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是松果菊最流行的一个白花品种。植株丛生型,高约70-90cm,叶深绿色,夏季开花,舌状花白色,下垂;管状花呈圆锥状,绿棕色。
性喜向阳,耐寒,稍耐干旱和半阴,适宜土壤深厚和湿润的环境。
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色谱法同时测定管花肉苁蓉中主要药效成分(松果菊苷、麦角甾苷)含量的方法。分析比较2个寄主,4个产地,4批次的管花肉苁蓉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为合理利用开发管花肉苁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乙酸溶液(14∶9∶77);检测波长:33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2种成分的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6.89%、100.7%,RSD%为0.91%与1.96%。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批次、寄主的管花肉苁蓉,其主要药效成分(松果菊苷、麦角甾苷)的含量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其所测数据为管花肉苁蓉的药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松果菊中有效成分菊苣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通过测定松果菊中菊苣酸的含量、分析松果菊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结果 :松果菊根的菊苣酸含量是 5月的幼苗期最高 ,花的菊苣酸含量是 7月中旬的盛花期最高 ,茎的菊苣酸含量普遍偏低 ;地上部分药材的菊苣酸含量是 7月中旬的盛花期最高。结论 :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菊苣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松果菊中菊苣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对于确定药材的药用部位及最佳采收期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