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植物类别:林木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
国家:中国
申请日:2008-10-06
申请年:2008
申请号:20080061
品种权号:20090017
授权日:2009-12-31
授权公告号:1003
授权公告日:2010-02-11
品种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培育人:康向阳;张平冬;王君;李艳华;陈洪伟;宋连君;张有慧;李金忠;高鹏;王尚德2100433B
雌株,树干通直,树皮灰绿色,光滑。皮孔小,菱形,部分皮孔连生。树形开展,长卵形,侧枝细且均匀,分枝角约45°。长枝叶片大而浓绿,呈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微心形,掌状浅裂,叶背部多绒毛。短枝叶卵圆形,先端急尖,具波状粗锯齿,叶背部分有绒毛。“北林2号”叶呈三角状卵形,掌状浅裂;对照“三毛杨3号”叶呈三角状卵形,掌状浅裂。一致性:染色体数目为2n=3x=57,前期生长迅速,无蹲苗期,年平均胸径生长量3-4cm,生长期为3月中旬-10月中旬。稳定性:“北林2号”品种在不同地点的不同繁殖周期中,未发现染色体倍性变化;其适应性、丰产性、形态特征、繁殖习性、抗病性等方面均无较大变异。
玉林二巷2号房价是4300元/平方米 楼盘地址:人民东路体育中心北侧。 乘坐公交78、90路可以直接到达。 房子很不错的,户型比较新颖,设施比较齐全的,附近也是有教学设施和商业设施的,小区环境优美,绿...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全程约8.4公里1、从桐梓林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7站, 到达天府三街站2、步行约590米,到达航兴国际广场
你好。这个很正常的。2号线整条线路是徐泾东到浦东国际机场的。但是,徐泾东到广兰路,采用的是大车,广兰路到浦东国际机场,是小车。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感谢对射手座★※紫殇团队的支持。
汇林施工图1,2号楼立面
汇林施工图1,2号楼立面
河北省人民政府2号令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07] 第 2 号 《河北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已经 2007 年 1 月 12 日省政府第 77 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 200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省长 郭庚茂 二 ○○七年二月十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依法处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保障安全生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和《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 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 ) 违反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规定。 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据法 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申请品种北林4号是以银腺杨为母本,毛白杨优良无性系为父本,利用秋水仙碱溶液处理授粉后雌花序诱导胚囊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杂交子代,经过染色体镜检获得21株三倍体(2n=3x=57)。经苗期测定,从中再选出14个三倍体无性系进行多点试验,最终选出优良的白杨三倍体无性系北林4号。
申请品种北林4号与对照品种毛白杨1319比较的不同点如下:
品种 |
叶部特征 |
北林4号 |
叶三角状卵形,叶缘具不规则锯齿 |
毛白杨1319 |
叶心形,叶缘具均匀细锯齿 |
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林场
治沙英雄郭成旺家承包的林地里种上了樟子松。图片 记者 张玲玲 摄
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建设,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人工造林工程。现在,“三北”工程的五期建设已经过半,如果将这三十多年间造的林折算成5公里宽的防护林带,可绕地球赤道1圈半。
今年10月,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三北”防护林多地区杨树大面积死亡,并分析了原因,总结了其中的教训。榆林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当年也大量种植杨树,这些杨树“卫士”现在是否有死亡的情况?怎样修复提升低效防护林?如何让防护林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问:榆林的杨树是否有死亡的情况?
时值初冬,行走在榆林市境内的主要道路上,路边的杨树上基本没有什么叶子,也看不出树是不是还活着。大部分杨树的树干都低矮弯曲,像个小老头蜷缩着身体一样。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记者朝榆阳区一处沙地纵深走去,情况基本相同,种了二三十年的杨树也只有碗口粗,当地人称这些杨树为“小老头树”,有些杨树已经死亡。
针对“三北”工程有些地方的杨树之所以大面积死亡,国家林业局提出这是自然老化现象,因为杨树的生命大概就是三四十年。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除此之外,造纯林,密度大导致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榆林当年造林时,主要是飞播花棒、踏榔等灌木,人工在沙梁上种植沙蒿、沙柳等适生植物,在沙梁底部种植杨树。据榆林市一位林业工作者介绍,榆林市“三北”工程中部分杨树确实已经死亡,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老化,这和其他地区的情况相同,杨树的生命周期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栽种的杨树现在已经到了更新的时候;二是退化,近些年榆林市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杨树生长所需的水肥供应不足,导致这些杨树生长状况不佳、存活周期缩短。
当年造林为什么会选择阔叶乔木杨树呢?
“当时榆林沙害严重,治沙造林迫在眉睫,只要能在沙地里长得住、挡得住沙的都拿来栽。”这位林业工作者告诉记者,“杨树是本土树种,长得快、还能无性繁殖,当时的林业科研能力有限,也无法提供更为优质的品种选择,种杨树在当时来说是快速有效的治沙办法。”
除了杨树,榆林“三北”工程中还有一些植物品种也有老化退化的现象,防护功能降低。据了解,榆林目前有300多万亩林地需要改造提升。
二问:怎样修复提升低效防护林?
曾经的杨树“卫士”逐渐老化退化,治沙造林成果如何巩固?
11月8日,在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自家承包治理的沙地里,已经95岁的治沙模范郭成旺自豪地告诉记者:“治沙治了三十多年,你看,明沙再也跑不动了,栽上树这里就是好地方呀!”
顺着他的指引,记者放眼望去,所有的沙丘上都有植被覆盖,沙柳、花棒、踏榔、旱柳、杨树等植物将这里的沙丘牢牢地稳定住。在初冬时节满眼的苍灰色中,这片林地中跳跃的很多绿色分外明显。郭成旺的孙子郭建军说,这些都是他们家从2011年开始栽种的樟子松。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承包的沙地里有一些杨树和柳树死了,如果不及时更新改造,很容易出现二次沙化。”郭建军说,“这几年我们已经种了1万多亩樟子松。这些樟子松种植的密度不大,一亩地种27棵,要经过上级林业部门的验收。”除了种植樟子松,每隔三四年,郭建军还要在4万亩承包范围内对沙柳、紫穗槐、花棒、踏榔等灌木进行平茬复壮,否则这些灌木就会自然枯死。
为了提高“三北”防护林的林分质量,对低效退化防护林进行修复,从2010年起,榆林实施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构筑我省北方绿色生态屏障。郭成旺家种植樟子松,就是这项工程的一部分。榆林市林业局副局长谢安鸿告诉记者,目前,榆林市已建成樟子松林130多万亩,表现良好,成为北方引种樟子松面积最大的地区。
“我们1964年从内蒙古引进樟子松进行试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它耐寒、耐瘠,针叶林蒸发量小,每年可以生长30厘米—50厘米,生命周期可达百年以上,这些特点都比较适合在榆林沙地种植。”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史社强说。
在红石峡沙地植物园中,记者见到了当年引进试验的樟子松基地。现在,这些樟子松枝叶伸展,已经长到了十几二十米高,长势良好。在推进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榆林市林业局制定了具体的技术规范,比如控制密度、尽量和其他乔木混交等,以此提高樟子松防风固沙的实效性。
“为了提高沙地植物的多样性,在樟子松引进成功后,省治沙所最近几年还引进培育了彰武松、班克松、赤松等针叶林品种。”史社强说,“其中彰武松和班克松已经完成了在榆阳、神木等县区的多点试验,明年将进行扩大试验,表现良好将进行推广种植。”
三问:怎样让沙里生出“钱串串”?
现在,“三北”工程的五期已经过半,榆林市造林保存面积由806万亩增加到了215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3%,沙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42.9%,榆林境内的860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榆林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固”的历史性转变。
当年,榆林的老百姓是为了生存,被沙害逼得不得不治沙。现在沙治住了,怎样让老百姓从治沙中得到经济效益?
榆林市林业局副局长谢安鸿告诉记者,在“三北”工程的前三期建设中,榆林市主要是造林固沙,给沙地盖上“粗被子”;四期之后就是从治沙到用沙——有了生态效益,还要追求经济效益,用经济树种为沙地盖上“细被子”,经过全面提升,再让这些“细被子”为老百姓生出“钱串串”。
在神木县锦界镇沟掌村张应龙的长柄扁桃种植基地里,一到春天,成片的沙地里就是一片桃花嫣然。“长柄扁桃抓沙固土和适应能力很强,存活期长达百余年,一旦成林,能够长期发挥生态效益。”张应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同时它还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在张应龙的主持下,长柄扁桃原料已开发出食用油、配方添加油、化妆品基础油、饲料添加剂等多款产品,吸引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研究人员研究开发。2014年,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陕西省治沙研究所、西北大学和神木张应龙组建的榆林市沙漠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长柄扁桃进行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现在,长柄扁桃在榆林市范围内已经广泛种植。近几年,陕西省治沙研究所还从东北引进了大果榛子,现在已经成功挂果,明年通过验收后可以推广种植。
专家建议,这些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的树种要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还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和配套,需要一系列产业化的开发和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经济收入。
链接
“三北”防护林——
世界最大的人造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建设,始于1978年,规划至2050年,中国计划用73年的时间,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工程规划分七期工程进行,目前正处于第五期工程建设。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其规模和速度超过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原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工程世界之最”,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中国约有一半的国土属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资源质量明显提升,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状况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仅“三北”工程造林保存面积就已达29.2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02%,在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上,建起了一道乔灌草、多树种、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成为抵御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如果把这些树木折算成5公里宽的防护林带,可绕赤道1圈半。