一类奥氏体钢。因为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不锈耐酸性、抗氧化性、抗幅照性、高温和低温力学性能、生物中性以及与食品有良好的相容性等,所以在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航空、航天、航海、国防、能源开发以及轻工、纺织、医学、食品等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由于各种现代技术(特别是低温技术)的温度、应力等服役环境不同,因此对所需结构材料的性能要求也不同,必须研究开发各种系列用途的奥氏体结构钢。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开发以高锰奥氏体低温钢为主要代表的各种新型奥氏体结构钢。主要有Fe-Mn、Fe-Mn-Cr、Fe-Mn-Cr-N、Fe-Mn-Cr-Ni-N、Fe-Cr-Ni-N、Fe-Mn-Al、Fe-Mn-Cr-Si、Fe-Mn-Si等系列。如日本神户钢厂的22Mn-13Cr-5Ni-0.2N和18Mn-16Cr-5Ni-0.2N,新日铁的25Mn-5Cr-lNi、25Mn-15Cr-1Ni一1Cu和22Mn-13Cr-3Ni一1Mo-1Cu-0.2N。其中日本神户钢厂研制的18Mn-16Cr-5Ni一0.22N具有较优的低温性能,它符合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关于热轧状态钢在4K的强度和韧度的规范。苏联开发了铸造用Mn-Cr不锈钢,它是在常用的Fe-Cr-Mn钢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Ce、Cu、Ti、Zr等元素而开发的新钢种,其成分为(质量分数%):(0.02%~0.15%)C、(19%~25%)Mn、(12%~15%)Cr、(0.05%~0.10%)N、(0.2%~0.8%)Si、(0.005%~0.01%)Ba、0.05�、(0.05%~0.20%)Ce、(0.005%~0.20%)Zr、(0.4%~4%)Cu、(.55%~1.5%)Ti。美国阿·勒德隆钢公司开发了Cr-Ni-Mn奥氏体不锈钢,它的最高含碳量为0.03%,是一种低碳奥氏体不锈钢,兼有高强度和高延性。氮强化生物用不锈钢有17Cr-12 Mn-3Mo-0.9N、17Cr-10Mn-3Mo-0.5N、18Cr-13Mn-0.4N等。对于这些材料,还在不断的进行研究并逐步的完善。

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曾研制了一些Fe-Mn-Al系的适用于77K的超低温钢,这些钢的强度比较低。并在超低温钢中均用氮来强化,而在Fe-Mn-Al钢中无法用氮来强化,因为氮和铝会结合夹杂物。在我国也曾仿制美国的Nitronic40(21Cr-6Ni~9Mn)钢,但该钢组织中容易出现扩铁素体,而且有磁性。在国外也因此钢易出现争铁素体和低温韧性过低而不再继续研究。戴起勋等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低温奥氏体钢的组织和形变、断裂特征以及合金元素和温度对强度、韧性的影响;讨论了层错能和合金元素对层错能的作用m],并根据变温相变理论的推导得出了相变驱动力和层错能的直接关系,讨论了层错能对马氏体类型、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合金元素和层错能对低温奥氏体钢的相变的强度的综合影响,为低温奥氏体钢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查看详情

奥氏体钢应用

尽管奥氏体钢有热膨胀系数高、导热性差、价格昂贵等不足,但选择奥氏体钢作为联箱、管道材料仍然在人们的考虑当中。首先由于蒸汽管道、联箱的温度对奥氏体钢来说不太高,可以选择合金含量低一些的钢种,如X3CrNiMoN1713,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奥氏体钢的高强度可以降低壁厚,从而提高允许温升速率,如600℃、30MPa下P91钢的联箱允许温升速率仅为X3CrNiMoN1713联箱的1/2。此外,还可以采取结构设计潜施来避免奥氏体钢的不足,如增加平行的小尺寸的蒸汽通道的数量、设置末级前的中间联箱等都可以减薄壁厚。通过采用上述措施,X3CrNiMoN1713可以用到35MPa/620℃或25MPa/650℃以下的场合。德国已有4家电站决定大量采用该钢种,其中包括Lippendorf 2台800MW的机组R、S和Boxberg4号机组(440MW)。

查看详情

奥氏体钢文献

奥氏体钢 奥氏体钢

奥氏体钢

格式:pdf

大小:12KB

页数: 6页

论文 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 摘 要:本文简述了锅炉安装过程中及设备检修生产中珠光体耐 热钢的性能和焊接特点, 并介绍了锅炉安装过程中及设备检修生产中 珠光体耐热钢焊接的实例。 1、珠光体耐热钢的性能概述 锅炉设备中许多零部件都是在高温高压和腐蚀介质中长期工作, 例如电站锅炉的过热器管子,外部是高温烟气,内部是高压蒸汽,管 壁温约为 63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长期使用,与金属在常温工作的 情况很大的不同, 它会造成刚材的组织发生变化, 容易发生氧化和腐 蚀。同是,既使钢材所受的应力低于该材料在该温度下的屈服强度。 在这样的应力长期作用下, 也会发生缓慢而连续的塑性变形, 即所谓 的“蠕变”现象。另外,由于温度增高,很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而 珠光体耐热钢正是针对这种工况, 在冶炼是有目的地加入 Cr、Mo、V、 W、B、Ti 等元素,使材料具有很高的高温组织稳定性,热强性以及 蠕变极限。保证了材

外包氧化铝奥氏体钢 外包氧化铝奥氏体钢

外包氧化铝奥氏体钢

格式:pdf

大小:12KB

页数: 未知

美国能源部橡树强国家实验室(U.S.Department of Energy’s OakRidge N ational Laboratory,Tenn.)研发出一种外包氧化铝(alumina-forming)奥氏体钢,授与Car Tech(Carpenter Technology Corp.Wyomising.Pa)公司生产许可证。其独特处在于合金成分可使钢表面形成氧化铝皮膜(scale),显著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且具有出色的高温(700℃~800℃)蠕变强度。

沉淀硬化奥氏体耐热钢沉淀硬化奥氏体钢的分类

沉淀硬化奥氏体耐热钢碳化物沉淀硬化奥氏体耐热钢

以碳化物形成元素钒、铌和钼形成的MC和M23C6型碳化物作为强化相,使用温度650℃。为保证足够高的高温强度,必须有足够高的碳化物体积分数,故这类钢的碳含量应保持在0.4%左右。代表性的中国牌号为GH36,它是一种节镍型的Fe-13Cr-8Ni-8Mn钢,并含有强化元素钼、钒和铌。其中钼主要是起固溶强化作用,钼含量约为1.4%。钒和铌含量分别约为1.4%和0.4%,王要起沉淀强化作用。GH36钢中最主要的碳化物是Vc,其中溶有部分铌和钼,随钢中钒含量增加,钢的高温强度增加,VC析出量最多时(670~750℃)与最大硬度相符,其颗粒从几个nm到20nm。第二种碳化物是M23C6,其成分为(Cr,Fe,V,Mo)23C6复合碳化物,最高形成温度为900℃。钼的溶入促进了M23C6的强化效应。第三种碳化物为NbC溶有部分钒和钼,铌虽有固溶强化作用,但过量易生成一次粗大的NbC或Nb(C,N)夹杂物,不利于钢的强化。VC和M23C6只有在相当高温度下才能溶解,所以固溶温度在1120~1140℃保温80min。时效处理采用二次时效热处理制度,即650~670℃时效14~16h后升温到770~800℃时效14~20h,然后空冷。此时钢中主要强化相为1%左右的弥散分布的VC和3%左右颗粒稍大的M23C6以及0.3%左右的难溶解的NbC或Nb(C,N)。为限制NbC或Nb(C,N)出现,应控制低的氮含量和N3gN的碳含量和不太高的氮含量,氮含量增加不仅使钢的强度低,而且持久塑性也显著下降。为改善钢的性能,加入少量铝(约0.3%)以固定氮,减少Nb(C,N)夹杂物,可以更好发挥钒和铌的强化作用。同时加入微量镁(0.003%~0.005%)可强化晶界,提高钢的持久塑性。

此外,还有铁一铬一镍一钴基的碳化物沉淀硬化型耐热钢如美国的S-590(含有0.4%碳、21%铬、20%镍、20%钴、4%钨、4%钼、4%铌),其沉淀强化相为NbC。另一类型是借温加工来促进碳化物沉淀强化的中国耐热钢G18B(含有0.4%碳、13%铬、13%镍、10%钴、2.5%钨、2%钼、3%铌),其沉淀强化相亦为NbC。

沉淀硬化奥氏体耐热钢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奥氏体耐热钢

以金属间化合物γ’-Ni3(Ti,A1)作为主要沉淀强化相,用于温度在650~750℃甚至更高的温度运转的燃气轮机部件。由于加入大量铁素体型强化元素如钨、钼、钛、铝和铌等,为保证基体奥氏体组织的稳定性,加入了大量的镍,其基体根据镍含量不同可分为Fe-15Cr-25Ni、Fe-15Cr-35Ni等,加入钛和铝主要是为形成γ’-Ni3(Ti,A1)金属间化合物,以便经过时效处理产生沉淀强化。图为cr15Ni25钢加入钛和铝所形成的各种金属间化合物。其中能作为沉淀强化相的是溶有钛和铝的γ’-Ni3(Ti,A1)相,长时间后γ’-Ni3(Ti,A1)相会转变成η-Ni3Ti相而出现胞状沉淀组织,使沉淀强化效果消失。一般A1/Ti小于1,铝有稳定γ’-Ni3(Ti,A1)的作用。过量的铝又会形成Ni2A1Ti和Ni(A1,Ti)相,易聚集长大,不能作为沉淀强化相。这类钢中γ’相的体积分数不超过20%,因而限制了进一步提高钢高温强度。进一步合金化还单独或同时加入钨和钼以固溶强化来提高其高温强度和使用温度。钨和钼除有形成Laves相倾向外,还可能形成σ相和μ相,使钢失去组织稳定性,甚至造成脆化效应。通过调整成分或细化晶粒减轻σ相在晶界密集程度,是保证钢在高温长期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钼能改善由钛引起的低塑性和缺口敏感性。钢中加入晶界强化元素硼、锆、铈、镁等,其中硼含量不宜过高,否则在晶界易形成硼化物低熔点共晶而产生热脆。这些微量元素可改善钢的持久塑性和强度,消除缺口敏感性。硅作为残留元素在钢中存在,当其含量在上限时易生成Ni14Ti9Si6的G相,消耗主要强化元素钛及奥氏体形成元素镍,且G相性脆,要严格控制其生成。由于这类钢的组织稳定性较差,γ’-Ni3(Ti,A1)易生成η-Ni3Ti的不利转变和微量脆性相析出倾向,限制了钢在较高温度下的强化,只能在650~750℃的中温范围使用。

Crl5Ni25钢加入钛和铝形成的各种金属间化合物

查看详情

特种钢材超级奥氏体钢

904LN08904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抗氯化物应力腐蚀的能力,在许多介质中耐均匀腐蚀和氯化物点蚀的能力高于316、317合金,同时能抵抗还原性介质的腐蚀,如热磷酸和稀硫酸。合金的含碳量很低,利于压力容器的焊接和复杂零件的加工制造。 主要用途 烟道气体净化装置;化肥生产;制酸工业;发电设备和气体腐蚀环境。

查看详情

Ni317镍合金焊条产品用途

用于焊接镍基合金及铬镍奥氏体钢,也可用于异种钢焊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